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20-11-19 04:42: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十三五·中国印象(11))

  每天早晨8∶00,75岁市民王汝春都会站在自家阳台,面向西拍摄一张照片。自2014年初至今,风雨无阻。他所拍下的2000多张照片,成为记录石家庄空气质量变化的一面镜子。

  “从2014年追踪到现在,我总的感觉是污染的天数越来越少,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蓝天白云也越来越多。”王汝春将自己拍摄的这些照片制作成空气质量变化柱状图,灰蓝错落的照片,直观地呈现出石家庄的污染天气和优良天气数量。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始终处在蓝天保卫战的前线。2013年,北京启动监测PM2.5,“十三五”期间,北京全力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58微克/立方米;2018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2019年,这一数字进一步降低到42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9月,北京累计优良天数197天,同比增加32天。

  过去,中国的大型城市和工业城市饱受空气污染困扰。被龙泉山和龙门山包夹的四川成都,工业门类齐全,人口增长迅速,污染物排放压力巨大,空气流通条件却不佳;甘肃兰州也面临相似的处境,炼化产业发达,地理上依黄河河谷而生。它们的空气污染治理面临重重困难。

  2013年,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治理大气污染的行动在全国各地有序开展。2018年,国务院颁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经过几年的治理,如今,成都市民有机会在市区见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兰州蓝”则成了兰州的招牌。在全国各地,人们“抬头可见蓝天”的日子越来越多。

  今年7月,广东江门的摄影爱好者吴兆民在大雁山景区纪元塔观景台拍摄到了50多公里之外的广州“小蛮腰”。照片中,珠三角平原一马平川,视角尽头可看到“小蛮腰”和珠江新城东、西“双子塔”的轮廓。“能拍到五六十公里外,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越来越多的城市晒出自己的“靓照”。“十三五”以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21.7%,重污染天数由平均10天下降到6天。日前,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我国大气环境治理体系的日趋完善、大气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大幅提升。”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环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说。

  蓝天的日益增多,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2013年冬季,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三庙社区顺河二巷居民刘翠英一家,正式告别了燃煤取暖,享受“电采暖”。通过改电、改气等方式替代燃煤,是我国北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河北省煤改电、煤改气工程的覆盖人数突破759万户,北京市的煤改电用户数突破123万户,天津市的煤改电用户数突破40万户。

  细心的成都市民黄志千发现身边的改变越来越多:道路上行驶的黄标车、老旧汽车淘汰得更快了,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像他一样选择骑共享单车、乘地铁、公交的人越来越多了。黄志千说:“每个人都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将是惊人的。”

尹 婕

尹 婕

  • 相关阅读
  • 为千秋伟业夯基固本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纪实  法者,治之端也。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

    时间:11-20
  • 海外网评:向世界展示法治中国新形象

      摘要:打造法治中国的亮丽名片,将推动中国与世界开展良性互动,为全球治理分享更多中国智慧。  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

    时间:11-19
  • 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

      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经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大幅降低行业准...

    时间:11-19
  • 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时间:11-19
  • 思力: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会议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

    时间:11-19
  • 斯里兰卡总统:将与中方共同努力推进两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新华社科伦坡11月19日电(记者唐璐)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19日表示,斯里兰卡始终铭记中国在斯打击恐怖主义、实现国家统一、推动战后重建过程中给予的坚定支持,将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以科伦...

    时间:11-19
  • 新华社评论员:共创共享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未来

      新华社评论员:共创共享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未来——论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主旨演讲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题:共创共享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未来——论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

    时间:11-19
  • 新华时评:耕地主要是种粮食的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耕地主要是种粮食的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要求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

    时间:11-19
  • 央视财经评论丨用亚洲智慧破解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难题

      刚刚签订的RCEP在全球经济领域激起千层浪,人们关注分析它对未来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协定推动东亚和亚太区域各国进一步密切合作,创造区域经济新的繁荣。同时,表明当前和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

    时间:11-19
  • 国际锐评丨风高浪急时,“五个坚持”把准金砖航向

      “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我们更要把准方向,掌握好节奏……”17日晚,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发表视频讲话,就金砖国家抗击疫情、推进合作,提出“五个坚持”...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