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微镜头:习近平与科学家的三段对话

2020-09-13 20:57:46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时间:9月11日下午 活动:科学家座谈会

  “对冷门怎么看?”

  80后的付巧妹,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现场,有人生动形容她的发言是“最年轻的科学家讲一个最古老的研究课题”。

  “我的工作是围绕人类古基因组学,从事演化遗传的研究,也就是通过古DNA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问道:“从哪里来,你们搞明白了吗?”

  “在努力搞明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探究明白,需要坐得了冷板凳的坚守执着。付巧妹向总书记汇报了这些年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经常有人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我曾在很难维持实验室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去做热门研究。希望国家进一步引导不以‘有没有用’评价和发展基础研究……”

  总书记听了以后深有感触:“对冷门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

  夯基垒石,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思虑已久:“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我们的学科不占优势,总体经费难免青黄不接,过几年就要花很大精力找经费。”付巧妹说。

  “对开展基础研究有成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总书记娓娓道来:“不要看是什么所有制、什么体制,要创新发展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吸引人才的大门开得够不够大?”

  这些年,一位位科技人才的回国之举,被视为中国发展磁场效应的风向标。座谈会上,人才成为焦点话题。每一位发言者都感慨万千、言辞恳切。

  姚期智院士建议,打造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培育中国的人才造血能力。

  施一公院士汇报了西湖大学的建设进展,期待那里成为尖端科技孵化器和顶尖人才培养基地。

  ……

  习近平总书记时而插话,时而记录。他说:“我们是感同身受的!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何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总书记思虑深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步子还要再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也是胆子大一点,引入更开放、更灵活的机制。”

  外籍化学家戴伟,发言时畅谈了定居中国24年见证的“外籍人才的‘中国梦’”。

  “1987年第一次来中国,我靠磁带自学汉语,和中国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关键要看,我们吸引人才的大门开得够不够大?措施是不是有力?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举措还是要再检查一下落实情况。”

  “我常到中小学课堂里科普化学实验,孩子们总会惊叹,‘哇,太神奇了!’”戴伟讲得声情并茂。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跟上。”

  ……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恰逢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欲茂其枝,必深其根。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召开几场座谈会,征求意见、广纳良言。

  此次科学家座谈会上,听了7位科学家的发言,他特意叮嘱道,科学家思路开阔、讲的问题很有启发性,思想方法也有很多创新之处。其他同志如果有意见建议可以书面交给我们。我们很感兴趣,愿意积极研究采纳各方面意见。

  “建议再加一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对科学研究的求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颇为鼓励:

  “这是一种好的学术氛围。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

  总书记说,涉及的相关研究,都要根据国家的大趋势来判断,未雨绸缪。“我多次讲,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从座谈会传出的科技工作新坐标——“四个面向”,备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他就此阐释说,2016年5月召开的科技盛会上,“我那时讲的还是‘三个面向’,也就是前面的三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建议再加一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 相关阅读
  • “中国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中国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举办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中国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与投资司司长柴小林日前在接受本报...

    时间:09-15
  • 回访经济特区起步的地方

      回访经济特区起步的地方  1980—2020,中国首批经济特区40岁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其中的深圳南山区、...

    时间:09-15
  • 美国还是先把自己洗干净吧

      美国还是先把自己洗干净吧(观象台)  自8月上旬宣布所谓“清洁网络”五大措施以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四处推销这一剑指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计划,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加入“清洁国家联盟”,拼凑“反华小圈...

    时间:09-15
  • 新一轮强降雨加速入秋进程 华南需警惕秋台风影响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9月以来,秋意渐显。根据气象监测,秋季进程会随着新一轮大范围降水的到来而进一步由北向南推进,多地气温将在本轮降雨影响下创下新低,京津地区更是有可能由此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

    时间:09-15
  • 云南瑞丽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全市城区人员居家隔离

      9月14日晚,云南瑞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采取有关紧急措施,有效阻断疫情扩散传播路径。具体措施包括:   1. 对瑞丽城区全员开展核酸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方案确定之后有关消息将及时发布。  ...

    时间:09-15
  • 挺立一线的战斗堡垒——“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群像扫描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挺立一线的战斗堡垒——“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群像扫描   新华社记者   在8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150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时间:09-14
  • 云南省省长:边境地区进入抗疫战时状态 瑞丽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中新网昆明9月14日电 14日,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昆明召开。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陈豪指出,此次确诊缅甸新冠肺炎输入病例,说明防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阮成发表...

    时间:09-14
  • 中印外长双边会见对两国关系有何影响?中国驻印大使回应

      孙卫东大使就近期媒体询及中印外长双边会见发表谈话   一、中印两国外长双边会见达成五点共识,被视为迈出积极一步,也有人对此持谨慎态度。您怎么看待?   答:今年涉边事件发生以来,如何正确把...

    时间:09-14
  • 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人民日报9月15日评论员文章: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

    时间:09-14
  • 人民日报评论员: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人民日报9月15日评论员文章: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新中国成立以...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