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一观察|习主席为何要在联合国讲“聚焦行动”“起而行之”

2020-09-24 00:22:12

来源:新华网

  百年变局叠加全球疫情,人类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疑问萦绕在人们心头:未来往何处去?前景会好吗?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

  “云聚首”在联合国旗帜下,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继9月21日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习近平主席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

  哪怕山重水复,信念,照亮前行方向;哪怕路途险阻,行动,开启同舟共济新篇。

  辨明方向

  2020年,世界被悲观阴云笼罩——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仍未探底,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在单边主义歧路上越走越远,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受到冲击。

  有怎样的视野,就能看到怎样的世界。在命运的分岔路口,中国以自己的见识和行动告诉世人,何为“历史正确的一边”。

  22日,在联大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揭示出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四大启示,为携手迎接挑战指出方向。

  “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不能回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史本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困难的历史。面对风险挑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反而更加强烈。

  出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沦退缩。今年以来,正是在14亿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上下同心的努力之下,中国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我们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习近平主席一番话语,传递信心与决心。

  起而行之

  坐而论道易,起而行之难。美好的未来必须由行动塑造。

  21日,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联合国如何发挥作用提出四点建议,其中点出“聚焦行动”这一关键词,强调“不能只开药方,不见疗效”。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如今,中国的“建设者”“贡献者”“维护者”形象更加鲜明。这些精准的身份定位,与中国的积极作为和责任担当密不可分。

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人们不会忘记,5年前,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时,宣布了一系列支持联合国发展、促进多边合作事业的重大倡议和务实举措。

  5年来,这些倡议和举措一一落地——组建维和待命部队和常备维和警队,成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减贫专业人才……

公安部常备维和警队第二期培训班全员通过联合国甄选评估。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公安部常备维和警队第二期培训班全员通过联合国甄选评估。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务实的成果,让世界进一步了解到中国负责任、重行动的国际形象。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中国的支持对多边主义至关重要。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够像中国领导人这样,在联合国讲坛上承诺本国在未来多年要为国际社会做的事情,而且还能一一努力落实?

  国际社会,不乏“你方唱罢我登场”和“城头变幻大王旗”这样的政治游戏。是中国,真正地将合作共赢放在心中,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放眼未来,人们更需要着眼“后疫情时代”,共同为子孙后代勾画出一幅新的美好蓝图。

  站在人类命运的交汇点上,面对各方普遍关注的课题,中国当然不会“缺席”。

  中国将向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再提供支持;将设立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将继续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和诊疗技术……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多项新倡议和新举措,表明中国对国际发展事业并非只是口头上的支持,而是实实在在的真支持,是一以贯之的、重信守诺的。

  大国担当

  ——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国家之间可以有竞争,但必须是积极和良性的,要守住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

  习近平主席的坚定宣示,让个别国家短视与偏见的“杂音”黯然失色。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

  哪些“有所为”,哪些“有所不为”?是以邻为壑,还是共同携手做大“蛋糕”?行动之间,考验着政治家的智慧。

  在习近平主席看来,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我们不追求一枝独秀”……

  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大国的贡献,尤令各方期待。

  “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这三个“不”,道出习近平主席对“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的期许。

  正如他所言:“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历史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必须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抉择。”

  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也看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刘华

  统筹:王敏

  主笔:孙奕

  视觉|编辑:张惠慧、苗夏阳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相关阅读
  • 第六届全球智库峰会举行 黄坤明作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第六届全球智库峰会9月23日以线上形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北京主会场作视频致辞。   黄坤明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抗疫情、稳经...

    时间:09-24
  • 自贸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北京如何政策联动?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24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标志着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今后,北京将如何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联动?北京...

    时间:09-24
  • 王毅:坚决反对煽动和制造所谓“新冷战”

      中新网9月24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9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出席亚信成员国外长视频特别会议时表示,作为亚洲覆盖范围最广、成员国最多、代表性最强的安全合作论坛,面对百年变局和全球疫情,亚...

    时间:09-24
  • 北京自贸试验区在哪里?官方详解空间布局规划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24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标志着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北京自贸试验区在哪里?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在2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北京自...

    时间:09-24
  • 陆克文谈疫苗研发:我们都相信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 王恩博)第六届全球智库峰会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线上参会时谈及全球新冠疫苗研发。他表示,中国已做出承诺,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将作为全球公共...

    时间:09-24
  • 水利部:今年汛期全国大江大河干流和重要圩垸堤防无一决口

      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记者 姚润萍)水利部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介绍了今年汛情特点、灾害防御等有关情况。   据介绍,今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28个省份多处水利工程损毁...

    时间:09-24
  • 中科院成立哲学研究所 搭建科学与哲学协作对话平台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董瑞丰)量子物理能否帮助揭示人类意识之谜?人工智能是否为生命意义的求索注入更多推力?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在探索科学与哲学相辅相成的路上迈出一大步...

    时间:09-24
  • 北京自贸试验区正式设立 提出110余项开放创新政策措施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24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标志着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   提出110余项开放创新政策措施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时间:09-24
  • 用好“危”“机”辩证法——全国人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专题代表学习班观察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用好“危”“机”辩证法——全国人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专题代表学习班观察   新华社记者 王琳琳   9月中旬,十三届全国人大在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基地举办了今年首期线...

    时间:09-24
  • 供销总社:努力实现全国所有乡镇基层社全覆盖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侯雪静)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喻红秋24日表示,要全面提升基层供销社发展质量,分类改造薄弱基层供销社,逐步消除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的“三无”基层供销社,努力...

    时间:09-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