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0-09-29 21:51: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答卷——“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

  中国创新的浪潮,5年来是怎样地奔涌向前?

  一组数据对比清晰可见: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位列第14名,全国研发经费支出2.2万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而在2015年,这三个数字分别为第29名、1.4万亿元、6.3件。

  从探月、“北斗”再上层楼,到高铁、5G日新月异,从量子、干细胞研究深入“无人区”,到疫情防控得到有力支撑……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正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跃升: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9月,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此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

  第14名!中国继续巩固排名。创新能力指数位列前15名,通常就被认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这个榜单的前30名里,中国是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指数排名的跃升,浓缩了5年来创新巨变的澎湃历程。

  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天眼”望天、“蛟龙”探海、克隆猴问世、大飞机首飞、超级计算机竞逐榜首、核电技术与装备“走出去”……科学前沿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战略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进入世界前列。

  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2019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较2015年增长56.3%,占国内生产总值2.23%,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其中,基础研究占比大幅提高,已突破6%。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均位居世界第二。各项综合性指标基本完成“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任务。

  创新能力建设成效突出——

  “十三五”期间,我国启动了首批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工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各类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大量涌现,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人类社会正面临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若能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者。

  支撑: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截至9月28日,上市企业179家,募集资金2678亿元——科创板推出一年多来,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

  为科创企业亮“绿灯”,启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科创板的温度,正在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速度。

  从随处可见的“扫一扫”到层出不穷的“无人”“共享”,科技创新正深度沉浸到亿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201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有望在今年实现60%的目标。“中国号”巨轮的发展动力正向创新引擎上切换。

  一组组亮眼的数字,一个个坚实的里程碑,勾勒出科技创新不断为高质量发展增能提速的广阔图景:

  全国169个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多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新增18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科技要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起到核心支撑作用,真正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

  改革:点燃发展新引擎

  点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9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这样描述创新的着力点。

  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深化科教融合,积极探索科技智库新的体制机制,大力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十三五”期间,中科院加快推进国家科研机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年来,科技体制改革涉深水,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加快对分散在40多个部门的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的痼疾得到明显改善。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一系列重磅文件出台,科技体制改革“施工图”不断落地,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培育和引进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通过破除“四唯”倾向,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往往是关键的一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国科技使命在肩,将继续书写好这份厚重的时代答卷。

  • 相关阅读
  • 陕西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陕西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0月7日0-24时,陕西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1例。...

    时间:10-08
  • 坐着高铁看中国丨8天8条线 8分钟回顾旅途精彩

    京广线 独一无二的国家战略大通道 京沪线 所经区域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 哈大线 领略粮食生产基地的收获景象 合福线、杭黄线 邂逅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 青藏线 翻越“世界屋脊”,赏大美风光 贵广...

    时间:10-08
  • “快闪”迎国庆 共致爱国情!内蒙古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祝福祖国赛音拜努

      中秋国庆佳节,在内蒙古包头市城中草原赛罕塔拉,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以快闪的方式献礼祖国。独特的长调,悠扬的马头琴,火红的安代舞,动感的城市活力,在这生态的家园,北疆儿女心向党,站在草原望北京,...

    时间:10-08
  • 【每日一习话】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更大的辉煌

      习近平:过去,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辉煌。今天,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够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更大的辉煌。   这段话出自2...

    时间:10-08
  • 改革完善全球治理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和音)

      改革完善全球治理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和音)  时代进步的大趋势不可阻挡,只有团结起来,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

    时间:10-08
  • 外交部发言人就友好国家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做支持中方的共同发言答记者问

      外交部发言人就友好国家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做支持中方的共同发言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10月7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7日就友好国家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做支持中方的共同发言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

    时间:10-08
  • 优良天数比例超八成: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高敬)今年国庆节假期,在北京工作的高雷回家探亲时发现家乡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他老家所在的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正在进行煤改气改造。高雷看到,以前家里冬天取暖用的燃煤小锅...

    时间:10-08
  • 福建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为菲律宾输入

      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福建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0月7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为菲律宾输入(厦门市报告)。   10月7日当日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疑似病例0例,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

    时间:10-08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金句之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间:10-08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金句之关于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