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改革激发青年科学家创新活力

2020-09-14 07:37: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改革激发青年科学家创新活力

  “我的工作是围绕人类古基因组学,从事演化遗传的研究,也就是通过古DNA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在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80后科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如此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现场,有人形容她的发言是“最年轻的科学家讲一个最古老的研究课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凸显了科学技术攻关对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意义。在我国的科研队伍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承担了大量实际科研任务,是科研创新的生力军。

  诸多数据证明,人的创新能力最旺盛的时期是青年时期,很多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成果也产生于青年时代。爱因斯坦在26岁时就发表了《光量子》《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三篇改变现代物理学进程的论文;1957年,31岁的李政道因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报道曾做过统计,将北斗卫星送上太空的长三甲系列火箭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青年科研工作者抓住宝贵时机,拿出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干劲,才能在相关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青年科学家从事科研创新工作,要树立远大目标,立鸿鹄志。重要的科研创新,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青年科学家要追求独创性科研成果,在激烈的国际科研竞争中不甘人后。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增长,各级政府充分重视科技与人才,青年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软硬件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科研界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弯道超车”,在一些前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从而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

  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不可能永远平顺,伟大的科学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青年科学家要甘于坐“冷板凳”。对于基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不宜用“有没有用”来评价其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付巧妹领衔的关于“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的研究,曾入选《自然》杂志“2014年度十大科学事件”。正是付巧妹对古生物学科研的坚定执着,才让她在“冷门”研究领域,做出让世人赞叹的科研成果。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我国科学家从事研究的主要平台,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吸纳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科研工作者。不管是怎样的体制机制,要充分激发科学家从事科技创新的活力,都必须善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尊重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规律与常识,真正善待科研工作者,以改革释放创新潜能。

  例如,相比功成名就的资深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在申请项目经费时往往需要更多的付出。一些青年科学家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填表、报销等事务性工作,难以将精力集中于科学研究。“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从整体上看,青年科学家的待遇虽然得到改善,但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差距巨大,一些基础学科面临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科研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要不拘一格提拔任用,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年来,90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竞相涌现,一些年轻的科学家走上科研管理岗位,实现了“内行人领导内行人”。在职称、职级、收入、住房等方面保障青年科学家的待遇,能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心情畅快地从事热爱的研究工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相信随着科研创新体制的不断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广大青年科研工作者一定大有可为!

  青小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地球大数据专项入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董瑞丰)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办公室获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已将地球大数据专项列为其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机构。该进展彰显了我国科研...

    时间:09-15
  • 建立海内外求学衔接机制迫在眉睫

      建立海内外求学衔接机制迫在眉睫  9月初是大多数高校新生入学的时间,然而近期多所高校却重新发布了扩招本科新生的信息。上周,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多家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接连发布增额录...

    时间:09-15
  • 我科学家详解心肺衰老细胞分子变化规律

      我科学家详解心肺衰老细胞分子变化规律 有助于揭示老年个体易感新冠病毒的分子机制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记者齐芳)我国科学家以食蟹猴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单细胞核转录组测序技术,首次绘制了年轻和...

    时间:09-15
  • 一箭九星 长征十一号火箭实现中国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中新网黄海“中华复兴”号客滚船9月15日电(郭超凯 王伟童 高崇芮)北京时间9月15日9时23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长十一火箭)在黄海海域,采用“一...

    时间:09-15
  • 中欧决定打造中欧绿色伙伴、中欧数字合作伙伴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晚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   中欧领导人决定,建立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和中...

    时间:09-15
  • 习近平:中方不接受人权“教师爷”,反对搞“双重标准”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晚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   习近平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发展...

    时间:09-15
  • 教育界缅怀南国农先生:扎根西部 促信息化教育新格局

      中新网兰州9月15日电 (记者 刘玉桃)14日,纪念南国农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塑像落成揭幕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视频方式发言称:“南国农先生的伟大光辉形象不仅仅屹立在西北...

    时间:09-15
  • 城管和小贩的日与夜:再难我也要在城市里待下去

      城管和小贩的日与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发于2020.9.14总第964期《中国新闻周刊》   70岁的摊贩王天成看到城管派出大批人马来执法,测量自己占道经营的地摊面积,愤而把自卖的西瓜...

    时间:09-15
  • 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坚决防止麻痹松懈落实落细防控措施

      陈豪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止麻痹松懈落实落细防控措施 切实履行守卫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   阮成发主持   本报讯(记者 杨猛 陈晓波) 9月14日上午,全省新冠肺...

    时间:09-15
  • 阮成发在瑞丽督查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边境疫情防控工作

      阮成发在瑞丽督导检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边境疫情防控工作   本报讯(记者 李绍明 左超) 9月1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