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记

2020-10-26 13:41:40

来源:工人日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记

  地处大别山区的河南省信阳市,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但贫困的帽子也曾让这座红色名城如芒在背——它曾是全省唯一一个辖县均为贫困县的省辖市。

  为摆脱贫困,革命老区信阳市依托绿水青山,发挥资源优势,以“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培养了一批特色产业,发展出旅游扶贫、职教扶贫、电商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特色脱贫致富路。

  如今,信阳建成示范基地1952个,累计带动贫困户9.4万户,带动贫困人口30.2万人,带动贫困村860个,覆盖率93.5%,这片绿色的广袤山野上正不断生长出新的希望,生机勃勃。

  贫困村落“换模样”

  翠绿的山岗,潺潺溪流蜿蜒缠绕,青砖黛瓦,古朴民居掩映其中。今年“十一”黄金周,位于信阳市平桥区的郝堂村成为热门的旅游去处。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交通闭塞的贫困村,地处丘陵山区,耕地面积较少。由于没有突出的发展优势,郝堂村长期处于穷困之中。直到2012年,郝堂村被列为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改革试验点后,一切变了模样。

  郝堂村按照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乡村。改造成功的郝堂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绿园生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引领的近郊乡村旅游。围绕旅游产业发展要素,开农家乐、客栈,出售特色手工艺品等,并采取组团、散客、骑行、自驾等多种方式组织游客。2009年还是省级贫困村的郝堂,现在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除了郝堂,一大批风景如画的山村开始走旅游脱贫的新路子。据统计,全市乡村旅游景点全年参观游客1780余万人次,综合性收入超过80亿元,15万人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累计有4.08万人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旅游经营脱了贫。

  职教扶贫“拔穷根”

  近几日,气温骤降让人猝不及防。信阳市罗山县东铺镇北杨店村的黄立权接连几日,都在忙着给养殖场里的8000只鸡做保温防护。

  “冬天要到了,得提前准备好。”黄立权说,养鸡学问很大,要按照专家培训的科学方法来。几年前,他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养鸡不过几十只。在县里的帮助下,他参加了养殖专业培训。在专家的建议下,开始依托自家林地散养土鸡,发展到现在的8000余只鸡,年增收6万余元,成功摆脱了贫困。

  2016年以来,罗山县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大力开展“职教扶贫”。以高标准建设的县职教中心为依托,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开展精准技能培训并发放小额补贴,越来越多贫困户靠着技能摆脱贫困,带动周边人一起致富。

  “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我们依托职业学校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精准技能培训,老百姓‘点菜’后,相关专家前往授课。”罗山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陈平说,他们实行“一周一村、送教下乡”的培训模式,将培训班办到贫困村,将技能送到家门口。

  此外,信阳市立足区位和交通优势,全面构建政府、高校、协会、企业“四位一体”的电商人才孵化培训机制,在电商平台上线企业达4300多家,优质土特产网销走俏。

  “雁南飞”变“凤还巢”

  10月,信阳市光山县的司马光油茶园内,洁白的油茶花都会开遍山丘。“满目生机,很有成就感。”陈世法对记者说。

  10多年前,家乡的荒凉深深刺痛了陈世法,常年在外闯荡的他被深深的乡情牵绊,决定成为家乡的建设者。

  经过对油茶主产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陈世法承包了近3万亩荒山荒坡,创办了光山县第一家油茶企业。

  作为第一批返乡创业者,如今,司马光油茶园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年产值近亿元,带动就业2000多人。当初那个光秃秃的山丘,已经布满希望的颜色。

  10多年来,政府对返乡创业青年的各项优惠政策越来越多。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返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5.1万人,累计创办各类经营主体10.3万多个,带动了95.2万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从“雁南飞”到“凤还巢”,信阳市所辖8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董君亚 吴炳辉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谋划中国大棋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会议将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并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回望“十三五”,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

    时间:10-27
  • “深化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深化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罗勇府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南100多公里处,是泰国政府着力打造的“东部经济走廊”核心区域,泰中罗勇工业园(简称罗勇工业园)就坐落其中。作为中国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

    时间:10-27
  • 贵州:20余万人口普查人员将走进1200多万户家庭进行登记

      中新网贵阳10月27日电 (石小杰 刘鹏)11月1日起,贵州省将组织20.83万普查人员逐步走进1200多万户贵州家庭开展入户登记。   10月27日,记者从贵州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信...

    时间:10-27
  • 六彩检察绘就三秦大地美丽生态画卷 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陕西实践

      □ 本报记者 郑剑峰   蓝、青、绿、黄、红、黑,本是绘画作品中的艺术元素;如今,被陕西检察机关用来绘就一幅公益诉讼的长卷——   六彩检察,陕西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名片。   “截至目前,全...

    时间:10-27
  • 2元能买上千张人脸照片 刷脸时代人脸信息安全吗?

      刷脸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或财产安全吗?专家解读→   购物时“刷脸”支付、用手机时“刷脸”解锁,进小区时“刷脸”开门,坐高铁时“刷脸”进站……如今,越来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脸”,也就是用人脸识...

    时间:10-27
  •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第二集:精准发力

      三集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10月2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20:00黄金档播出第二集《精准发力》。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

    时间:10-27
  • “十三五”,总书记关心的这些事:这五年,教育优先更有保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广大教师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

    时间:10-27
  • 习近平总书记指挥谋划“十四五”——关键之年 非凡部署

      2020年,是非常之年,也是关键之年。   这一年,中国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一年,是中国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

    时间:10-27
  • 一箭四星发射成功 中国首次验证“智慧火箭”相关技术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郭超凯)北京时间10月26日23时1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7组3颗卫星和天启星座06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

    时间:10-27
  • 从新冠疫苗研发看应急科研管理:如何做到“召之即战”

      从新冠疫苗研发看应急科研管理:如何做到“召之即战”  追问新冠疫苗  本报记者 张佳星  截至10月20日,全球44个在研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我国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的疫苗数量达到15个(含四川三叶...

    时间:10-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