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扶贫措施与时俱进、行之有效”

2020-10-29 10:10:38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扶贫措施与时俱进、行之有效”(外媒看中国)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今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近期,不少外国媒体记者通过对中国乡村的实地采访,用数据和事实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减贫故事。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西班牙埃菲社发表题为《这就是中国减贫的战略之一》的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为例,报道中国正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消除农村地区贫困现象。文章说,一位农民从四川省中部一个荒凉的山区搬迁到清水村新家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还成了一名农业合作社经理。一位农村青年说,浴室和厨房都是新的,社区里还有学校、卫生站和敬老院,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地村民表示,易地搬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生态旅游、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逐渐使他们摆脱贫困。

  路透社在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说,四川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136万贫困群众,政府投入775亿元人民币,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中国各地推进。根据四川省的标准,贫困户每人只要出2500元人民币,就可以住进配有天然气灶、热水器的新房,剩下的由政府筹措。为更好地安置搬迁村民,政府举办工作技能培训班,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中国将在今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未来还将继续推进扶贫工作。

  比利时荷兰语新闻网站Chinasquare报道说,中国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消除贫困。“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公路里程已达420万公里,并将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继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物流业发展。“中国村村通路、通汽车,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通畅,交通条件改善助力当地民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报道提到,塔里木盆地环线铁路建设已进入最后一程,这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条线路对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尤为重要,铁路建成后将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外媒纷纷关注大数据、互联网等走进中国农村千家万户,科技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狝猴桃、大数据、生态发展:中国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秘诀》的报道,介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狝猴桃种植园,讲述了当地将大数据等新技术用于狝猴桃种植与销售,认为当地农民脱贫的秘诀在于“将科技革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文章写到,当地的狝猴桃种植园里充满现代高科技元素:监控摄像头通过5G网络传送画面,太阳能板为控制害虫的系统供电,传感器收集各种数据……修文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数据部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当地对狝猴桃种植进行高科技管理后,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果品质量显著提升,价格相应提高,果农收入增加了。文章说,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狝猴桃种植帮助修文县4163人脱贫。一名狝猴桃种植户表示,县里还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不仅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还时常组织村民培训技术,交流种植经验。在他看来,现在大家的目标是“过上更好更富足的日子”。

  德国电视一台“世界明镜”节目关注到中国农民直播带货现象。节目称,数字化已悄然缩小中国城乡差距,中国农民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新鲜农产品或地方美食,逐步过上富裕生活。报道称,抖音、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网络平台都开设了针对农民的视频直播培训课程,直播平台还提供物流服务,为农民卖货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的运输难题。节目表示,直播带货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农民不再需要外出打工,在家乡就能挣钱过上好生活。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发表题为《中国通过直播摆脱贫困》的深度报道,称互联网发展引起的消费习惯变化,给中国农村地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报道说,近年来,网络直播在中国广受欢迎,尤其是帮助贫困地区民众通过直播带货,打开了更广阔的销售市场,“互联网给中国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刊发文章说,中国通过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今年4月底,中国中西部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的复工率超过97%。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中国网民的购物清单且销量巨大,为疫情防控中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方向。文章援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称,截至6月,中国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均提升至98%。“互联网正在帮助中国贫困地区的居民销售产品、推广品牌、开拓市场、增加收入”。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里国际问题专家迪亚洛在马里《独立者报》发表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村旧貌换新颜,人民教育、卫生等得到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希腊《每日新闻报》网站报道援引希腊前外长卡特鲁加洛斯的话说,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将是“历史性成就”。

  马来西亚《星报》援引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的评论说,中国如同“一列在牢固的轨道上奔驰的火车,以惊人的速度向明确的方向快速前进”,“中国脱贫的指导原则是精准扶贫,即认真研究贫困成因,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许庆琦对中国利用科技脱贫的做法印象深刻,例如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通过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销售渠道等。

  法国杂志Entreprendre网站文章援引多组数据介绍中国脱贫攻坚成果。文章说,中国减贫成绩斐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家庭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很多贫困地区因地制宜,走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子,如开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2392亿元人民币,今年还将加大电商扶贫力度,推动贫困地区电商发展,带动贫困地区500万农民就业增收。“中国扶贫措施与时俱进、行之有效,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本报北京、马德里、布鲁塞尔、柏林、曼谷、巴黎10月28日电 记者龚鸣、姜波、方莹馨、花放、林芮、刘玲玲)

  • 相关阅读
  • 从“活得长”到“活得好”——“十三五”中国卫生健康事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从“活得长”到“活得好”——“十三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新华社记者陈芳、王琳琳   人均预期寿命增加1岁,摘掉乙肝大国帽子,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

    时间:10-29
  • 山东支持省属高校建设“双一流” 深入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中新网济南10月29日电 (赵晓 梁奔)“站在70华诞的历史节点上,学校将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打造雁阵式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打造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山...

    时间:10-29
  • 武汉坚持“人物地”同防 全力严防疫情输入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坚持“人物地”同防 全力严防疫情输入   中新网武汉10月29日电 (记者 张芹)记者从29日下午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

    时间:10-29
  • 全国扫黑办、最高法院挂牌督办的于刚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二审宣判

      中新网沈阳10月29日电 (王景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29日发布消息,依法对全国扫黑办、最高法院挂牌督办的于刚等15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据了解,今年9月12日,丹东市中...

    时间:10-29
  • 【2020·指尖城市】中科大先研院:科技人才和团队的创新“摇篮”

      中新网合肥10月28日电 (记者 张俊)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微电子……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近年来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成为安徽科技创新的一张名...

    时间:10-29
  • 弥蒙铁路首座Ⅰ级高风险隧道贯通

      弥蒙铁路首座Ⅰ级高风险隧道贯通 助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中新社开远10月29日电 (记者 刀志楠)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云南弥(勒)蒙(自)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开远隧道29日顺利贯通,较计划工期...

    时间:10-29
  • 中韩同意妥善处理双边贸易摩擦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9日称,中韩同意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妥善处理双边贸易摩擦。   中韩两国28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了中韩贸易救济合作机制第20次会议暨中韩...

    时间:10-29
  • “十三五”中国脱贫攻坚力度规模空前

      “十三五”我国脱贫攻坚力度规模空前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十三五”期间,我国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那么过去的五年,我国在脱贫攻坚上到底投入了多少钱?效...

    时间:10-29
  • 航空发展拉近西藏日喀则与内地距离

      中新社日喀则10月29日电 (江飞波)“2010年日喀则和平机场通航之初,机场周边交通不便,也没有固定航班执飞。现在机场每天都有航班起飞降落,机场还通了高速,日喀则与内地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的‘距...

    时间:10-29
  • 汪文斌:美国不要沦为犯罪分子的“避罪天堂”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李京泽)就美方近期对中国“猎狐行动”的指责以及采取的举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执法机关严格根据国际法开展对外执法合作,充分尊重外国法律和司...

    时间:10-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