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今天,致敬这场“立国之战”!

2020-10-25 09:59:38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2020年10月25日,

  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

  70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赴朝后的首战,

  有人说,

  那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黎民摄影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黎民摄影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出征

  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他们身后,

  是一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是一个浴火重生的国家。

志愿军某部跨过鸭绿江大桥,奔赴朝鲜战场。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志愿军某部跨过鸭绿江大桥,奔赴朝鲜战场。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然而,

  即便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

  站出来的中国人,

  依然喊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这些将士们,

  肩负民族期望和人类正义,勇赴前线!

1951年1月,志愿军战士冒着炮火渡过汉江,追击敌人。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1951年1月,志愿军战士冒着炮火渡过汉江,追击敌人。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鏖战

  两年零九个月,

  那是一场

  敌我极为悬殊,

  “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那是一场

  条件极为艰苦,

  忍受饥寒却冲锋不止的浴血之战。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鏖战长津湖”场景。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鏖战长津湖”场景。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长津湖畔,

  战士身体冻僵也保持战斗队形;

  松骨峰下,

  一个连的战士战斗到只剩下7人;

  上甘岭上,

  历时43天拉锯争夺、血肉相搏;

  还有两水洞、云山城、清川江……

  这每一个地名,

  都记录着惊天动地的战争奇迹。

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英雄阵地欢庆胜利。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英雄阵地欢庆胜利。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英雄

  是撑起这个民族屹立不倒的脊梁,

  在那场战争中,

  197653名志愿军战士倒在异国他乡。

  这每一个人名,

  功绩彪炳千秋,

  英名万古流芳!

黄继光扑向敌人的碉堡(油画)。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黄继光扑向敌人的碉堡(油画)。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

  牺牲时只有21岁;

  烈火烧身也不违反纪律的邱少云,

  牺牲时只有26岁;

  抱着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

  牺牲时只有28岁。

这是志愿军第20军司令部、政治部命名杨根思生前所在的第58师第172团3连为“杨根思连”的通令。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是志愿军第20军司令部、政治部命名杨根思生前所在的第58师第172团3连为“杨根思连”的通令。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抗美援朝战争中,

  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

  近6000个功臣集体,

  他们不愧是“最可爱的人”!

1958年10月28日,志愿军代表团回到北京,受到首都20万群众夹道欢迎。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1958年10月28日,志愿军代表团回到北京,受到首都20万群众夹道欢迎。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那是个轰轰烈烈的年代,

  青年争相参军参战,

  全国掀起

  慰问志愿军运动、捐献武器运动,

  团结一心,同仇敌忾,

  英雄儿女共谱壮丽凯歌!

 2020年9月28日,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2020年9月28日,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致敬

  70年,沧海桑田。

  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中国人

  始终没有忘记

  那场战争的深远意义。

  这一战,

  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体现了

  我们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

  展现了

  我们万众一心、戮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仪仗方队。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仪仗方队。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今天,

  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

  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作者:阚枫

  • 相关阅读
  • 青山是个好地方(决胜2020)

      青山是个好地方(决胜2020)  “青山是个小地方,百年彝寨藏深山;青山是个穷地方,洋芋苞谷当主粮;青山却是好地方,绿水青山好风光……”百年民谣,道出了青山浑然天成的美,也道出了青山与生俱来的穷...

    时间:10-26
  • 望海楼:“钢”与“气”的辩证法

      “钢”与“气”的辩证法(望海楼)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

    时间:10-26
  •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巨大贡献...

    时间:10-26
  • 中国已对外缔结59项引渡条约 “天网行动”依法引渡50人

      我国对外缔结59项引渡条约   “天网行动”依法引渡50人   本报讯(记者 王卓)日前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时间:10-26
  • 新疆:坚决守住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的防线

    陈全国在喀什地区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落实落细科学精准防控措施 毫不放松抓好各项防控工作   天山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兴瑞报道)25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来到喀什地区疏附县、喀什市,调研疫情...

    时间:10-26
  • 花式迎“萌新” 不止“仪式感”

      职教视野为迎接2020级新生,不少高职院校使出十八般武艺  花式迎“萌新” 不止“仪式感”  18岁的狄尧最惊喜的一个生日,是在踏入大学的第一天度过的。  狄尧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2003班新生...

    时间:10-26
  • 中国科学家把微波测量灵敏度提高1000倍

      我科学家把微波测量灵敏度提高1000倍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海滨)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贾锁堂教授和肖连团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里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机样机,极大提升了微波电场场强的探...

    时间:10-26
  • 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副院长刘松拟任副厅级职务

      10月25日,《内蒙古日报》刊发一则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关于对拟任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对19名拟任干部予以公示。刘松   其中,现任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时间:10-26
  • 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写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题: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写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   新华社记者安蓓、陈炜伟、高敬、申铖   金秋的北京,又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10月26日至29日,...

    时间:10-26
  • 92岁老人在颐和园遗失抗美援朝纪念章 获赠新奖章

      圆满!本端记者牵线,丢奖章的老爷爷获赠一枚新奖章   10月24日下午,92岁老人刘廷珠在颐和园北宫门区域遗失一枚“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经过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牵线,北京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赠送...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