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黑龙江绥芬河边境管理大队:因为热爱 苦也甘甜

2020-12-03 14:45:28

来源:人民日报

  扎根山林、日夜巡护,黑龙江绥芬河边境管理大队——

  因为热爱 苦也甘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核心阅读

  14公里的巡逻路,走一趟下来要10多个小时,黑龙江绥芬河边境管理大队民警日夜守护着边境平安。这支年轻队伍不仅有苦中作乐的乐观,更有着沉甸甸的赤诚与热爱。

  铁路穿城而过,这里是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黑龙江绥芬河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绥芬河拥有边境线27公里。

  常年驻守在这里的,是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警察队伍——绥芬河边境管理大队。“边境通道全部定点值守、重点区域全程动态巡防、村屯社区全覆盖走访”,他们扎根山林,戍边巡逻,服务群众,日夜守护着边境平安。

  蹲 点

  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里,一待就是5个多小时

  “呦!瞅这体格,果然不是一般人!”见到民警肖志彬和刘志身材魁梧,记者赞道。肖志彬说:“要干这活儿,真就得靠我们这体格。”

  时间回到2月初,大队收到一个特大越境走私案线索,这类案件破坏生态平衡,也给防疫工作带来风险。打击防范此类犯罪,成了民警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分析监控,走访摸排……很快,肖志彬和刘志就锁定一处仓库。早晨5点半之前,他们身着便服,蹲在落满积雪的草丛低洼处,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一待就是5个多小时。挂满冰霜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紧盯远处的疑似走私货品仓库。那一个多月,他俩的车是“更衣室”,也是“休息室”。

  “棉服套着羽绒服,也扛不过20分钟。”“可不!一冷就想吃东西。”“热乎的泡面,就着面包火腿肠下肚,立马不冷了!”“但可不敢走神儿,人赃俱获重在‘人’,机会转瞬即逝。”

  采访中,肖志彬和刘志你一言我一语,聊得愉快。可那时候,他俩夜里盯梢,每晚在车里睡不到5个小时,早晨还要换回警服,准时出现在执勤点,参与防疫工作。5月26日,这起特大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案在绥芬河告破,查获疑似羚羊角200根、疑似虎骨209块,案值约1800万元。

  “办案期间正遭遇疫情,逮空儿回家瞧瞧,隔着窗户栅栏,五六米的距离,就是不敢进去。”说到自己4岁的闺女,肖志彬难免动容,“她就一直喊着爸爸,问我为啥不进屋……”

  “但别说,他这算幸运的,家住一楼。”刘志插一句,“队里那些住高层的,可老考验视力了!”他这么一说,周围的民警都被逗乐了。

  “干我们这行有回甘,为人民服务,苦些也值得。”副队长黄修文说,年轻的队伍中不仅有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更有沉甸甸的赤诚与热爱。

  巡 边

  14公里的巡逻路线,走一趟要10多个小时,摔跤是常事儿

  沿着蜿蜒山路,穿过丛林,执勤岗亭里笔挺的两抹深蓝,是民警吴迪和护边员顾行顶,今年65岁的顾行顶是“80后”吴迪的搭档。

  吴迪负责的片区至关重要:通往中俄边境线的两条要道在此交汇。

  “您去边境线做什么?”“做啥?种地呗!”“看你脸生啊,开个小面包车种地?后备箱开一下!”——顾行顶从小在绥芬河长大,陌生面孔一眼便知。几个月前,他协助民警抓获了一名违法捕捉50多只野生林蛙的犯罪嫌疑人。

  “任务重时,他总能帮上忙。”吴迪说,像这样由当地群众担任的护边员,在绥芬河有54名,他们是边防民警的好帮手。

  边境线上,一些小道十分隐蔽。吴迪一边走,一边瞪大眼睛四处观察:防护网的破洞、草丛中捕猎用的钢丝套,都难逃他的视线。

  为了严防偷越,高强度密集巡边是最有效的“笨法子”。山路崎岖不平,14公里的巡逻路线,走一趟下来要10多个小时,摔跤更是常事儿。“一开始不习惯,趾甲都磕掉了。”那些惊慌失措的第一次,吴迪现在回忆起来轻描淡写:第一次碰见草蛇、第一次被草爬子(蜱虫)咬、第一次遭遇野蜂……

  晚上9点,吴迪所在的岗亭,已是地面上的唯一光亮。他喜欢抬头仰望,星河璀璨,尽收眼底,“我不算什么,成千上万的边防警察,铸就了边境线上的钢铁长城。”

  出 警

  “急事有速度,小事有温度,问题解决了,群众念着咱的好”

  今年夏天,黑龙江3次遭遇台风,针对几处汛情易发地,民警毛焱军和同事们迅速开展排查。

  路过一处村庄时,毛焱军下车查看,“好家伙!水流都快没过膝盖了。”

  顺着水流,毛焱军和五六个民警冲进村子。所幸,10多户村民暂时还没有生命风险。“快!你们疏散群众!”赶到现场的建设派出所所长刘俭经验十足,“我再联系几台钩机!拦堵水道!”

  10多分钟后,第一台钩机到场,不到半小时,险情基本消除。其间,有车被困,民警们就高喊“一二、一二”合力推;见人滑倒,民警们就拉手成排,上前施救。

  洪流止住时,毛焱军已是满腿污泥,全身湿透。毛焱军说,他离开湖北老家,在黑龙江工作已有20年。这期间,他接受过各种任务:寻找离家出走的中考考生,抢救开车翻入山沟的伤员,劝说酒后斗殴的年轻人……

  “危险是有的,但习惯了,处理起来就专业了。”毛焱军说。他们还会进社区、村屯,主动宣讲政策,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向群众汇报工作”活动自去年开展以来,绥芬河边境管理大队各边境派出所走访一线群众252户516人,征求建议38条,完善工作措施22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8项。

  “急事有速度,小事有温度,问题解决了,群众念着咱的好!”望着墙上的一面面锦旗,毛焱军十分欣慰,“服务群众,是一种荣誉。”

  • 相关阅读
  • 第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如何闪耀月球?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面起飞,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中国航天科工国旗展示系统设计团队开展技术研...

    时间:12-03
  • 嫦娥五号上升器进入预定轨道 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郭超凯 李晨)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时间:12-03
  • 广西柳州与世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 共商后疫情时代发展

      中新网柳州12月3日(林馨)3日,来自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代表通过线上模式参与国际城镇合作项目第四次全球大会。广西柳州市作为中国代表城市之一,分享应对新冠疫情的经验、商讨后疫情时代发展。...

    时间:12-03
  • 专家学者聚焦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 关注数字货币健康发展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陈静)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的“交卷”之年。金融法制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   3日举行的“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的优化”研...

    时间:12-03
  • 提供技术支撑 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挂牌成立

      中新网南昌12月3日电 (青山)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3日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主要承担环境实时监测、环境调查评价、环境应急预警等职责,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方面介绍...

    时间:12-03
  • 习近平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20年会议致辞祝贺委员会成立20周年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20年会议12月3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向会议致辞,祝贺顾问委员会成立20周年。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给世...

    时间:12-03
  • 【“十三五”,我们这五年】山乡巨变:出门水泥路 抬脚公交车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三五”期间,我国加速乡村公路建设和公交班车运营。一辆辆便民的公交车开进村里,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乡亲们“出门水泥路,抬脚公交车”的梦想成为了现...

    时间:12-03
  •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2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介绍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易地扶...

    时间:12-03
  • 检察开放日设立10年 最高检请第三方评估检务公开情况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张素)3日在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七次检察开放日这天,一份由第三方出具的报告称,检察机关的检务公开平台建设基本都已完成。报告亦指出,检察业务数据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尚...

    时间:12-03
  • 最高法向全国法院发通知:坚决杜绝年底不立案

      中国最高法向全国法院发通知:坚决杜绝年底不立案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3日向全国法院发出通知强调,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坚决杜绝年底不立案,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