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嫦娥五号到底经历多少挑战?怎样月面采样?

2020-12-01 07:36:5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嫦娥五号到底经历多少挑战?怎样月面采样?独家专访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嫦娥五号已经安全抵达轨道,探测器组合体完成分离,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这一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要进行的是我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的最后一步。当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号到底要经历多少挑战?在中国探月历程当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总台央视记者独家专访了探月工程规划制定者之一、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栾恩杰院士。

  我们当时确定的绕落回的三步走,是在论证阶段,有的还是在启动之后才规划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恩杰:论证的时候。当时我脑子里的目标全是工程上的目标,比如说我的运载能力,我的轨道测控能力要到月球,我这个飞行器被月球捕获的能力,在我脑子里面比较重,但是这个完成以后,你科学目标是什么样子的,就不知道。

  怎么确定绕落回三步走,到底怎么完成这个目标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恩杰:当时我回答不了,我是个工程师,我并不能准确地回答我去干什么。当时在提出总体规划的时候,科学院同志提出来,不但要我们做这样一个探测,希望我们还要做基础的就地探测,然后最好能像美国那样派宇航员拿回了很多东西,俄罗斯是送到月球,带回来一些东西。就提出这样三个目标,能不能达到?就是所谓的环绕性探测,然后接触性的就地的探测,再能够拿回来东西,在地面进行研究。

  嫦娥五号也被称为是中国航天史上最难的一项工程,您觉得难在哪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恩杰:我们去首先一定要被月球能够捕获到,怎么在月球的引力场把它收拢下去,所以一定要做刹车的减速工作,这个能力就不是我们过去嫦娥三号火箭的能力能完成的,因为我们这次去的送的嫦娥五号重8吨多。

  到达月球轨道之后,嫦娥五号在月球降落的位置是它全新的尝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恩杰:我们有些机制装置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想不到的东西被卡住。因为月面的状况,我个人担心的是我们并不很清晰,我们真正落月的地面状况,周围的环境是不是很平坦?是不是没有其他的障碍。

  着陆器降落后,开始样品采集,这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恩杰:着陆以后我就开始取样了,我们有个手去铲,我们月球的钻取机构,这是我们国家头一次设计,我形容成哈尔滨香肠。就在钻的时候,他要把钻取的芯、岩芯的部分要装到一个包裹,这个包裹是一个长的,所以像个香肠一样,要把它紧密的包裹好,封装好。

  因为这些土壤不能在转移到地球的时候被地球污染了,因为地球环境和月球环境是不一样的,有些物质一定要在非常洁净的环境下,保持住我们取得这样这点东西。所以我们有落月器,把这些东西转到我的上升器里,样品密封好,交给我们轨道器这样一些机械装置,都要在我的上升器内完成。

  完成采样之后,嫦娥五号上升器要在月球进行起飞发射,在月球轨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进行交会对接,将月球样本转移至返回器里,然后返回地球。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恩杰:能去月球的国家也不少,包括亚洲(的)日本、印度都去过,但是从月亮回来,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台阶。我们国家就列入到了可以从月球取样返回第三个国家。

  其实从2004年您担任中国探月工程的总指挥,到现在应该是16年了,那么嫦娥工程在您的心目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恩杰:我觉得这十几年看着它成长,一步一步进步,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年轻,这是我最欣慰的。现在的嫦娥队伍,就34岁的人都成长起来了。你说你什么最高兴的?是后续有人。

  16年过去了,您觉得您当时的设想都实现了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栾恩杰:我说过一句话就是我们成功后,待到四子王旗会,工程大计好收官。16年,完成了三期的目标,使我们国家进入到了能够从月球返回深空探测的一个先进的国家的行列。

  总台央视记者丨崔霞 李厦

  • 相关阅读
  • 中方将派团参加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委会政治总司长级会议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2月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证实,中方将派团参加将于12月16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委会政治总司长级会议。   谈及这场会议的...

    时间:12-01
  • 国家林草局:“十三五”期间森林旅游游客量达60亿人次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丁亦鑫)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生态扶贫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闻发言人、宣传中心主任黄采艺表示,“十三五”期间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60亿人次,平均每年游客量15亿人...

    时间:12-01
  • 中国热科院估算海南岛橡胶林合计碳储量为2700万吨

      中新网海口12月1日电 (田婉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1日介绍,该所热带林业生态课题组陈帮干、吴志祥等在橡胶林生物量(碳储量)遥感估算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采用与生物量密切相关的树龄和多源遥...

    时间:12-01
  • 全国人大机关定点扶贫内蒙古“两旗” 助力当地脱贫摘帽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梁晓辉)记者1日从“讲好人大扶贫故事”集体采访中获悉,自2016年全国人大机关对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察右前旗进行定点扶贫以来,“两旗”贫困发生率在2019年大幅下降至0.0...

    时间:12-01
  • 深化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北京市药监局成立5个直属分局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林苗苗)记者从北京市药监局获悉,12月1日起,北京市药监局刚刚挂牌成立的5个直属分局正式履职。   据悉,5个直属分局负责辖区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生产监管,以及药品...

    时间:12-01
  • 嫦娥五号计划于12月1日择机软着陆于月球正面预选区域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消息,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于2020年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目前已完成两次轨道修正,两次近月制动,11月30日完成轨返组合体与着上组合体...

    时间:12-01
  • 植被研究印证云南“最古老的河”是元江

      中新网昆明12月1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植物多样性研究组朱华研究员等在分析元江、怒江、金沙江等深切干热河谷的植物区系组成及起源与演化时有惊人发现,研...

    时间:12-01
  • 中央批准:黄强同志任四川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宣布中共中央关于四川省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 中央批准:黄强同志任四川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四川在线消息 近日,中共中央批准:黄强同志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常委、副书...

    时间:12-01
  • 广东东莞对口帮扶云南昭通脱贫攻坚纪实

      数据线联通山海 红苹果香飘两城   ——广东东莞对口帮扶云南昭通脱贫攻坚纪实  【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  “从南海之滨到磅礴乌蒙,珠江奔腾山海相拥,东西协作莞昭情谊绵……”这是广东省东...

    时间:12-01
  • 民进十四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开幕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邢利宇)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日在北京开幕。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审议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四届中央...

    时间:1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