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何登记住房情况?如何保护公民信息?权威部门回应人口普查热点问题

2020-11-04 21:43:43

来源:新华网

  为何登记住房情况?如何保护公民信息?如何防范诈骗?——权威部门回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题:为何登记住房情况?如何保护公民信息?如何防范诈骗?——权威部门回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热点问题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陈炜伟

  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来了。目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进入现场登记阶段,700多万普查人员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登记普查信息,整个登记工作将持续到12月10日。

  人口普查为何把住房情况纳入普查范围?如何保护普查收集的公众信息?如何辨别普查人员身份的真假?围绕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为何要填报身份证号码?

  【社会关注】这次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指标设置上大体相同,但也有变化,主要是增加了填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何要填报身份证号码?

  【权威回应】为了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在这次人口普查中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证号码。这主要是出于数据比对的目的,实现普查数据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实际上是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公众对采集身份证号码极其敏感,我们将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保密处理,普查全流程将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为何把住房纳入普查范围?

  【社会关注】此次普查登记的内容中包括“住房情况”,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首次”纳入普查范围,普查为何要登记住房情况?

  【权威回应】住房情况的登记,事实上并非“首次”纳入普查,这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规动作”。

  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同时,由于人口居住状况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为了解我国人口的总体居住情况,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有关居住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这次普查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以便更好反映当前人口的居住状况。

  如何保护普查收集的公民信息?

  【社会关注】这次普查登记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收集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会不会成为有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

  【权威回应】此次普查将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希望广大社会公众积极支持参与人口普查,主动配合、如实填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而且,我们将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任何机构、单位、个人泄露公民信息。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何防范借普查之名的诈骗行为?

  【社会关注】普查难道还要收费吗?如何辨别真假普查人员?近期,一些地方发生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名的诈骗案件,公众该如何防范?

  【权威回应】首先,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费用,千万不要轻信任何以人口普查为由,索取财物、财产、账号密码信息、短信验证码的行为。

  公众要识别真实的普查员身份。所有普查员必须佩戴证件,证件必须要有县级及县级以上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章。如果看了证件和公章还不能完全打消疑虑,建议打电话给社区或村委会工作人员来鉴别普查人员的身份。另外,人口普查不涉及任何收入调查。如果有这样的现象,也可以判断是有问题的。

  公众如何配合普查工作?

  【社会关注】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公众该如何配合这项工作?

  【权威回应】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将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同时,人口普查数据也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所以说,人口普查不仅是为国家普查,普查的结果也对每个普查对象有用。希望社会公众能够支持人口普查工作,积极配合普查员开展调查。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如实回答相关问题,不提供虚假信息,不隐瞒、伪造有关情况。

  • 相关阅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管理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王优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负责人周韬5日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集中安置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是满足搬迁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要从规范物业管理模式和内容...

    时间:11-05
  • 齐鲁漫评:“十四五”的宏伟蓝图,需要每个人努力“拼图”

      【地评线】齐鲁漫评:“十四五”的宏伟蓝图,需要每个人努力“拼图”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在接力奋斗中推进,时间则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

    时间:11-05
  • 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实现361项服务网上办理

      中新网西安11月5日电 (高铖 梅镱泷)记者5日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由陕西省公安厅建设运营的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已实现361项公安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

    时间:11-05
  • 述评 | 不一般的进博会,传递不一般的实力和信心

      2020年,对于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每个人,都意义特别。   当有些人默念“重启”,有些人感怀无奈时,在面向太平洋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却有14亿人已趟过激流险滩,开足马力,加速向前。...

    时间:11-05
  •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履职尽责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履职尽责丨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姜永斌报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列入“十四...

    时间:11-05
  • 中经评论:深化对三个“新”的认识 努力办好自己的事

      11月3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仔细阅读规划《建议》,一条主线贯通全文:新发展阶段、新发...

    时间:11-05
  •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 同步新建约3.5万个安置社区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王祖敏)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5日在北京介绍称,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约3.5万个安置社区,“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资...

    时间:11-05
  • 全国妇联举办“团结抗疫·巾帼在行动”主题图片展

      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余湛奕)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4日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团结抗疫·巾帼在行动”主题图片展开幕式暨主题画册和《疫线家书》发布活动。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王玉娥和《疫线家书...

    时间:11-05
  • 中国最北海岸6‰耐盐碱“海水稻”试种成功

      我国最北海岸6‰耐盐碱“海水稻”试种成功  近日,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双季超级稻测产破世界纪录”的消息令国人振奋,11月4日,在我国北方辽宁盘锦,又传来一条好消息: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

    时间:11-05
  •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高水平的社会建设能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昌明、生态优化提供重要支撑。人民生活品质是反映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面向“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

    时间:1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