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海关在口岸对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3万多吨

2020-11-26 04:33:35

来源:新京报

  近30天我国新增本土病例98例,疫情传播“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扩展到集装箱海关在口岸对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3万多吨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海关部门口岸环节对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3万多吨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昨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举行。据介绍,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措施和技术指南,部署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货物源头管控、生产经营过程防控和从业人员防护等。

  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扩展到集装箱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计超过5890万人感染,近30天全球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0万例。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国家不断增多,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

  米锋介绍,近30天,我国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数病例来自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米锋表示,将继续坚持“人”“物”同防,强化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措施和技术指南,部署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货物源头管控、生产经营过程防控和从业人员防护等。

  进口冷链食品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表示,近期天津、山东等9省份相继报出与进口冷链食品相关的疫情情况,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开展全面排查,督促相关经营者立即下架封存,严格按照规定处置,及时向相关省份通报涉疫食品的流向信息。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改善卫生条件,严格进货查验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进口冷链食品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进口冷链食品时还要出具相关单位出具的“业经消毒”等证明,无证明的不得加工、销售。

  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对进口冷链食品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健康上岗要求,指导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等传染风险高的人员做好健康防护。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为了切实加强常态化防控工作,海关总署于11月9日印发了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环节消毒实施方案,包括明确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业流程及配套措施。海关部门负责按规定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新冠病毒的监测、检测等工作。到11月24日24时,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160万件,重量3万多吨,包括被抽中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集装箱、空运托盘等。下一步,海关将积极配合相关各方做好后续工作,确保冷链食品安全。

  关注1

  低温冷库食品包装消毒技术正在研究中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并没有发现直接食用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关于冷链食品消毒的问题,张流波说,从近段时间发现冷链食品包装跟疫情有比较大的关联后就发布了相关技术指南。指南对于在常温情况下对冷链食品包装的表面消毒是完全没问题的。“对于低温冷库里如何消毒,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希望尽快出结果。”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吗?张流波表示,到现在为止,与低温冷冻食品相关的主要是流通环节,并没有发现因为食用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家都不会因噎废食。起码目前风险是比较低的。”张流波表示,目前已对冷链食品包装的表面进行消毒处理。经过消毒后,我们再接触冷链食品应该是安全的。所以不要过于紧张。

  “如果你买的不是正规渠道,而是海淘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表面一定要消毒处理,做好防护。”张流波说,接触了这些产品,要洗手并做好卫生防护。同时,在疫情期间,最好吃熟食。处理这些食品的时候还要注意飞溅,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处理完后,还要对环境做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关注2

  通过加强检测等防止病毒通过物流入境

  昨日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进入冬季,无论是空运、陆运、海运,由于环境温度和冷链的环境是一样的,这也要求我们对防控有新的认识。对于物品和集装箱入关,加强检测,减少受污染的食品进入国内。加强环境和人员检测,一旦有环境污染和人的感染,就能及时发现,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中。吴尊友表示,这一系列的举措对于防止新冠病毒以国际物流为载体传入中国起到了较好的防控作用。

  吴尊友指出,进入冬季以后,全球疫情形势不乐观。全球面临着大考,中国也面临着大考。接下来又是春节的人员大流动,只要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就不会发生重大疫情。总结过去11个月的经验来说,我们有信心防止疫情卷土重来,防止出现2020年初的严重疫情。做到这些要把科学防控措施综合应用,概括起来就是: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集中发力、突出重点,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 相关阅读
  • 中国学者首提现代化度量衡 明确现代化指标评价标准体系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继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之后,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最新又提出现代化的度量衡概念,明确现代化...

    时间:11-26
  • 四川成都: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探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

      中新网成都11月26日电 (记者 刘忠俊)第六届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论坛26日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吸引了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00余家政府机构、科研...

    时间:11-26
  •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坚受贿案一审开庭

      新华社厦门11月26日电 2020年11月26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坚受贿一案。  厦门市人民检察院指控:1995年至2019年,被告人张坚利用担任湖北省监狱管...

    时间:11-26
  • 2020警博会展示警用装备新发展 无人机管控智慧安防受关注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第十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26日在北京落下帷幕。这场为期4天的大会集中展示了国内外警用装备最新发展,其中,城市级无人机管控智慧安防颇受关注。   大会期间,...

    时间:11-26
  • 各地医保局将排查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

      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26日表示,为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国家医保局正组织各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服务事项进行摸底排查,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同时,指导地方...

    时间:11-26
  • 中国首个位于东盟的离岸创新孵化示范载体——中泰东盟创新港揭幕

      (聚焦东博会)中国首个位于东盟的离岸创新孵化示范载体——中泰东盟创新港揭幕   中新社南宁11月26日电 (记者 杨陈)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曼谷创新中心(以下简称“CATTC曼谷创新中心”)、中泰东盟创...

    时间:11-26
  • 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忻鑫的一天:我的工作就是还原案件真相

      新华社天津11月26日电 题:我的工作就是还原案件真相——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忻鑫的一天  新华社记者李鲲、孙凡越  25日8时40分,天津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三支队九大队大队长张忻鑫,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声...

    时间:11-26
  • 进口冷链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问冷链食品安全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题:进口冷链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问冷链食品安全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沐铁城、栗雅婷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

    时间:11-26
  • 国家文物局与北大共建“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大学26日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库服务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共同建设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中国...

    时间:11-26
  • 青海:投资3.69亿元为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提供资金保障

      中新网西宁11月26日电 (李江宁)26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获悉,为确保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各项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自2017年试点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紧紧围绕《祁连山...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