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五星红旗再次亮相月球!

2020-12-04 03:27:32

来源:科技日报

  五星红旗再次亮相月球!

  本报记者 付毅飞

  据国家航天局12月3日消息,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在月面工作期间,实现了月面国旗展开。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也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之后,五星红旗又一次在月球亮相。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嫦娥五号的国旗展示方式,与嫦娥三号、四号有很大不同,研制难度又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是一面真正的旗帜

  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是有效载荷分系统中的关键项目。

  相比嫦娥三号、四号以及玉兔月球车上喷涂的国旗,嫦娥五号的国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帜。

  作为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研制单位,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九部研制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

  由于宇宙拥有很强的电磁辐射,加上月球表面有着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等,恶劣的环境决定了普通旗帜无法在月球上使用。

  国旗展示系统项目指挥马威表示,该系统是舱外单机系统。自运载火箭抛掉整流罩后,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月球轨道,再到探测器着陆在月球上,它都一直暴露在极端恶劣环境中。通过试验发现,如果把地球上使用的国旗放在月球上,它的颜色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褪色、串色,甚至分解。

  在国旗展示系统立项初期,科研团队设计了多种展示形式,有记忆合金展示方案、伺服升旗方案、机构展示方案等通过卷轴形式展开国旗,也有通过折扇形式展开国旗方案。通过高低温试验后发现,只有卷轴形式展开的国旗比较平整,不会出现褶皱等情况。

  但在保持平整前提下,国旗展开时还要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要保证国旗卷起时在正负150摄氏度温差环境下不能粘连在一起。为此研制团队开展了很多理论研究和模拟试验。他们发现,有些纤维材料强度很高,但染色性能较差;染色性能较好的纤维材料,强度又不达标。因此,单一纤维和纺织工艺都无法满足月面环境要求。于是他们携手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并咨询众多国内纺织企业,寻找符合任务要求的纤维材料。

  据国旗展示系统技术负责人程昌介绍,科研团队在选材上花费的时间超过1年,挑选出了二三十种纤维材料,通过热匹配性、耐高低温、防静电、防月球尘埃等试验,最终选用某新型复合材料,制成了嫦娥五号展示的国旗。

  系统瘦身学问大

  嫦娥五号展示的国旗尺寸为2000毫米×900毫米。马威表示,旗面尺寸是研制团队经过综合考虑确定的,目的是尽量突出视场效果,让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既能看到月表、深空,也能看到着陆器。国旗太大或太小,照片都无法呈现出丰富的元素。

  国旗展示系统的重量限制在1公斤以内,其在应对恶劣环境的同时,材料、设备还要实现轻量化。这对系统的工艺、集成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

  该系统项目负责人李云峰介绍,采用的杆系结构方案是成熟技术,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使用的都是杆系结构,以保证可靠性。系统立项时,研制团队先后论证过四级杆、三级杆和二级杆方案,考虑到复杂性和重量等原因,最终选择采用了二级杆来呈现国旗。

  为控制系统重量,研制团队还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选取耐高温、抗严寒材料的基础上,尽量将支架臂做薄、做小。国旗展示系统使用的支架结构在空间环境中要承受冷热交变、空间辐照、极低真空等环境考验,如果选材不当,可能会发生冷焊,即两块接触金属粘连在一起,导致机构无法正常打开。对此,研制团队对系统所有机构和关键位置都进行了防冷焊处理。

  保证可靠性是第一要务

  嫦娥五号国旗展示系统的工作,涉及解锁、支架展开、支架固定等步骤,保证可靠性是系统第一要务。

  李云峰说,这一系列动作都必须在1秒钟内完成,每一个动作都要确保工作正常。

  火工品是该系统中最基础的一环,如果它无法起爆解锁,后续动作就无从谈起。程昌介绍,国旗展示系统使用的火工品,在国内同等用途火工品中属于最小的之一。小,意味着它对环境适应性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失效。尤其是在月球恶劣环境下,更要保证地面发出指令时,它就能成功起爆。

  面对这一难题,研制团队将火工品放入零下200摄氏度左右的液氮罐,以及放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了几十次试验,以验证它在月球极大温差环境下能否正常使用。

  机构支架展开的关键动力源是2根扭簧。

  弹簧的弹性系数在零下5摄氏度到25摄氏度范围内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超过100摄氏度或低于零下30摄氏度,都会导致弹簧材料的强度降低,弹性系数也随之降低。

  工业设备中常用的扭簧,肯定无法满足国旗展示系统展开机构的要求。研制团队找到厂家按要求订制了扭簧,然后对其开展了高低温、长期压紧、拉伸等试验,观察其力学变化情况,以确保其工作可靠。

  • 相关阅读
  • 这场“战役”,创下人类历史两个“之最”!

      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两个之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

    时间:12-04
  • 离婚冷静期30天怎么算?有家暴怎么办?民政部回应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4日电 2021年1月1日开始,随着《民法典》正式实施,引发社会热议的“离婚冷静期”也将落地施行。以后的协议离婚要分几步?离婚冷静期30天怎么计算?其中一方有家暴行为,离婚还需要...

    时间:12-04
  • 合肥市公安局举行维护民警执法权威集体正名仪式

      中新网合肥12月4日电 (记者 赵强)4日,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当天,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举行了维护民警执法权威集体正名仪式,为6名在依法履职中遭受不实甚至恶意举报、投诉的民警正名。   在正名仪式上,...

    时间:12-04
  • 乡村在发展,法律服务怎样更精准

      【你问我答】  提问人: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良坊镇党委书记 刘晓飞  村民利益无小事。为妥善化解村民之间因合同订立、婚丧嫁娶、遗产继承、征地拆迁等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基层干部不仅要当“灭火队”...

    时间:12-04
  • 三组关于民生与法律的对话——法治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12月3日,工人在观看宪法知识展板。当日,中铁上海工程局联合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在合肥畅通二环二标项目工地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提高工地工人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新华社发  12月3日,在...

    时间:12-04
  • 西藏首例克隆藏猪诞生

      新华社拉萨12月4日电(记者王泽昊)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获悉,3日下午3点30分,西藏自治区第一例克隆藏猪在西藏农牧学院藏猪研究中心诞生,标志着体细胞克隆保种技术在西藏首次成功运用,填补了西藏...

    时间:12-04
  • 福建东山县探索“生态+”发展路子

      福建东山县探索“生态+”发展路子   绿色产业活力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民日报记者 钟自炜    曾经的东山县,生态脆弱,发展滞后。如今的东山县,生态改善,走上绿色发展新路。  上世纪...

    时间:12-04
  • 当一座城市有了数字大脑……智慧城市,到底啥样?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题:当一座城市有了数字大脑……智慧城市,到底啥样?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随着大数据、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和应用场景变得更加聪明智能。而当一...

    时间:12-04
  •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人民论坛)  “三丘田算术平均数亩产是911.7公斤!”不久前,听到湖南衡南传来的喜讯,袁隆平院士高兴极了。这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

    时间:12-04
  • 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开创——“十三五”历程的实践与思考(下)

      经济日报: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开创——“十三五”历程的实践与思考(下)  沉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自身发展主动权,在实现中国梦“关键一程”的这5年中,新思想武装头脑、新理念全面播种、新战...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