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弘扬勤俭节约之风

2020-09-22 04:52:55

来源:人民日报

  弘扬勤俭节约之风(思想纵横)

  近来,公共场所的电子屏、海报上随处可见“节约”“光盘”等字样,半份菜、单人套餐、“光盘”兑换奖励等新型餐饮模式在很多餐厅悄然推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以来,全社会积极响应,把厉行勤俭节约落实到行动上。

  勤俭节约,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的生活和发展方式,蕴含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包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道德品质,体现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子孙后代的负责,是社会文明的显著标识。从《尚书》提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再到《朱子治家格言》叮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崇俭抑奢的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铸就了艰苦奋斗、勤俭立业的优良传统。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见到我们党的领导人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睡在土炕上,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从中国共产党人极其简朴的生活中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并称之为“兴国之光”。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勤劳俭朴的精神,砥砺坚不可摧的意志,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大力破除奢靡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尚节俭的社会氛围。

  同时也要看到,从日常餐饮到社会生活各领域,浪费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挥霍浪费、透支消费还颇有市场。出现种种浪费行为,究其原因,有的是价值观扭曲,攀比心理和虚荣心作祟,以奢为荣、追求享乐,讲排场、好面子;有的是未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对勤俭节约难以产生直观体认;有的是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节俭与否主要取决于自身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纯属个人行为,对其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

  勤俭节约,涉及道德、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美德。任何物质财富的创造都凝结着劳动者的辛劳,选择节俭的生活方式,体现对自身劳动和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于社会而言,勤俭节约与公德紧密相连,节俭一旦蔚然成风,便可大大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承载压力,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带头过“紧日子”,各项支出精打细算,把其他领域压减的资金投入民生领域,努力办好群众关切的事情,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利于不断夯实党执政的根基。

  当前,面对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更要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激发艰苦奋斗的精气神。让勤俭节约蔚成风尚,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需要坚持德法共治,大力开展营养健康、绿色低碳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观念,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建立健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

殷 烁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和他的农民朋友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

    时间:09-22
  •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抵达乌鲁木齐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从中央组织部获悉,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于9月21日抵达乌鲁木齐,开始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据了解,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来自...

    时间:09-22
  • 老厂房变身“梦工厂”折射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变迁

      新华社厦门9月22日电 题:老厂房变身“梦工厂”折射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变迁  新华社记者付敏、张逸之  竹造的穹顶连着半墙的窗帘,阳光从竹子间隙中透过,斑驳而轻柔;客座区,游人三两一桌,细品咖啡...

    时间:09-22
  • 一个江西山村的脱贫情话:我“氧”你

    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脚下的水口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图为8月25日,航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水口村,曾经贫困村如今旅游点。刘占昆 摄   (中国减贫故事)一个江西山村的脱贫情话:我“氧”你...

    时间:09-22
  • 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追寻先烈足迹】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鲍宇雁 实习记者 杨天姿】1950年11月,一列北上的火车满载着志气高昂的士兵停靠在沈阳火车站,稍作停留,火车便一...

    时间:09-22
  • 维和三十年丨以国之名 为和平出征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和平需要行动、付出和牺牲,守护世界和平中国从不缺席。艰苦的生活条件、繁重的维和任务,时刻考验着中国维和军人的专业素质。严峻的安全形势、恶劣的卫生环境,随时威胁着中国维和...

    时间:09-22
  • 国际时评|倡导绿色发展 中国行动展现担当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罗国芳)日前,中国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发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并捐赠给联合国,为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提供了新的公共产品。这一捐赠是近年来...

    时间:09-22
  •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  王迎霞  小时候读《三国》,常晓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这位80后没有想到,自打成为科技特派员,他借来了更大的“东风”——科技,不但把五谷杂粮...

    时间:09-22
  • 坚持辩证思维 打赢脱贫攻坚战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

    时间:09-22
  • 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教育透视】  每一所大学都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优良传统、风格和显著特征,这一办学特色是属于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这对于...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