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海外网评:这是中国为世界不断作出更大贡献的75年

2020-09-23 21:37:05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评:这是中国为世界不断作出更大贡献的75年

  【编者按】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与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和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产生历史性交汇,人类社会再次面临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秩序、对未来发展道路和前景的重大选择。以此,海外网推出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评论。此为二评。

  ——————————————

  “75年前,中国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支持建立了联合国。今天,秉持同样的担当精神,中国积极投身国际抗疫合作,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强调。联大一般性辩论被称为“世界领导人会议”,在这场全球瞩目的“重头戏”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展示了中国继续做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坚定决心。

  联合国发展的75年,也是中国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75年。

  1945年,董必武等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郑重签字,把汉字留在了宪章签署区的第一行;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加入使联合国的普遍性显著提升;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世界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声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共鸣……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画面,正是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发展事业的一个个注脚。从有限参与到全面参与、从贡献人力和财力到提出理念和倡议、从参与事务到设置议程,联合国见证了中国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也提供了观察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生动样本。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定不移。在二战余烬中诞生的联合国,自成立伊始就将“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视为己任。而从近代战火中涅槃重生的中华民族,亦深感和平来之不易,以实际行动打造世界和平稳定之锚。30年间,4万余人次中国维和人员以国之名、为和平出征,中国“蓝盔”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中国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缅甸、中东、叙利亚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之道。

  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砥砺前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也是联合国的两大支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对全球发展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让8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20年,中国将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不仅致力于解决14亿人的温饱问题,还积极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和机遇。中国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同2030议程对接,促进世界各国共享繁荣发展。

  支持多边主义,中国矢志不渝。多边主义是联合国宪章的核心价值,也是联合国体系的发展之基。中国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加入了500多项国际公约,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大疫当前,中国再次践行了对多边主义的承诺: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全球人道应对计划,发起了新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紧急物资援助。尤其当一些国家大搞“疫苗民族主义”时,中国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中国倡导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一个走向民族复兴的东方大国,对世界秩序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参与联合国事业的实践已经给出清晰答案。新兴大国必然暴力挑战国际结构的“大国政治悲剧”逻辑,在中国这里出现了不同走向。中国对全球事务的参与从一开始就是合作性参与,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同时,尊重国际制度并参与多边规则。无论是经济、政治安全领域,还是社会文化领域,中国都开展了以参与为意愿、合作为目标的实践活动。中国选择了正面、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体系之中,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重要成员,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

  75年前,建立联合国的创始者经历了一场大流行病、全球大萧条、种族灭绝和世界大战。他们知道不和谐的代价和团结的价值。今天,世界也处于一个恰似1945年的紧要关头。此次疫情不仅是警钟,也是对世界应对今后各种挑战的一次彩排。历史的重量压在每一个国家肩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早已作出郑重选择: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海外网评论员)

  • 相关阅读
  • 新华时评:绷紧弦、加把劲,如期脱贫一个不少

      新华社贵阳9月24日电 题:绷紧弦、加把劲,如期脱贫一个不少  新华社记者刘智强、齐健  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冲刺阶段。越到最后时刻,越要绷紧弦、加把劲,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

    时间:09-24
  • 我国将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于文静、戴小河)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十四五”第一年开始,各省(区、市)将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十四五”期末,以省(区、市)为单位核算,...

    时间:09-24
  • 国防部:台湾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注定不会得逞

      中新网9月24日电 据国防部新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24日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民进党当局置广大台湾同胞的安危福祉于不顾,不断挑动两岸对立对抗,进行“谋独”...

    时间:09-24
  • 全球120个国家地区使用北斗导航系统 专家:北斗产业发展迎黄金10年

      全球120个国家地区使用北斗导航系统 专家:北斗产业发展迎黄金10年  在湖北武汉召开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以“推进北斗应用、壮大新兴产业”为主题,来自卫星、产业应用等领域的专家就北斗应用和未来发展...

    时间:09-24
  • 怎么奔小康?听听这位70后科技创新达人的故事

      怎么奔小康?听听这位70后科技创新达人的故事   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王宇翔,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从家里买来的第一台黑白电视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唤起了他的小康梦想: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时间:09-24
  • 以坚定不移深改实践擦亮汕头“金字招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钟义见)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时强调:“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

    时间:09-24
  • 中国部分高校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仍有差距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马海燕)针对近期有说法称中国部分高校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2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续梅...

    时间:09-24
  • 明确了!中秋国庆这些福利可以有,最高2500元→

      明确了!中秋国庆这些福利可以有,最高2500元→  中秋国庆双节就要到了,过节福利有没有?  有人说,这个可以有,只要不超标就行;也有人说,发放过节福利可是违规行为。  那么,职工过节福利到底...

    时间:09-24
  • 生态绿了,口袋富了!神农架大九湖“钉子户” 后悔搬晚了

      生态绿了,口袋富了!神农架大九湖“钉子户” 后悔搬晚了  群山怀抱里,草甸开阔,9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湖泊镶嵌其中,错落有致,波光潋滟。这里就是被称为“云间湿地”的湖北神农架大九湖。  今...

    时间:09-24
  • 交通运输部:中秋国庆假期小客车免收高速费

      中新网客户端9月24日电(张旭)9月24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秋及国庆假期期间,全国高速公路继续对小客车免收通行费,免费时间为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

    时间:09-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