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悟空”号卫星超期服役近2年 有望揭开暗物质神秘面纱

2020-10-14 04:10:20

来源:科技日报

  “悟空”巡天 有望揭开暗物质神秘面纱

  “十三五”成就巡礼

  过去的几天,当全国上下都在庆祝国庆、中秋佳节时,天上那只“猴子”依旧奔跑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忙忙碌碌。

  而500公里之下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悟空”号科研团队,在首席科学家常进院士的带领下也没闲着,正在深入分析宇宙线和伽马射线数据。

  从2015年12月20日接收到第一帧数传数据,至2020年9月30日,“悟空”号卫星已在轨飞行1746天,完成了全天区的第9遍扫描,共探测并处理了约86.9亿个高能粒子。

  “‘悟空’号的设计寿命为3年,目前探测器及卫星平台运行状态良好,已于2019年1月正式进行首次延寿运行,为期2年。基于悟空号目前优异的工作状态,有望于2021年1月再次延寿运行。”团队负责人之一、范一中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美猴王的“水晶棒”将拨开暗物质“乌云”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放置自己的高分辨率高能空间望远镜。”常进说,“它有望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宇宙观,实现空间科学重大突破。”

  “悟空”的使命是寻找宇宙暗物质。科学家推测,宇宙中95%以上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质占26.8%。暗物质不发光、不发出电磁波、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它无法用任何光学或电磁波观测设备直接“看”到。

  人类探测暗物质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对撞机探测,主要有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二是在地下进行的直接探测,我国在四川锦屏山地下实验室中正在开展相关实验;三是间接探测,主要在空间进行。

  “悟空”卫星就是采用第三种方式。物理学家们认为,暗物质粒子碰撞后会产生高能粒子,如伽马射线、正负电子、正反质子、中微子等。暗物质卫星能精确探测这些粒子,通过其能谱、空间分布来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

  目前,国际上有三个著名的暗物质探测器,“悟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

  以《西游记》中美猴王的名字命名的卫星“悟空”,没有携带金箍棒,却带了300多根“水晶棒”。

  “悟空”卫星的BGO能量器包含308根纵横交错的晶体,每一根都有2.5厘米见方、60厘米长,是世界最长的BGO晶体。这些漂亮的“水晶棒”能够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从而获取宇宙粒子的蛛丝马迹。

  “年富力强”的“悟空”还将继续服役

  每天清晨和傍晚,“悟空”都会路过中国上空。位于密云、喀什、三亚的三个数据接收站,每天要接收它回传的约16G数据。而“悟空”号科研团队就是要从日积月累的海量数据中分析出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早在2017年,“悟空”号科研团队就已向世界展示出首批成果:精确测量的太空中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2019年,团队再次公布了对质子宇宙射线能谱的精确测量结果,发现能谱上存在一处新的结构。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邻近某宇宙射线源的印记。

  科学家从宇宙射线能谱中得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有两个相关因素:一是累积的数据量,二是背景的干扰性。数据量当然多多益善,而背景干扰则是越低越好。

  因此,常进院士的生活规律就是早上醒来先看前一天卫星数据的总结报告,每晚看完当天已下载数据的分析才能入眠。

  目前,“悟空”号科研团队正开展氦核宇宙射线能谱分析。“我们发现氦核能谱也存在类似质子谱的拐折结构,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宇宙射线起源这一世纪谜题提供了重要数据。”紫金山天文台袁强研究员告诉记者。

  此外,“悟空”号团队还在伽马射线数据中搜寻暗物质信号,并正积极推动下一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LAST)”的关键技术攻关。

  据范一中介绍,“悟空”设计寿命为3年,目前已经超期服役近2年,但它看起来依旧“年富力强”,有望再次延长工作时间。

  本报记者 张 晔

  • 相关阅读
  • 习声回响|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   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建立至今,深圳经济特区已走过40载峥嵘岁月。   从贫困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化创...

    时间:10-14
  • 青岛疫情会否引发中国第二波疫情?

      (抗击新冠肺炎)青岛疫情会否引发中国第二波疫情?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李亚南)多例重症确诊病例、与医院高度关联、全市开展核酸检测……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新冠疫情进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时间:10-14
  • 山东追踪检测29.23万离青人员均为阴性

      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14日发布消息,山东省内除青岛市外其他市加快对离开青岛人员追踪随访和检测,截至13日19时,已追踪随访并核酸检测29.23万人(不含离开青岛后又...

    时间:10-14
  • 外交部就美国抹黑中国、加拿大“胁迫外交论”等答记者问

      2020年10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总台央视记者:10月13日,第75届联大投票选举2021至2023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中国成功当选。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这是自人权...

    时间:10-14
  • 4组数据折射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

      新华社深圳10月14日电 题:4组数据折射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孙飞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回望40年,这座城市带给我们太多的激动、温暖与期待。从4组重要数...

    时间:10-14
  • 山东临沂出现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官方辟谣:假的

      中新网10月14日电 据临沂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官方微博14日发布通报称,近日,一段视频在临沂市群众微信群内传播,视频内容为一男子拍摄临沂市兰山区某酒店,并称“该酒店疑似有疫情感染者出现”,...

    时间:10-14
  • 中国残联推出专着聚焦残疾人扶贫工作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孙少龙)在第七个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14日在京发布新书《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残疾人扶贫典型案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41个残疾人扶贫案例,为各地做好助残扶贫...

    时间:10-14
  • 孙春兰向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中美大学校长论坛13日晚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发表视频致辞。  孙春兰指出,高等教育是中美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为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

    时间:10-14
  • 中国医保扶贫政策已累计惠及贫困人口4.6亿人次

      中国医保扶贫政策已累计惠及贫困人口4.6亿人次 助贫困人口减负近3000亿元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金甫14日在2020年全国扶贫日系列活动之健康扶贫论坛...

    时间:10-14
  • 王毅同老挝外长沙伦赛举行会谈

      新华社万象10月14日电 当地时间10月1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万象同老挝外长沙伦赛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中老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友好近邻,也是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同志加兄弟。中老两国...

    时间:10-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