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跻身国家战略,有何深意?

2020-11-19 01:06:25

来源:新华网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跻身国家战略,有何深意?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跻身国家战略,有何深意?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面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这一国家战略与国家发展、个人生活有怎样的关系?“积极应对”与以往有何不同?如何满足人们进入老年期的多样化需求?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日举行的座谈会上,专家就此作出解读。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超过0至15岁人口数量,实际上进入了‘少子老龄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军说,在我国,将人口老龄化问题局限于老年人事业甚至老年人问题领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李军说,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国民储蓄率、减弱经济增长潜力,同时对应着劳动力稀缺性提高,劳动成本增加,对经济运行产生复杂的影响,关乎每个人的现在和未来。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更指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预测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到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35%,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双双达到峰值。不过,2019年至2022年人口老龄化速度较此前十年有所放缓,有利于我国做好应对的各项战略准备。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与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并列的最高层级的国家战略,使之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这是党中央科学研判我国人口老龄化新态势、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

  “积极”体现在哪儿?

  “这一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关键词是‘积极应对’。”吴玉韶说,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政策和行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整个公共政策体系都要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视角。然而,我国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律只有一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而且该法侧重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国家层面也没有专门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政法规。

  “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与亿万老年人美好养老生活新期待、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要求相比很不适应。”吴玉韶说,建立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法律法规体系,是实施这一国家战略的首要战略任务。此外,全社会还要在整合协同、全面发展、全民行动、科学精准等方面形成共识。

  他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宏大系统工程,应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内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应对、全民行动的新态势。

  “我国之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具有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思维,但缺乏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思维。”在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看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仍应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

  关注“老年期”需求

  满足老年人需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对此专家认为,首先要关注当下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未来不同时期老年人口的需求。

  “要更加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吴玉韶说,政府要在制定政策规划、保基本、兜底线、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减轻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预期的焦虑,着力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阶段养老服务重点应当聚焦在解决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上。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经济产业所副所长王莉莉认为,培育老龄消费市场,要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老龄用品供给基础上,加快本土创新,并提高老龄用品的有效供给特别是方便老年人使用的“轻技术”产品供给。同时,进一步针对人们老年期、特别是新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娱乐休闲需求与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开发市场、培育消费需求。

  老年教育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同时越来越成为人们进入老年期的重要需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老年大学的课程以休闲娱乐类为主要内容。”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社会文化所所长李晶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老年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习需求日趋多元,对于教育的种类和品质都提出更高要求。老年大学应根据本地区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加强基础学习和深入学习类课程,引导老年人进行高质量学习。

  • 相关阅读
  • 为千秋伟业夯基固本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纪实  法者,治之端也。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

    时间:11-20
  • 斯里兰卡总统:将与中方共同努力推进两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新华社科伦坡11月19日电(记者唐璐)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19日表示,斯里兰卡始终铭记中国在斯打击恐怖主义、实现国家统一、推动战后重建过程中给予的坚定支持,将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以科伦...

    时间:11-19
  • 最高法:审判执行工作已基本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最高法:审判执行工作已基本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张素 王雨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9日发布消息称,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法院审...

    时间:11-19
  •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人民日报20日评论员文章: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推进全面依...

    时间:11-19
  • 热解读|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 这个提法值得关注

      热解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历史上第一次召开全面依法治国专题工作会议,规格之高...

    时间:11-19
  • 通讯:中欧“空中丝绸之路”“飞”出新天地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19日电 通讯:中欧“空中丝绸之路”“飞”出新天地  新华社记者  “还没有从中国直购过商品吗?请点击我们的链接。”比利时“面对危机”网站日前发布特刊广告,介绍如何从中国网购...

    时间:11-19
  •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解放军报评论员: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在全党全国全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主席出席这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时间:11-19
  • 诚信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江苏淮安市,信用等级为AA级或被列入“红名单”的单位,在交通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享有充分的优惠和便利;云南省保山市交通运输局在受理从业资格考试中广泛应用信用承诺制,让诚实守信的从业者“少跑腿”...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