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学生被老师罚做200个深蹲致横纹肌溶解 教育惩戒权边界在哪

2020-09-22 07:35:34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惩戒权的边界在哪里

  【光明时评】

  据媒体近日报道,江西省南丰县一名15岁女生,因听写不出单词被英语老师罚做200个深蹲。随后女孩被确诊横纹肌溶解症,一度被下发病危(重)通知书。这一事件引发网友对于教师惩戒权的热议。

  涉事学校南丰一中的校长表示,该老师体罚学生肯定不对,但当时的出发点是抓学生单词过关,有一种惩罚的意味,但该教师认为这并不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不少人可能与校长的想法类似,将该事件与近些年讨论比较火热的“赋予教师惩戒权”联系起来。事实上,该起事件不只强度上超越了正常界定的惩戒范围,明显构成体罚或伤害,更为关键的是,惩戒主要用于对学生违规行为的处罚,而并不适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达到某个标准这种情景。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学业不佳或者不达标而对学生实行惩戒。

  在近代教育史上,确实有私塾先生在学生学业未达到要求的时候“打板子”,在不少家长的认知中,也默认当自己孩子学业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可进行惩戒。受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少人对于因学业不理想而对学生进行惩罚的现象习以为常,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种现象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大量存在。这在客观上对当事学生的权利造成伤害。

  此外,教师使用惩戒经常发生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与家长和学生各方所持的对惩戒观念、内涵、边界、操作方式的理解及认识各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两代人就此形成明显的“代沟”。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惩戒权到底该如何合理正当使用。

  惩戒意在“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是通过对不合范行为否定性的制裁避免其再次发生,并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惩戒为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又应受到法治规范,必须在儿童权利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施。1986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写入“禁止体罚学生”,1993年教师法再次强调这一禁止性规定为教师的法律义务。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惩戒不是体罚也不是管教,当下包括众多教师在内的社会成员对惩戒概念的误读还相当普遍,对教育惩戒适用范围的边界还比较模糊。

  其实,划清教育惩戒的一条大的边界并不复杂,它针对的是违规行为,而非行为结果。回到开头的新闻事件,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惩戒权,使用目的在于有效实施教育和管理,主要适用于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的阻止和处罚。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扰乱教学秩序、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心健康的行为,教师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学生的违规行为包括学业违规,比如旷课、考试作弊、不按时完成作业等。

  学业违规与学业状况有明晰的边界,相应的,在对学生实施惩戒时,也必须严格分清学生是否有违规行为。上述事件中涉及的写不出单词不属于学业失范,只能算作学业未达到某一要求。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其实很复杂,有身体条件、智力、兴趣、教学方法等多重原因,可能部分原因就在教师身上,教师据此惩戒学生,显然理由不充足。

  希望由这则沉重的新闻事件所引发的讨论,能在相关群体中达成共识,即惩戒权不适用于针对学生学业状况,这也是我们在厘清惩戒边界中值得迈出的一步。

  (作者:储朝晖,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和他的农民朋友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

    时间:09-22
  •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抵达乌鲁木齐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从中央组织部获悉,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于9月21日抵达乌鲁木齐,开始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据了解,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来自...

    时间:09-22
  • 老厂房变身“梦工厂”折射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变迁

      新华社厦门9月22日电 题:老厂房变身“梦工厂”折射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变迁  新华社记者付敏、张逸之  竹造的穹顶连着半墙的窗帘,阳光从竹子间隙中透过,斑驳而轻柔;客座区,游人三两一桌,细品咖啡...

    时间:09-22
  • 一个江西山村的脱贫情话:我“氧”你

    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脚下的水口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图为8月25日,航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水口村,曾经贫困村如今旅游点。刘占昆 摄   (中国减贫故事)一个江西山村的脱贫情话:我“氧”你...

    时间:09-22
  • 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追寻先烈足迹】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鲍宇雁 实习记者 杨天姿】1950年11月,一列北上的火车满载着志气高昂的士兵停靠在沈阳火车站,稍作停留,火车便一...

    时间:09-22
  • 维和三十年丨以国之名 为和平出征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和平需要行动、付出和牺牲,守护世界和平中国从不缺席。艰苦的生活条件、繁重的维和任务,时刻考验着中国维和军人的专业素质。严峻的安全形势、恶劣的卫生环境,随时威胁着中国维和...

    时间:09-22
  • 国际时评|倡导绿色发展 中国行动展现担当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罗国芳)日前,中国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发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并捐赠给联合国,为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提供了新的公共产品。这一捐赠是近年来...

    时间:09-22
  •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  王迎霞  小时候读《三国》,常晓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这位80后没有想到,自打成为科技特派员,他借来了更大的“东风”——科技,不但把五谷杂粮...

    时间:09-22
  • 坚持辩证思维 打赢脱贫攻坚战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

    时间:09-22
  • 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教育透视】  每一所大学都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优良传统、风格和显著特征,这一办学特色是属于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这对于...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