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2020-10-16 11:27:04

来源:光明日报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写在2020年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同期启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今年又将是个丰收年。然而,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产需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态势,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各环节浪费不容忽视。要传承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从粮食收获、仓储、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做好节粮减损,让节粮爱粮成为一种新风尚。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不同寻常的丰收,沉甸甸的收获。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影响后,我国粮食生产即将实现“十七连丰”。俯瞰祖国大江南北,红橙黄绿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五谷丰登图。

  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稳定、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全面提高,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警戒线,稻谷、小麦库存量能满足中国居民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粮食安全经受住了疫情的大考和检验,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国将坚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张务锋表示,中国将推动现代粮食供应链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粮食产购促销体系,加强粮食供应链法律制度保障,扩大粮食国际交流合作,积极维护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

  节约粮食是美德更是责任

  餐桌上的浪费、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浪费……一系列浪费带来的粮食损失,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为促进节粮减损,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关于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广适用于农户的多型规模储粮新装具,推广应用节粮减损提质增效、现代粮仓建设和物流配套,以及储粮“四合一”升级新技术,加强“智慧粮库”建设,促进节粮减损。

  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餐饮行业积极开展“光盘行动”,营造“适量用餐、杜绝浪费”的文化氛围。各餐饮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把控好采购量,避免食品存储过期、变质等造成浪费;根据餐食烹饪实际情况,严控食用油消耗;合理搭配荤素菜品比例,减少剩菜剩饭,真正实现“光盘行动”等。相关部门也毫不放松,打好监督“组合拳”,坚决向舌尖上的浪费“亮剑”。

  “要统筹抓好粮食收获、仓储、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减损工作,大力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支持节粮减损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优化原粮散粮物流运输体系;研究探索社会多元储粮新机制,指导帮助农民实施农户科学储粮项目;把粮食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作用,营造爱粮节粮的浓厚社会氛围。”张务锋说。

  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

  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命运休戚与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我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实施了20多个多边南南合作项目,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区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近1100人次粮农技术专家和技术员,约占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派出总人数的60%。

  我国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20多份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60多份进出口粮食检疫议定书,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粮食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饥饿问题,继续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推进全球粮食事业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6日 09版)

  • 相关阅读
  • 景德镇陶瓷大学:演绎“泥与火的传说”,开启光辉新征程

      2018年7月,随沉船出水后的景德镇瓷器,时隔数百年之后,又在异国的土地---南非开普敦文化历史博物馆重见天日。  “看,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景德镇。”来自景德镇的160件陶瓷作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另...

    时间:10-20
  • 重庆荣昌:一个“边缘”小城发展新动力从何而来?

      新华社重庆10月20日电 题:一个“边缘”小城发展新动力从何而来?——从重庆荣昌看区域发展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李勇、陈国洲、刘恩黎  荣昌位于重庆最西端,与四川泸州、内江、资阳3市接壤,人口有86...

    时间:10-20
  • 自然资源部通报35起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中新网10月20日电 自然资源部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局长崔锳在会上通报了近期发生的35个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具体如下:   一、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赵某违法占地建设住房案。...

    时间:10-2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堆冷试一次成功

      10月19日17时42分,华能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台反应堆冷态功能试验一次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通过了针对反应堆性能的首次全面考验...

    时间:10-20
  • 武汉火箭产业园已具备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能力

      央视网消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火箭产业园已具备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能力。   记者从昨天(19日)的论坛上了解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时间:10-20
  • 专家解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专家解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用好教育改革的指挥棒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吴 月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时间:10-20
  • 最高检发布5件检察听证典型案例

      10月20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以“检察听证 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5件检察听证典型案例。 检察听证典型案例 案例一 江苏陈某故意伤害案——以听证促和解,实现...

    时间:10-20
  • 首次发现!企鹅活动影响南极“臭氧洞”

      首次发现!企鹅活动影响南极“臭氧洞”  新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10月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朱仁斌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

    时间:10-20
  • 全文|《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发布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化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民检察院以听证方式审查案件工作,切实促进司法公开,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落实普法责...

    时间:10-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