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回眸“十三五”:新增长极加速崛起 城乡发展迈向一体

2020-10-20 19:04: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新增长极加速崛起 城乡发展迈向一体——回眸“十三五”系列述评之协调发展篇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申铖

  这是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多点开花的五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多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一盘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统筹联通国内国外的发展新棋局正加快形成。

  这是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的五年——

  进城务工与返乡创业齐头并进、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在城乡间“无缝连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随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取得新进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锻造增长极 提升牵引力

  前段时间,在重庆创业的成都人谭殿杨,领到了成渝探索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后互发的首张营业执照。“要是以前,在异地办理营业执照,来回至少要奔波半个月,如今当天就能办成,太方便了。”谭殿杨说。

  小小的营业执照,是新时代成渝唱好“双城记”的一个缩影。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我国区域经济又一次迎来重大战略布局。

  回望“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一盘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不断扎实推进,区域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加快形成。

  “多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实质上是以非均衡的发展路径来实现均衡发展,逐渐让中国发展趋于协调。”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说,不断以点带面打造经济增长极,将更好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今年9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为区域经济发展指引新方向、提出新要求: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许。

  “新增长极加速崛起,为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

  打破二元结构 城乡并肩前行

  “没见过!更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事。”坐在村里小卖部的板凳上、看着快递小哥忙活着搬来大大小小几十个包裹,老吕蹭了蹭旁边的老伙计说:“这不就跟电视里演的一样嘛。”

  老吕今年72岁,家住江西省崇仁县白陂乡桃里村一小组。这几年,她见过的“新鲜事”可不少:有人在养鸡棚顶装了光伏太阳能板,棚子底下鸡下蛋,棚子顶上还有“金蛋蛋”,几年下来不仅脱了贫,还奔了小康;有人在村里开起了网店,一边是农货出村,一边是城里的好东西进山,最近居然还可以用手机下单买菜,第二天上午就送到了村里……

  要致富,先修路。对农村而言,尤其如此。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已经达到420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到2020年8月底,已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

  不只是修路。“十三五”以来,我国下大力气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构建和谐共生、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和良好局面。

  城里的“大门”更开了。经过几年努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提前完成,截至2019年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38%,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6301万人,兜住进城后稳稳的幸福。

  乡村的面貌更美了。以往,一些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在,“室内现代化,室外开鲜花”的场景已不鲜见,越来越多乡村成为城市“后花园”和创业热土。

  也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面向未来,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进道路上,要更加聚焦迫切问题补齐短板。

  在协调发展中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

  古人讲,“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当前,我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双循环”,都离不开“协调”二字。

  协调发展,主要旨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这是我国发展的实际倒逼而来,也是因时而动、应势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动选择。

  放眼神州大地,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道,构筑起我国协调发展的“骨骼”和“经络”。

  张燕生认为,既要区域内部分工协作,也要区域之间优势互补,不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共同形成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将启之际,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协调发展中书写复兴新篇章。

  • 相关阅读
  • 多部门晒“十三五”成绩单 出行账单里的小日子与大梦想

      多部门晒出“十三五”成绩单  出行账单里的小日子与大梦想  千百年来,无论多么漫长的旅途,也不能阻止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  在10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

    时间:10-23
  • 网络维权:徘徊在“公私”之间

      网络维权:徘徊在“公私”之间  如果要评选21世纪最神奇的事物,互联网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许多原本司空见惯的事,一旦在前面加上“网络”二字,便会立刻显得不同于以往。聊天变成“网络聊天”...

    时间:10-23
  • 打好媒体深度融合的“组合拳”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出炉  打好媒体深度融合的“组合拳”(网上中国)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及舆论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中共中央办公...

    时间:10-23
  • 周强:推动新时代审判监督工作实现新发展

      推动新时代审判监督工作实现新发展  周强出席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会议强调  本报北京10月22日讯 记者刘子阳 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周强强...

    时间:10-23
  • 宁夏检察晒出打击虚假诉讼成绩单

      宁夏检察晒出打击虚假诉讼成绩单  涉及多个环节领域涉及案件类型多  □ 本报记者 申东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全区民事诉讼监督10大典型案例,并亮出了两年来...

    时间:10-23
  • 中国自贸试验区增至21个 纳税服务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税制改革助力自贸区探路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自贸试验区扩容至21个   □ 本报记者 蔡岩红   随着北京、湖南、安徽自贸试验区相继挂牌,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数量已增至21个。   在探索建...

    时间:10-23
  • “出生缺陷”案件判决结果差异较大 相关立法亟待完善

      完善立法减少“出生缺陷”纠纷   产前诊断失误引发出生缺陷诉讼 立法缺失导致判决结果差异较大   ●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出生缺陷诉讼在我国越来越多。在胎儿出生后发现患有先天性疾病或者死...

    时间:10-23
  • 星空浩瀚 追梦不止

      星空浩瀚 追梦不止  “这些年,中国航天人太拼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感慨。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就是载人航天精神。”神舟九号航天员、中...

    时间:10-23
  • 三万只羊为中蒙友谊添佳话

      三万只羊为中蒙友谊添佳话(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10月22日,首批隔离期满30天、检验检疫合格的4000只蒙古国“捐赠羊”,经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口岸入境中国。当天,中蒙双方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

    时间:10-23
  •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成就显著(人民要论·“十三五”辉煌成就·住房和城乡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