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猪头污染肘子,新冠病毒冷链传播咋防不胜防

2020-11-26 05:54:50

来源:科技日报

  猪头污染肘子,新冠病毒冷链传播咋防不胜防

  11月24日两大新冠感染源头“案件告破”的新闻刷屏。其中,北美猪头污染了德国肘子的感染路径最为匪夷所思,猪头因为运送不稳的一个“贴地翻滚”,就让捡拾的货运司机“中招”。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那么,冷链要怎么消毒才保险?检测阳性的产品如果不慎流落市场会不会带来公众的感染风险?冷链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针对公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冷链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关情况。

  冷链成“载体”,携带病毒入境

  在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提醒,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进口物体的表面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对于公众而言,面对最严峻的形势,往往是最简洁的方法最有效——守好身边的“最后一道门”。

  “个人接触到这些冷链食品,可以通过消毒来预防可能存在的接触性传播。”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强调,接触后马上洗手、并对可能接触到的冷冻食品里用的炊具等及时清洗、消毒,可以阻断病毒跨过“最后一道门”。

  冷链咋消毒才可靠?

  冷链食品从进入国门开始就有相关的规范进行标准化的消毒。

  在口岸环节,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海关总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8日印发的《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11月9日印发了《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实施方案》,就口岸环节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包括明确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业流程、消毒技术规范及配套监管措施。

  在生产经营环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对于低温冷链食品包装表面在常温情况下的消毒给出技术性指导。

  在追查环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介绍,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信息通报后,第一时间组织对核酸检测阳性食品同批次产品开展全面排查,督促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下架停售、专区封存相关食品,查清涉疫食品来源、去向、库存及相关数量,并严格按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食品处置指南》规定进行处置,及时向相关省份通报涉疫食品的流向信息。

  “我们还组织研发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实时对接各地追溯系统,快速确定产品流通路径和影响范围,并正在逐步实现全链条信息化追溯。”陈谞说。

  因此,检测阳性的产品在信息化手段的加持下会迅速被溯源,并组织对贮存场所、生产加工设备等实施清洁消毒。

  冷链环节消毒仍有待解难题

  “对低温冷库里面的食品表面进行消毒,相关的技术方法还在加紧研究。”张流波说,低温影响消毒效果,冷链消毒是新问题。

  由于在低温情况下,常规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显著下降,常见的消毒方法会失效。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张流波解释,第一,要安全有效,有效与否需要试验验证、给出实验室数据,并确定具体温度区间。在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的方法中,目前看后者容易实现,前者难实现。化学方法,例如消毒剂熏蒸,通过把气雾化使得消毒剂充满空间,这种方法比较难,容易凝结,会使得消毒剂一接触到冰冷的食品就变成液体了,消毒剂“钻”不进去,难以实现消毒。再比如喷雾方法对冷冻食品包装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只要消毒剂冰点稍低,碰到冷链食品不结冰就可以使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冷链食品可以食用,但要注意这几点

  “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李宁说,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密切接触来传播,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从流行病学溯源分析来看,感染人群是特定环境下反复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的高风险人群,比如搬运工等。

  冷链食品可以食用,但专家认为需要在具体加工烹调过程中就是牢记食品安全“五要点”,即保持清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我们现在对冷冻食品包装的表面进行消毒处理,经过消毒后消费者再接触这些表面也是安全的了。”张流波说,当然有几点还要注意:第一,如果买的不是正规渠道,而是一些海淘产品,这些食品包装表面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做好自己的防护。第二,接触这些食品以后做好手卫生。第三,疫情期间最好吃熟食。第四,处理食品时要防止飞溅,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第五,处理完以后,要对环境、表面做必要的清洁、消毒处理。

  • 相关阅读
  • 中央宣传部等表彰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周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做好基层文化工作,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开展第...

    时间:11-26
  • 李克强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11月30日在北京应邀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此次会议由印度...

    时间:11-26
  • 第九期钱学森论坛聚焦“祖国的明天” 与会者建言航天体验式教育

      中新网郑州11月26日电 (王登)第九期钱学森论坛深度会议以“一切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主题,多位来自航天、教育、军队的专家聚焦基础教育进行研讨。与会者表示,要践行钱学森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具有“保持...

    时间:11-26
  • 陕西在黄土高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5.5万平方公里

      新华社西安11月26日电(记者刘彤)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26日在西安表示,多年来,通过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陕西在黄土高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达5.5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果明显。  魏小...

    时间:11-26
  • 中国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

      我国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目前抽检阳性主要集中于外包装,阳性率万分之零点四八  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  冬季海陆空等运输温度视同冷链,要加强防护...

    时间:11-26
  •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11-26
  • 总书记一贯倡导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

    时间:11-26
  • 云南弥(勒)蒙(自)铁路最长Ⅰ级高风险隧道贯通

      中新网昆明11月26日电(杨涛 王一翔)经过最后一次爆破施工,由中铁十七局承建的云南弥(勒)蒙(自)铁路白沙坡隧道26日贯通。该隧道是弥蒙铁路最长的Ⅰ级高风险隧道,标志着弥蒙铁路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时间:11-26
  • 让劳模精神在新时代成风化人

      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进...

    时间:11-26
  • 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论)  公安部数据显示,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成为“十三五”期间户...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