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家长群变“压力群”“夸夸群”,到底谁之过?

2020-11-05 20:21:22

来源:新华网

  家长群变“压力群”“夸夸群”,到底谁之过?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家长群变“压力群”“夸夸群”,到底谁之过?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日前江苏某家长的一句心声,激发了很多家长的强烈共鸣。原本为帮助孩子成长、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而设置的学校家长群,演变成“压力群”“夸夸群”,到底是谁的责任?背后折射了教育领域哪些深层矛盾?

  家长吐槽:家长群压力多多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家长对家长群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四重压力上:

  ——第一重:群多、信息多、回复多、点名多,很多人觉得学校家长群比职场工作群还令人紧张。

  “每天下班打开家长群一看,未读消息至少上百条。”家住重庆市渝北区的谭悦是一位二孩妈妈。她手机里除了最常见的班级群,还有专门用来布置作业的群、各种幼儿园兴趣班群等,大大小小算下来有十多个。

  “稍不注意,重要通知就会被各种回复淹没。”贵阳市民王国良说,之前因为没及时回复,他曾被老师点名批评,于是专门将家长群置顶。另有家长表示:“家长群成了‘夺命call’。回复晚了点名,作业批错了点名,孩子考不好也点名。”

  “虽然国家要求学校减负,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小学生作业负担依然很重。相当一部分作业,学校要求家长一起陪同才能完成。要是做不好,会被老师点名或直接晒图,压力真的很大。”一位家长对记者说。

  ——第二重:除了繁重的课业内容,各种摊派的刷票任务也令家长烦不胜烦。

  一些学校参加比赛、评比,会把投票任务分派到各个班级,班主任在家长群发动家长及其亲友点赞、投票,还要求上传投票截图。

  ——第三重:在上述“刚性作业”之外,各种排名、攀比的无形压力,更令家长紧张、焦虑。

  很多家长反映,虽然教育部门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中小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但仍有一些学校老师用各种方式在群内对孩子的成绩进行比较、点评。

  山东省一所私立学校的学生家长章女士说,其实有些功课完成后在书面打卡表上体现就可以,但有些家长非要拍视频发到群里,这家孩子写了三篇功课,那家孩子就要四篇。“本来我们有自己的学习安排,现在每天打开手机一看全是这些东西,瞬间就焦虑了。”

  ——第四重:为让孩子得到老师特殊照顾,一些家长在群内对老师进行夸张的赞美、追捧,家长群成了“夸夸群”。

  受访的多名家长提到,群里老师一旦发话,就有不少家长凑趣,围着老师长篇抒发感激心情。一些家长喜欢用诗词歌赋来赞美老师,没那么“有词儿”的家长会觉得落后、别扭,还有急坏了的家长硬是找同事帮忙拼凑打油诗。

  权责界限不清、规定落实不力

  “变异”的家长群,折射出家校之间权责界限不清、相关教育规定落实不力等问题。

  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认为,造成社交平台上出现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和老师对家长群的性质未达成共识,对彼此在平台中应扮演的角色没有清晰的认知。

  专家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责任不能混淆,前者以共性教育为主,后者则应以素养、个性化培养为重。

  此外,针对家长批改作业、教师发布排名等现象,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规定,但一些地方落实不力。

  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明确规定,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但在一些地方,此类现象依然屡禁不绝。

  一些教师反映,减负政策并未有效落实,教师负担太重,不得不“甩锅”给家长。广州一所中学的老师说,老师除备课教学外,还有教研、培训、批改作业等任务,有时还有上级部门下达的其他任务;因课表容量和在校课时有限,有些任务只能靠家长帮助完成。特别在小学时期,孩子学习习惯尚在养成,需家长深度参与到家校共育中。

  也有老师表示,部分教师自身的确存在问题,不能严于律己,缺乏责任担当,在与家长沟通和家校协同过程中,方式方法也欠妥,给家长和学生带来更多压力。

  专家认为,家长群所反映的焦虑与压力,也有部分来自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欲望,令一些人有意无意加剧了家长群的攀比氛围。

  回归本源:设定规则、明确边界、切实减负

  “群要有群规。”一位家长表示,家长群方便快捷、交互性好,但要明确规则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北京市教委2019年发布通知,规定群内不得发布学生成绩、排名,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信息。要尊重学生隐私,不刷屏问候、点赞等。北京一位家长表示,目前群内老师发布通知后,家长一般都无须回复,也不会错过重要信息,感觉“很清净”。

  有专家表示,需对教师在群内沟通内容加强规范与引导,如关于孩子个人情况的沟通应尽量回避家长群,老师可选择打电话、私信或面谈等方式,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能更深入平和地了解情况,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此外,家校之间需明确哪些内容属于共育范畴,边界要清晰,不能无限制地把原本该学校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转嫁给家长,增加家长负担。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劳动教育等,可以多些家校共育的内容;学生学科类的学习应该适当减少家长的关注度,这有利于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专家表示,应进一步厘清家校共育关系,既要有效约束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权力过大的情况,也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孩子教学成长的积极性,并做好相关监督管理,促进家校更良性地互动。

  受访基层教育工作者表示,减轻老师和学生负担不应是单纯的一句话,而要真正落地。对于学校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或非教育教学任务要坚决清理,为教师和学生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此外,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有效引导学生、合理疏解教育焦虑才是长远之策。(记者舒静、郑天虹、骆飞、柯高阳)

  • 相关阅读
  •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济新方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分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

    时间:11-08
  • 各地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

      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深聚焦)   核心阅读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时间:11-08
  • 带动近五十万人就业 非遗扶贫让日子更有奔头

      带动近五十万人就业   非遗扶贫 让日子更有奔头(新数据 新看点)   学会一门手艺,全家有望脱贫致富。包括剪纸、刺绣、绘画、金属锻制、建筑营造等在内的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带动城乡就...

    时间:11-08
  • 中央统战部调研甘肃积石山定点扶贫

      中新社甘肃积石山11月7日电 (丁思 艾庆龙)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一行7日来到甘肃积石山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考察了学校、医院,以及光伏扶贫电站、良种牛繁育示范基地项目、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等扶贫产...

    时间:11-07
  • 2020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在安徽合肥举办

      中新网合肥11月7日电(记者 赵强)以“科创长三角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2020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暨第三届安徽院士创新发展论坛7日在合肥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24位院士、长三角“三省一市”科...

    时间:11-07
  •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让“互联网+医疗”惠及更多民众

      (第三届进博会)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让“互联网+医疗”惠及更多民众   中新网上海11月7日电 (记者 王庆凯)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7日在...

    时间:11-07
  • 天津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11月6日18时至7日18时,天津市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38例(中国籍117例、美国籍3例、菲律宾籍8例、法国...

    时间:11-07
  • 第1视点|习近平:进博会联通中国和世界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4日晚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

    时间:11-06
  • 第一观察|全会后首次面向全球宣示,习近平强调这个词

      同前两届一样,习近平主席11月4日晚,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这次进博会开幕正值五中全会刚刚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战略安排。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

    时间:11-06
  • 俄媒:中国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消息网11月5日报道据俄罗斯《劳动报》网站11月3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作说明时说,中国全...

    时间:1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