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成绩亮眼

2020-10-28 17:39:52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成绩亮眼

  粮食产量将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一系列数据,展现着我国“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亮丽成绩单。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争取了战略主动。”在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指出。

  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十三五”时期,为适应人民群众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农业发展由数量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各地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明显提升。

  刘焕鑫指出,粮食供给水平的提升体现在总量充足、结构优化、品质提升三方面。

  五年来,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产量将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五年来,各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占比达35.8%,优质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连续5年增加,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53%,牛羊肉产量较快增长,满足了消费结构升级需要。

  刘焕鑫介绍,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食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合格证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各地围绕这一要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的7个方面、59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82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有序推进。各地开展了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工作,探索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园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一批典型范例,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指出。

  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基本形成了规划先行、梯次推进的工作局面,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基本构建,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工程启动实施。

  “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一批基础性、长远性的工程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魏百刚说。

  在一系列重大部署和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过9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构建

  改革,是乡村焕发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十三五”以来,我国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初步构建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三权”分置体系初步确立,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农民群众吃上了长效“定心丸”。我国将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同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也在全面推进。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我国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全国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6.5万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亿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把完善‘三农’制度和政策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围绕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出重大改革举措,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撑。”吴宏耀说。(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董蓓)

  • 相关阅读
  • 辛识平:深怀敬老之心,笃行为老之事

      辛识平:深怀敬老之心,笃行为老之事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深怀敬老之心,笃行为老之事   辛识平   怎样对待老人,是一个社会的文明风向标。我国有超过2.5亿60周岁以上人口,满足老年人多方...

    时间:10-29
  • 中国焦点面对面:天问一号“探火”还要迈过几道关?火星探测难在哪儿?

      (中国焦点面对面)天问一号“探火”还要迈过几道关?火星探测难在哪儿?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天问一号“探火”还要迈过几道关?火星探测难在哪儿?   ——专访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

    时间:10-29
  • 中国加速推进碳减排

      我国加速推进碳减排  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推进碳减排工作的相关情况。  “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将碳强度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时间:10-29
  • 开放扩大,内外联动潜能无限

      开放扩大,内外联动潜能无限(评论员观察)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不久前,习近平总...

    时间:10-29
  • 护理行业市场需求大 “康养计划”:两年培训康养服务员500万人

      照料护理行业市场需求大,专业人才缺——  两年将培训康养服务员五百万  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家庭有了类似的服务需求。但是服务人员去哪找...

    时间:10-29
  • 福建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为菲律宾输入

      中新网10月29日电 据福建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0月28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为菲律宾输入(厦门市报告)。   当日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疑似病例0例。   当日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

    时间:10-29
  • “中国经验为我们改善民生开拓思路”

      塞拉利昂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研修班举行——  “中国经验为我们改善民生开拓思路”  为期两周的2020年塞拉利昂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研修班日前在线举行,来自中塞两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围绕减贫与可持...

    时间:10-29
  • 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频发 检察机关这样拯救!

      挽救“少年的你”检察机关大有可为  ◆ 检校合作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 保护处分措施帮教触法未成年人  ◆ 用制度织密未成年人权益防护网  ◆ 强化分级干预罪错未成年人理念  □ 本报记者 ...

    时间:10-29
  • 中国吸引FDI规模逆势增长 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强大韧性

      外交部发言人——  中国吸引FDI规模逆势增长 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强大韧性  本报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肖新新)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今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规模逆...

    时间:10-29
  • 《消除对儿童的暴力工作手册》在京发布

      本报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李昌禹)28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主办的“《消除对儿童的暴力工作手册》发布会暨首届儿童友好伙伴论坛”在京举行。   《消除对儿童的暴力...

    时间:10-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