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三个与船相关的比喻读懂习近平“云外交”讲话

2020-11-23 12:05:06

来源:央视网

  热解读|从三个与船相关的比喻读懂习近平“云外交”讲话

  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到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再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一周以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多场重磅多边外交活动,全面阐述中国主张,并就加强合作提出倡议。中国的“云外交”备受瞩目。

  在这几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多次运用与船相关的比喻,其中蕴含着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共同应对挑战的方案举措和事关未来全球发展的大国智慧。

  ——“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

  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用“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这一比喻形象表达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现实。

  这不禁让人想起两年前的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一幕。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太平洋探索者号”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以景喻事:“我们同在一条船上,一起谋划发展合作,具有特别的意义”,要“握稳舵盘、把准航向、齐力划桨、乘风破浪”。

  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仍在扩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剧了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深刻指出。

  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还进一步阐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无论是赢得全球抗疫最终胜利,还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危机考验。

  ——“各国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以“同舟共济”作喻:“各国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弘扬伙伴精神,密切政策沟通和协调,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争取尽早战胜疫情,努力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此前,习近平主席也曾多次以“同舟共济”表达团结合作主张。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合作应对挑战是国际社会唯一选择。

  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的诞生便是对“同舟共济”最好的诠释。

  2008年,一个名为“次级房贷债券”的金融衍生产品,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并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全球主要股市一片惨淡,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11月21日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说:“国际社会都很关心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也很关注二十国集团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我们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合作,坚持与时俱进。”

  今年,是全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之年,对亚太经合组织来说,也是特殊的一年:茂物目标即将到期,亚太发展来到新的十字路口。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中引用马来西亚的一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令人感慨良多。

  困局之难,也是破局之机。

  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我们要以开启亚太经合组织2020年后的合作愿景为新起点,开启亚太合作新阶段,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从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只要我们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相互成就、互利共赢,就一定能战胜艰难险阻,推动人类社会继续前进。

  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正如习近平主席引用的那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相关阅读
  • 3年内10余省份“叫停”家长批改作业 能否给家长减负

      ● 从2018年至今,已有辽宁、浙江、海南、河北、广东、山东、贵州等10多个省份的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的做法,有的地方还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时间:11-24
  • “长五”送“嫦五” 这位嫦娥“五姑娘”不一般

      中新网文昌11月24日电 题:“长五”送“嫦五” 这位嫦娥“五姑娘”不一般   作者 庞丹 郭超凯   11月24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随着...

    时间:11-24
  •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中新网文昌11月24日电(郭超凯 叶雨恬)北京时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中...

    时间:11-24
  • 邻沪地区交通一体化范本来了!嘉闵线北延意义为何?

      邻沪地区交通一体化范本来了!沪苏首条跨省市域铁路敲定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同城化出行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邻沪长三角城市正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近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

    时间:11-24
  • 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中新网文昌11月24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完) 发射瞬间。李迪克 摄 发射瞬间。骆...

    时间:11-24
  • 数字经济被视为全球经济复苏新引擎

      数字经济被视为全球经济复苏新引擎   科技日报乌镇11月23日电 (桂楷东 记者江耘 崔爽)“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速全球经济向数字化过渡,数字经济可能成为对冲疫情冲击、重塑经济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

    时间:11-24
  • 北斗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获“北斗奖”

      北斗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获“北斗奖”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3日电 (杨欣 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获悉,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23日在成都召开。北斗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中国航...

    时间:11-24
  • 重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发布

      重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发布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支撑科技创新成效更加显著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刘垠)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再迎年度大考!11月23日,科技...

    时间:11-24
  • 互联网大赛特设“数字抗疫”专题赛

      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开幕互联网大赛特设“数字抗疫”专题赛   11月23日上午,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乌镇开幕...

    时间:11-24
  • 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标志性胜利

      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标志性胜利   ■ 社论   在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脱贫攻坚目标如期达成实属不易,这也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时间:1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