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考察途中的四句话,读懂习近平江苏之行

2020-11-15 10:01:3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1月12日到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贯彻落实两周多前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这次调研的重要主题。在复兴伟业启新程之时,总书记在这次考察中关注了什么、强调了什么,令世人瞩目。他在考察途中说的四句话,是读懂江苏之行的重要线索。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赴江苏考察,地跨南通、扬州两市,涉及长江和运河岸线、水利枢纽、文保单位四个考察点。

△位于南通市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位于长江南通段的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是考察的第一站。习近平在同江边休闲散步的市民交流时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现代化”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高频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建议。在南通考察时,习近平说,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他强调,要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今年4月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曾经指出,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半年后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建议鲜明体现了这一思想。此次江苏之行,总书记又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

  “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

  在今年7月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列举了中国近代以来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其中第一个是张謇。总书记当时说:“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南通博物苑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台央视记者王昭顺、王侃拍摄)

  这次考察,总书记专门来到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了解他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总书记再次为张謇点赞:“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张謇雕像(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总书记从张謇说开去,谈到了今天的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这是民国政府颁授给张謇的宝光嘉禾勋章(左)和嘉禾勋章(右),以表彰他在实业、教育等方面的救国主张和实践。(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南通大生纺织公司股票(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总书记这一番话大有深意。“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样的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需要新时代的企业家见贤思齐、起而行之。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

  江苏考察的第三站到了扬州。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扬州也是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交汇点城市。

  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在运河边,总书记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他用了这样的表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

  总书记曾经强调,“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何要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了。

  去年以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先后出台。“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包括大运河在内的国家文化公园。作为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的大运河,将成为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位于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是考察的最后一站,这里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

△俯瞰江都水利枢纽(总台央视记者徐靖炜、马敏杰拍摄)

△江都水利枢纽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在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和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就是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剂,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他强调,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统筹起来,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分别列入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江都水利枢纽展厅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沙盘展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在江都水利枢纽考察时,习近平重点谈到了这一影响深远的绿色转型。他说,要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通水,年调水规模约90亿立方米。(总台央视记者徐靖炜、马敏杰拍摄)

  品味总书记考察途中这四句话,离不开两个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而其最终落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百年大党,历经风雨,初心如磐。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郁振一

  视觉丨陈括

  编辑丨王继阳

  • 相关阅读
  • 张文宏:“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动态清零”三个能力决定是否出现新一波疫情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说,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动态清零三个能力的完善与否,将是影响中国会否出现“第二波疫情”...

    时间:11-16
  • 法治强国 渐行渐近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法治强国 渐行渐近   新华社记者陈菲、罗沙、白阳   河北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法官赵毅正通过网络开展诉前调解。“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化解矛盾,...

    时间:11-16
  • 张文宏:不可能彻底杜绝输入性疫情 关注口岸、物流做好防护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指出,中国是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之一,彻底杜绝输入性疫情是不可能的。随着物流越来越多,这种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为此,在口岸和物流等...

    时间:11-16
  • 小细节大内涵,习近平江苏之行蕴含深意

      新华网 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调研。这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后总书记的首次地方考察,也是他今年以来第13次国内考察。考察行程中,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蕴含总...

    时间:11-16
  • 张文宏:疫苗研发速度加快 科技发展增强控制疫情信心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指出,当前疫苗研发速度很快,说明人类的科技力量不断在发展,因此,他对最终控制新冠疫情有很强的信心。他同时亦提醒,对新冠病毒还要...

    时间:11-16
  • 中国焦点面对面:今冬如何“跑”赢新冠病毒?张文宏给出权威解答

      (中国焦点面对面)今冬如何“跑”赢新冠病毒?张文宏给出权威解答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今冬如何“跑”赢新冠病毒?张文宏给出权威解答   中新社记者 钱炜   眼下,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

    时间:11-16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

    时间:11-16
  • 教材浪费惊人:全国教材循环使用1年,可节约200多亿

      全国教材循环使用1年,可节约200多亿元   ➤“卖了一麻袋书,最后只能买得起一个麻袋。”“定价1000多元的书,10多元就卖给了废品站。”   ➤如果全国当年零售的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

    时间:11-16
  • 美方禁止美投资者投资部分中国企业 商务部回应

      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今日就美方禁止美国投资者对部分中国企业进行投资答记者问。发言人表示,美方罔顾事实,认定中国有关企业为军方控制企业,既缺乏依据,也不符合法...

    时间:11-16
  • 财经类院校新文科怎么建:构建大学科视野、教师是关键

      财经类院校新文科怎么建   日前,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