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个人自费提升职业技能成主流 企业培训为何不“解渴”

2020-10-14 04:21:23

来源:工人日报

  【新业态新职业“喊渴”,人才培养如何破局?②】个人自费提升成主流 企业培训为何不“解渴”

  阅读提示

  数据显示,在某些重技能、快速迭代的新职业领域,参与过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职工只占少数,个人自费参加培训成主流。在新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大企业有钱有师资,但是不少职工技能提升后就跳槽。中小企业没师资没培养实力,想要人才只能奉行“拿来主义”,这也导致企业在职工培训方面积极性不高。

  企业怎样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还是个待解命题。

  新业态、新技术催生出不少新职业。很多从业者在学校全日制培训满足不了岗位需求的情况下,自发寻求企业和社会帮助,然而,新职业的非全日制培训却面临着企业培训积极性不高、缺乏统一培训标准等诸多问题。很多新职业从业者面临提高职业能力的各项挑战。

  企业培训不“解渴”,个人自费学习成主流

  “很多在岗职工找到我,哪怕是多花些钱,让我帮着打听一些比如大数据、物联网和电竞运营等新职业的培训。但是当地开设这些课程的培训机构并不多,多是外地的在线培训。由于不了解情况,大部分人不敢轻易报名,怕被骗了。”辽宁百联人才管理公司总经理郝红宾说。她认为,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仍是短板。

  “直播业针对圈里人的提升培训并不多。”带货主播曾浩说。她入行1年多,创建了一家服装工厂直营工作室,希望招募专业的文案策划运营师、选品师和布景师。面试了几波都不如意,她便自费寻找培训。业内“高手”出于竞争考虑不愿教她,于是她花1000元在一家培训机构报名了一个主播进阶班。

  《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在某些重技能、快速迭代的新职业领域,个人自费参加培训成主流,71.2%的新职业从业者参加过职业培训,而参加过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4.8%。

  2000年出生的刘佳昊是第一批00后工人。他和父辈的想法不同,他是主动报考职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平日里就愿意搞些小创造。“我才20岁,不想从事日复一日的简单劳动,希望成为操控机器的工程师。”刘佳昊脑子活,关注过大量的国家相关政策,机器换人是趋势,急需的是操作管理机器人的技能人才。他打听到不少当地的实训基地、培训中心和培训班,结果挨个试听后发现,有的老师讲授的课程还没有在校老师讲的新。同时,他发现,相比于学校培养在校生,企业和社会上的培训更注重在岗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往往要求2~3年工作经验。像他这样未入行又懂基础知识的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培训。

  7月23日,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一份《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数据显示,96%以上的职场人士希望学习新职业相关知识。其中,掌握新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空间、为未来做准备成为学习新职业的主要原因。

  自家人才被高薪挖走,谁愿意做“嫁衣”

  “培养6名数字化管理师,刚拿到证,人就走光了。”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副总经理张丹彤说,看到在线办公的巨大市场,他决心投入24万元培养储备人才,结果被两家高新技术企业以税后20万元的年薪挖走了。

  张丹彤向记者吐槽说,不要总说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奉行“拿来主义”,企业有自身的无奈。大企业有钱有师资,奈何员工技能提升后就跳槽,都为中小企业做了“嫁衣”。中小企业没师资还没钱,想要人才只能挖同行企业的墙脚。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大企业人才流失严重,行业内人才流动过于频繁。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就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加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这一项。实际上,作为掌握行业大量数据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积极性并不高。

  在线学习服务师、密室剧本设计师、收纳师……新消费领域催生出新的职业,可这些行业当下都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自然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郝红宾举例说,2020年5月,人社部公布了拟发布的10个新职业,其中之一是在线学习服务师。他们是一群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精准、及时、有效的学习规划、学习指导、支持服务和评价反馈的工作人员。可是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在线学习服务师的教学质量很难考核,服务师的能力高低也很难说得清。设置的培训内容也就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还讲心理学和风水。

  为提升职业能力,企业间知识共享是否可行

  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提出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2019年到2021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在我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逐渐确立。

  “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在线学习会是最佳突破口。”郝红宾说。《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在新职业学习方式的选择上,72% 的用户选择线上学习新职业。她认为,在线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员提供了灵活、方便、统一标准的学习体验,将成为未来主流学习方式。“未来一定是个知识共享的时代,在目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可以大力发展线上培训,让‘资源高地’的师资服务薄弱地区在岗职工,持续不断地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各地经济。”

  张丹彤认为,单纯做线上满足不了职工需求。参加成人职业考试的学员都是在岗职工,没有大把时间去线下报班学习,只能利用生活中的零星时间来提升技能。目前来看,线上课程进行辅助和引导,再结合短期的线下集训效果最好。

  刘佳昊则对线上培训憧憬万分,他觉得线上培训和他正在进行的线下培训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如今VR技术、大数据技术这么发达,未来的培训是不是可以做到真正的‘私人定制’,节省学员筛选内容的时间。而且音视频、直播的形式越来越普及,未来更加能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刘佳昊说。

刘旭

  • 相关阅读
  • 迅速行动 求真务实——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拉开序幕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题:迅速行动 求真务实——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拉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这些政策是否在基层落地落细,要抓紧查明。”“这条线索事关群众利益,有必要深入跟进。”13日起,国务...

    时间:10-14
  • 遭遇“碰瓷”怎么办?两高一部发布的最新指导意见为你撑腰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白阳)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却遭遇专业团伙故意制造交通事故敲诈勒索?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碰瓷”现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

    时间:10-14
  • 【音画坊】一份不平凡的“答卷”

      “辉煌‘十三五’”系列短视频之一:   这是奋进的五年   这是辉煌的五年   回眸“十三五”   感受中国的发展活力   感受人民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是“十三五”成...

    时间:10-14
  • 学习快评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话铿锵有力,宣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  40载披荆斩棘,深圳等经济特区沧桑巨变...

    时间:10-14
  • 习声回响|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   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建立至今,深圳经济特区已走过40载峥嵘岁月。   从贫困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化创...

    时间:10-14
  • 关于特区发展,习近平这些论述信息量很大!

      10月14日,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深圳的发展实现了哪些跨越?   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总书记这些论述...

    时间:10-14
  • 青岛疫情会否引发中国第二波疫情?

      (抗击新冠肺炎)青岛疫情会否引发中国第二波疫情?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李亚南)多例重症确诊病例、与医院高度关联、全市开展核酸检测……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新冠疫情进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时间:10-14
  • 山东追踪检测29.23万离青人员均为阴性

      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14日发布消息,山东省内除青岛市外其他市加快对离开青岛人员追踪随访和检测,截至13日19时,已追踪随访并核酸检测29.23万人(不含离开青岛后又...

    时间:10-14
  • 外交部就美国抹黑中国、加拿大“胁迫外交论”等答记者问

      2020年10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总台央视记者:10月13日,第75届联大投票选举2021至2023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中国成功当选。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这是自人权...

    时间:10-14
  • 4组数据折射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

      新华社深圳10月14日电 题:4组数据折射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孙飞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回望40年,这座城市带给我们太多的激动、温暖与期待。从4组重要数...

    时间:10-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