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热解读 | 在侨乡,习近平这段话为何令人动容

2020-10-14 21:38:42

来源:央视网

  <>热解读月是故乡明,赤子中国心。

  10月13日下午,在广东省汕头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公园开埠区,走进侨批文物馆,重点了解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

  被潮汕侨胞的赤子之心所感染,习近平总书记步行至开埠区街区,面对热情围拢过来的市民群众,深情感言:“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

  在潮汕方言中,“批”即是“信”的意思,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纸纸侨批,寄托着潮汕侨胞浓浓的乡愁。其中,有对家人的牵挂,有对家乡的眷恋,更有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愿和希望。

  尺素传情、秣厉多劳,惟努力报国。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6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全球各地成立抗日救亡爱国组织,以各种方式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贡献力量;新中国成立伊始,他们不顾列强封锁,或坚持与祖国进行贸易,或毅然回国效力;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利用融通中外的天然优势,或参与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中,或推动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交相辉映。

  此外,据国务院侨办公布的数据,改革开放40年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向国内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累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球华侨华人积极伸出援手,截至当年6月1日,通过“侨爱工程”等各种途径为抗震救灾捐款捐物11.33亿元人民币;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由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捐款9.4亿元人民币而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多地华侨华人心系祖(籍)国,纷纷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出力鼓劲,一批批防疫、抗疫物资源源不断发往中国各地……

  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时刻不忘祖国、不忘祖籍,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功绩,祖国人民将永远铭记。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海外华侨华人。

  2015年中秋佳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时,特地为侨胞送去家乡的月饼,并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讲话中,一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融化了海外赤子的心,一句“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寄托了祖国人民对海外侨胞的思念与牵挂。

  同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约2000名侨胞受邀现场观礼,其中5位荣登天安门城楼,与习近平总书记同台观礼。如此礼遇,让侨胞激动自豪不已。

  向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致贺信、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叮嘱侨联组织要“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华侨华人的关怀,一以贯之,情深意长。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来,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种历史性飞跃,让居住海外的华侨华人挺直了腰杆。而今,我们致力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正是近代以来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

  实现共同梦想,需要共同努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作出重要指示: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身为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处,我们身上都镌刻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血液里流淌着鲜活的中华文化基因。共同的根让我们血脉相连,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共同的精神让我们携手同行。

  新时期,我们更要打好“侨”牌,团结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把“乡愁”化为奋斗动力,合力共圆中国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相关阅读
  • 香港中华总商会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 汪洋致信祝贺

      新华社香港10月15日电 10月15日,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向香港中华总商会发出贺信,对香港中华总商会成立1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

    时间:10-15
  • 我国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不到半小时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罗沙)“三个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29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2天,比传统模式分别节约73.1%和57.1%。”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5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

    时间:10-15
  • 专家“支招”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如何实现“双赢”?专家“支招”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新华社成都10月15日电(记者康锦谦)“传统牦牛肉绿色加工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我们正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建立...

    时间:10-15
  •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令人鼓舞

      当地时间1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在接受总台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不久前提出的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非常棒的消息。  塔拉斯表示,...

    时间:10-15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依据所谓“香港自治法”制裁中方人员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李京泽)美国国务院近日对国际金融机构发出警告称,如这些机构同破坏香港自治的中方人员进行交易,将很快面临严厉制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

    时间:10-15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栗战书作关于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10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会议并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时间:10-15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在武汉开展

      中新社武汉10月15日电 (记者 梁婷)“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15日在武汉开展,1000余件(套)实物展品诉说抗疫故事。   湖北和武汉是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和决战决胜...

    时间:10-15
  •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9月8日) 习近平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

    时间:10-15
  • 内蒙古305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15日电 (记者 张玮)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获悉,内蒙古共有305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支持。   消息称,截止到目前,内蒙古共有23家单位、305个项目...

    时间:10-15
  • 王殊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外交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前驻联邦德国、奥地利大使王殊同志,于2020年9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王殊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