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部门“解码”稳定脱贫发力点

2020-10-14 22:57:3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题:收官在即,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部门“解码”稳定脱贫发力点

  新华社记者高敬、于文静、安蓓

  脱贫攻坚已进入收官阶段。当下和未来一个阶段,怎样发展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贫困地区的“绿色”优势如何为脱贫添动力?搬出“穷窝窝”,怎么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14日分别举办论坛,从不同领域“解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发力点。

  产业扶贫: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我们村通过大力发展黄花菜产业,2018年底顺利实现脱贫。”在2020年扶贫日产业扶贫论坛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刘世贵高兴地说,今年全村黄花种植面积达到900亩,盛产期每亩收益可达5000至8000元。

  “产业扶贫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举措。”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说,“产业扶贫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政策力度最大的扶贫举措。”

  据了解,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涌现出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区青稞牦牛等一批特色品牌。

  韩俊表示,2020年后,无论是巩固脱贫成果,还是推进乡村振兴,都要发挥好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要提升扶贫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构建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要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完善联农带贫机制。要稳定产业发展科技帮扶队伍,强化到村到户科技服务。

  生态扶贫:协同打赢打好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

  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的田堂村曾经是一个交通闭塞、环境差乱、贫困程度较深的小山村。

  在2020年扶贫日生态环保扶贫论坛上,小悟乡党委书记项敏介绍,近年来,田堂村下大气力进行村庄环境治理,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对河流堰塘、垃圾收运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表示,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一半以上位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要通过协同打赢打好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支持贫困地区走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引导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

  统计显示,“十三五”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258亿元,共完成13.6万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其中覆盖了28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46万个建制村,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庄国泰说,下一步要通过推进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指导和支持贫困地区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监管,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巩固提升生态资源优势,促进贫困地区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资产向物质财富转变,推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减贫脱贫双赢。

  易地扶贫搬迁: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专项扶贫工程。

  在2020年扶贫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介绍,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已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截至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266万多套,约960万贫困搬迁群众已乔迁新居,绝大多数搬迁群众已实现脱贫。

  童章舜表示,部分安置区和搬迁群众的脱贫基础仍较为薄弱。下一步,要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加大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提升完善安置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他提出,要完善后续扶持组织领导和政策体系。加强产业就业和安置区设施提升,推动安置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配套产业,提升、新建一批配套产业园区,构建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此外,针对后续产业主要为农牧业、旅游业的安置区大力开展消费帮扶,继续针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学校、医院、公共文化、社区治理等服务设施,满足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 相关阅读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长江保护法草案

      以法律武器推动长江大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长江保护法草案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高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长江保护法草案二审稿。全国人大常委会组...

    时间:10-15
  • 全国博士后数字技术发展论坛举办 18人加盟之江实验室

      中新网杭州10月15日电(钱晨菲)“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培养吸引人才的重要渠道,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

    时间:10-15
  • 香港中华总商会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 汪洋致信祝贺

      新华社香港10月15日电 10月15日,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向香港中华总商会发出贺信,对香港中华总商会成立1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

    时间:10-15
  • 我国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不到半小时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罗沙)“三个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29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2天,比传统模式分别节约73.1%和57.1%。”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5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

    时间:10-15
  • 国际时评|美政客抹黑中国岂能“洗白”自身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高文成)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势头持续加剧,美方不在应对本国疫情上着力,却忙于在“甩锅”推责的路上加紧操弄。不久前,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和党人迈克尔·麦考尔公布所...

    时间:10-15
  • 专家“支招”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如何实现“双赢”?专家“支招”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新华社成都10月15日电(记者康锦谦)“传统牦牛肉绿色加工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我们正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建立...

    时间:10-15
  •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令人鼓舞

      当地时间1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在接受总台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不久前提出的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非常棒的消息。  塔拉斯表示,...

    时间:10-15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依据所谓“香港自治法”制裁中方人员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李京泽)美国国务院近日对国际金融机构发出警告称,如这些机构同破坏香港自治的中方人员进行交易,将很快面临严厉制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

    时间:10-15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栗战书作关于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10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会议并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时间:10-15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在武汉开展

      中新社武汉10月15日电 (记者 梁婷)“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15日在武汉开展,1000余件(套)实物展品诉说抗疫故事。   湖北和武汉是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和决战决胜...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