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战“疫”说理】伟大抗疫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2020-09-22 14:53:04

来源:人民论坛网

  从嘉兴南湖上的红船走来,到今天领航复兴号巨轮破浪前行,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9年的风雨历程。99年来,时空变幻,共产党人却始终初心不改、使命不忘、恒心永远。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样,伟大抗疫精神也是在艰难险阻、攻坚克难的斗争中凝铸而成的,始终闪烁着共产党人不改的初心和不变的使命。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之心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崇高信仰。中国共产党从创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却品尝出了真理的味道;李大钊将“求达于真理”作为“人生至高理想”;方志敏在狱中以诗明志: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以航空报国的共产党员罗阳用生命践行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关心劳苦大众生活疾苦,关心工人阶级命运,始终不忘捍卫人民初心。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其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99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意蕴是伟大抗疫精神的鲜明特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抗疫的论述,这些论述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芒。一是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及时征求专家意见,科学判断疫情形势,并根据实际变化及时就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提出了具体目标,充分彰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坚持了整体联动的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战疫伊始,习近平总书记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疫情防控战略格局;用发展的观点,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从初期将疫情防控确定为党和国家“头等工作”,到适时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三是贯穿了辩证思维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点地区疫情防控与总体战、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双胜利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关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等重要论述,体现了辩证统一,认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四是彰显了价值关怀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疫情爆发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对于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他特别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了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要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我们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不竭的生命力,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初心与恒心,时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思考问题,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宣扬舍生忘死、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舍生忘死、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激情、热血与生命铸成的。99年来,无数有名或无名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危难关头,在重大考验面前,总会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抗击非典中,大批共产党人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甘于奉献、无私无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石。

  舍生忘死、勇于担当是伟大抗疫精神的政治底色。面对疫情大考,无数共产党员冒着被感染甚至牺牲的危险,奋勇前行,以顽强斗志绘就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壮丽画卷。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地各级党政领导坐镇指挥,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分兵把口,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一名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一对对最美“夫妻档”,一批批最强“父子兵”,豪迈逆行,冲在最前线,他们是抗疫大军的硬核力量。一份份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被口罩勒出血印的面孔,一批批闻令而动的军队,一支支紧急集结的医疗队伍……无不诉说着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初心、恒心和慈心。面对死亡,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表现出任何畏惧,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在武汉一线写下了“别样元宵夜,抗魔战正酣。你好我无恙,春花迎凯旋”,展现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事实证明,党组织在,堡垒就在;党员在,阵地就在。担当是共产党人的天性,是渗透在血液里、滋养在灵魂中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我们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必须以实际行动担当起自己的担当,处处激荡舍己报国的情怀,时时显现甘于奉献的品格,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中诠释对党的忠诚。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创新理念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创新理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光辉历史,创新精神蕴涵着党的全部理论灵魂和实践品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在面对危局和困境的时刻,是通过一次次的探索创新,才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创新精神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突出品格。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一场依靠创新开展预防和救治的冲锋战。广大中医药人员在临床救治实践中探索出的“三药三方”,被中央指导组、一线抗疫专家认为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数字技术在推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支撑作用。运用大数据建立了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平台,制定了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广泛推行了电子健康码等,从而形成了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和社会运行效率。广东充分发挥钟南山等权威专家和专业队伍作用,对疫情救治方法和药物进行创新性探索。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我们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本领,推动全党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牢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宗旨追求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宗旨追求。群众利益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群众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灵魂所在。群众路线是抗疫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法宝。一是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生命至上的为民诉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渝的承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党中央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疑似和确诊病例免费治疗,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牢牢兜住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风险底线。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是决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党的力量源泉。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我们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勇担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站起来”的愿望,表明“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巨变,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使命。目前,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愿望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是伟大抗疫精神的动力引擎。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在抗疫斗争中,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布局,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视野,坚持爱国和爱人民、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进一步升华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在党中央的号令下,民众自觉在家不出门,医护人员勇赴前线,外卖小哥加入后勤队,爱心企业和海外人士购买口罩运抵祖国,充分彰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我们可以看到,在党中央统一调度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落实“一省包一市”对口帮扶模式,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我们可以看到,为应对逆全球化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党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外大势,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这次疫情让每个中国公民感受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安全感,感受到了中国为全球抗疫、为人类历史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伟大抗疫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了思想根基,凝聚了精神纽带。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我们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必须永葆奋发有为的革命精神和改革精神,怀抱深厚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努力投身于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的伟大实践中去。(作者:陈雷刚)

  • 相关阅读
  • 丰收画卷,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

      丰收画卷,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  秋分时节,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

    时间:09-22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六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6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这6起典型案例是: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原书记傅铁钢等人为易连峰涉黑组织充当“保护伞”问题。2002年以来,易连峰涉黑组织...

    时间:09-22
  • 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揭牌 政学界共议“宜居黄河”

      中新网西安9月22日电 (记者 张一辰)“灾害防控和生态安全无疑是黄河长久宜居的重要保障,辨取有效应对策略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安大学教授兰恒...

    时间:09-22
  • “红通人员”程宣从境外回国投案 1998年1月外逃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近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北京市、东城区纪委监委共同努力,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协助配合下,“...

    时间:09-22
  • 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建交一周年 中方:彰显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谈及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建交一周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所关系开局良好。他同时指出,这再次彰显了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时间:09-22
  • 应就业尽就业 河南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已逾195万

      中新网郑州9月22日电 (记者 阚力)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2日召开的就业创业扶贫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9月14日,河南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达到195.07万人,较去年增加近8万人左右,提前...

    时间:09-22
  • 十年青海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9.75%

      中新网西宁9月22日电 (孙睿 文思睿)“此次普查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相隔十年。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75%,氨氮下降55.84%,总氮下降24.17%,总磷下降2...

    时间:09-22
  • 业界专家聚焦2020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 探讨海洋领域深度合作

      中新网青岛9月22日电 (记者 杨兵 胡耀杰)2020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22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幕。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以“线上+线下”的形式汇聚一堂,围绕“开放...

    时间:09-22
  • 原山西省工商局副巡视员官频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原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巡视员官频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山西省委批准,山西省纪委监委对原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巡视...

    时间:09-22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习主席讲话为联合国未来指明方向

      新华社联合国9月21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1日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当天举行的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联合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注入了力量。   张军...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