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何选了这堂“冷门”课?

2020-09-30 08:01:2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政新闻眼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何选了这堂“冷门”课?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一场以考古为主题的集体学习,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66次集体学习唯一的一堂考古课。在这堂课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考古工作为什么重要?新时代的考古工作怎么展开?跟着总书记一起走进这场考古课。

  这三场会议,都有“考古”元素

  考古,一个看似冷门的领域,今年9月被习近平总书记频频关注。

  28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22日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十位发言专家中就有一位考古学家。再往前算,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现场最年轻的科学家讲的是一个最古老的研究课题。

  三场会议,三涉“考古”,由此可见总书记的重视程度。

  在28日集体学习现场作讲解的,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六天前,他刚刚在教文卫体专家代表座谈会上面对总书记发言。总书记在那次座谈会上提出,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

  今年56岁的陈星灿曾长期奔波各地,参加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2017年担任考古所所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2001年被正式提出,2016年完成结项。这一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拥有5000年文明,具备“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考古中国”项目则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旨在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就在本月24日,“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等五项考古工作的新成果。

  11日的座谈会上,在听取付巧妹发言时,总书记回应了“对冷门怎么看”的问题。他说:“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

  考古,为何如此重要?

  考古学,是根据发掘出来的或古代留传下来的遗物和遗迹来研究古代历史的学科。去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时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在28日主持这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说,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他用四句话总结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七年前的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就曾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从一个更为纵深的视角来看,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正所谓: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透过四个关键词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

  在28日主持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了4点要求。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解读。

  挖掘

  总书记提出,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他说,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不断从未知中挖掘已知,这正是考古的最大魅力。

  研究

  总书记要求,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他尤其提到,要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透过考古提供的历史线索,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这是一门大学问。

  保护

  总书记强调,要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6年4月,总书记就曾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在主持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

  建设

  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他强调,要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只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才能更好向世界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考古

  考古,研究的是过去,瞄准的却是未来。

  习近平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他尤其提到,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当天,总书记还强调,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2012年6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调研时,就曾专门来到考古文博学院,观看考古成果展,并与2009级学生亲切交流。

  一年后的5月2日,总书记给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说:“得知你们近一年来不仅校园学习取得新的进步,而且在野外考古实习中很有收获,甚为欣慰。”

  “甚为欣慰”,缘于后继有人。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 相关阅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四季吉祥村 小康一家人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四季吉祥村 小康一家人  在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有一个易地搬迁安置村。这个村子有个美丽的名字,藏语叫“扎西堆喜”,寓意四季吉祥。这里居住的所有村民都是四年前易地搬迁过...

    时间:10-08
  • 以“四位协同”构建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四位协同”构建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年来,西部地区变化日新月异,大开发取得了非凡成效。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也不容忽视。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与东...

    时间:10-08
  • 未来网评:这就是热气腾腾的中国

      未来网评:这就是热气腾腾的中国  今天,是双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利用8天小长假回家或者旅行的人们纷纷踏上返程之旅,回归生活的常规轨道。  有人说,这个小长假其实是“三节同庆”,其中“一节”是弥...

    时间:10-08
  • 印尼总统特使及伊朗、菲律宾外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日宣布: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特使、对华合作牵头人、统筹部长卢胡特,伊朗外长扎里夫,菲律宾外长洛钦将于10月9日至10日对中国...

    时间:10-08
  • 住建部通报荆州巨型关公像、贵州独山水司楼有关问题

      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住建部网站消息,近期,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项目,及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项目进行了调查并发布通报。通报指,巨型关公雕像破坏了古城风...

    时间:10-08
  •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十三五”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回眸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十三五”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回眸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   9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消息,江西省上饶市副市长祝宏根涉...

    时间:10-08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强烈谴责其船队在南苏丹遇袭

      新华社内罗毕10月8日电(记者白林)朱巴消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7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发表声明,对该机构运送援助粮食的船队日前在南苏丹遭遇武装袭击表示强烈谴责。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南苏丹...

    时间:10-08
  • 中国“80后”科学家获美国物理学会量子计算奖

      中新社合肥10月8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日消息:美国物理学会近日公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2021年度“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表彰他“在光学量子信息科学,特别是在固态量子...

    时间:10-08
  • 印尼总统特使及伊朗、菲律宾外长将访华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日宣布: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特使、对华合作牵头人、统筹部长卢胡特,伊朗外长扎里夫,菲律宾外长洛钦将于10月9日至1...

    时间:10-08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念好“紧箍咒”,廉洁过佳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念好“紧箍咒”,廉洁过佳节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念好“紧箍咒”,廉洁过佳节   新华社记者...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