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包案督办利剑作用彰显

2020-11-19 01:42: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包在实处 督在要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包案督办利剑作用彰显

  新华社记者刘奕湛、熊丰

  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三年为期目标实现之年,全国已审结涉黑涉恶案件22524起,取得了重大成效。

  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案件积压迟滞有所凸显,一些地方畏难情绪有所抬头。为了破解新挑战新问题,全国扫黑办带头挂牌督办111起大案、要案、难案,全国扫黑办主任、副主任包案督办30起,引领各省级扫黑办挂牌督办1954起,市县级扫黑办挂牌督办7120起,带动全国万起涉黑涉恶案件依法加快办理,包案督办催发了强大的攻势、优势、声势。

  包案督办直指“要案”“重案”“难案”

  寒冬腊月的哈尔滨呼兰,“黑老大”于文波为了要挟政府补贴供暖费差价,让其把控的供暖企业多次中断供暖,使6000余户居民家的室内温度不足10摄氏度,导致群众数次封堵呼兰河大桥请愿。

  “对待此类群众高度关注的‘要案’,我们通过包案督办,压实责任,切实解决群众所思所盼。”全国扫黑办负责人说,包案督办是解决突出问题的关键一招,这把利剑用好了,可以起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

  于文波犯罪团伙横行哈尔滨呼兰区16年,于氏家族在坊间被称为呼兰“四大家族”之一。

  该犯罪团伙曾大量介入当地民生领域的市政项目,通过暴力胁迫、威逼利诱、贿赂公职人员等手段大搞行业垄断,肆意妄为,获取巨额非法利益。据了解,于文波已于今年8月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

  “凡是群众广泛关注的黑恶案件,都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通过扫黑除恶解决好老百姓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重点关注的大事。”全国扫黑办表示,这类案件的办理工作能不能快速有效推进,直接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各地发挥挂牌督办案件示范引领作用,办结了一批任务艰巨复杂、久攻不克的“骨头案”“钉子案”。

  陕西葛七宝涉黑案件查控涉案财产价值6亿多元,财产甄别任务繁重;河南“梁氏兄弟”涉黑组织盘踞三门峡市20余年,“关系网”“利益网”盘根错节。通过包案督办,把准方向、突破阻力,确保案件办成铁案。

  包案督办广开思路、关注重点、创新举措

  针对涉黑涉恶案件大多在市县办理,有地方办案能力不足的问题,包案督办组推动各地在省级层面集中精锐力量攻坚,打好歼灭战。

  北京市密云区高福新涉恶团伙主犯及其他2名重要团伙成员一度逃脱,抓捕归案后仍拒不配合,案件陷入瓶颈。

  对这一案件实行包案督办后,北京市政法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精干力量同步上案,查清了高福新侵吞3亿元国有、集体资产的事实,涉高福新案两名正局级“保护伞”落马,立案查处涉案公职人员比包案前增加了6倍。通过包案督办,高福新从归案后拒不配合,到开庭前认罪认罚,案件已于11月6日一审宣判。

  越是艰难越要全力攻克,包案督办指导办案单位全力“打伞破网”,以包案督办的威力清除办案的阻力。

  既当“保护伞”,又当“黑老大”,河南“梁氏兄弟”案里,梁宝民和其兄弟梁宝成结为“伞黑联盟”,其涉黑组织已盘踞三门峡市20余年,利用家族势力控制当地采矿等多个行业。

  据全国扫黑办介绍,因为主犯梁宝民曾长期在当地公安机关任职,“关系网”“利益链”盘根错节,导致案件一度“揭不开盖子”,这也是案件最大的难点。

  今年4月,全国扫黑办将“梁氏兄弟”案列入督办案件,并由一名副主任包案督办,为的就是“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包案组多次赴河南开展工作,实地督办案件,推动解决难点问题,并持续关注案件进展,定期组织会商研讨,以多种形式督促有关地方端正态度、督促办案单位加快进度。

  目前办案机关已移送“保护伞”线索59条,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45人,其中不乏厅级干部、处级干部。

  包案督办催发强大“攻势”“优势”“声势”

  自今年4月全国扫黑办领导包案督办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截至10月31日,30起案件中,已判决生效7起,尚在审查起诉阶段2起,正在审理10起,一审宣判11起。

  包案督办后,30起案件新抓获犯罪嫌疑人386人,新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28亿余元,新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263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包案督办打出了逐个围歼的决战攻势,推动各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将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7月、10月,全国扫黑办分两轮派出特派督导组,分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导,带动全国各省(区、市)省级领导包案305起、地市级领导包案1700余起。

  包案督办发挥了标杆示范的引领优势,加快推动存量案件依法办结。今年初确定的“六清”目标任务,已完成95%以上。

  包案督办形成了震慑犯罪的浩大声势。全国扫黑办每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已发布督办案件24起,产生了强大的震慑效应。

  “目前,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起案件中,已判决生效44起,尚在侦查阶段1起,审查起诉阶段3起,正在审理40起,一审宣判23起。”全国扫黑办表示,对未办结的挂牌督办案件,全国扫黑办将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 相关阅读
  • 为千秋伟业夯基固本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纪实  法者,治之端也。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

    时间:11-20
  • 思力: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会议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

    时间:11-19
  • 斯里兰卡总统:将与中方共同努力推进两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新华社科伦坡11月19日电(记者唐璐)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19日表示,斯里兰卡始终铭记中国在斯打击恐怖主义、实现国家统一、推动战后重建过程中给予的坚定支持,将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以科伦...

    时间:11-19
  • 国际锐评丨风高浪急时,“五个坚持”把准金砖航向

      “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我们更要把准方向,掌握好节奏……”17日晚,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发表视频讲话,就金砖国家抗击疫情、推进合作,提出“五个坚持”...

    时间:11-19
  • 最高法:审判执行工作已基本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最高法:审判执行工作已基本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张素 王雨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9日发布消息称,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法院审...

    时间:11-19
  •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人民日报20日评论员文章: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推进全面依...

    时间:11-19
  • 热解读|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 这个提法值得关注

      热解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历史上第一次召开全面依法治国专题工作会议,规格之高...

    时间:11-19
  • 通讯:中欧“空中丝绸之路”“飞”出新天地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19日电 通讯:中欧“空中丝绸之路”“飞”出新天地  新华社记者  “还没有从中国直购过商品吗?请点击我们的链接。”比利时“面对危机”网站日前发布特刊广告,介绍如何从中国网购...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