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月面48小时,嫦娥五号都做了些啥?

2020-12-04 07:28:06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郭超凯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自12月1日23时11分成功落月以来,嫦娥五号在约48小时内迅速完成了“挖土”“打包”“升旗”“起飞”等一系列工作,携月球“土特产”即将返回地球。

来源:国家航天局供图。图片摄影:张高翔 来源:国家航天局供图。图片摄影:张高翔

  “挖土”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嫦娥五号任务会从月球采集约2公斤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平稳着陆于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后,嫦娥五号随即开展月面自动采样工作。

  自动采样是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要经受住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克服了测控、光照、电源等方面的条件约束,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

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中新社发 中国国家航天局 供图 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中新社发 中国国家航天局 供图

  科研人员为嫦娥五号精心设计了两种“挖土”模式:钻取和表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介绍道:“钻取就是通过空心钻杆的取芯机构,钻到月球表面两米深以下处,得到深层样品的层理信息。表取就是采用机械臂末端固定铲挖型采样器,进行表层和次表层月壤采集,实现多点、多次采样。”这两种方式互为备份,不仅可以提高采样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同时也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样品种类,为后续科学家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资料。

  “钻取初步考虑是0.5公斤,表取是1.5公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裴照宇曾透露。12月2日4时53分,经过3个多小时的持续作业,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顺利完成钻取采样任务。

  另一厢,表取采样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用于表取的机械臂颇为抢眼,臂杆长3.7米,由数十个关节组成。由于着陆区域条件较好,嫦娥五号的采样工作比预想更为顺利,仅用19个小时便提前完成月表自动采样任务。

  “打包”

  相比月面极高真空的环境,地球表面包裹着大气层,大气环境中不仅有气体成分,还漂浮着各种固体颗粒,如果月球样品接触到大气中的这些物质,就会造成污染,导致月球样品科研价值大打折扣。

嫦娥五号着上组合体模拟图。北京飞控中心供图 嫦娥五号着上组合体模拟图。北京飞控中心供图

  如何将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样品在无人条件下进行“打包”,并保证样品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不受污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制的月球样品密封封装子系统给出了“答案”,该系统能够自动承接、封装月球样品并具有密封功能的装置,可将采集到的月球样品“打包”返回地球。

  做好封装“打包”工作尤为重要。在封装过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设计师创新出一种“双管单袋”的钻进取芯方案。钻取到的月球样品,进了取芯管后,取芯软袋拉绳随之上提,样品就被自动装进软袋里。由于质地柔软,软袋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缠绕封装,再放入初级封装装置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航天局原局长栾恩杰形象地将钻取封装这一过程比喻成“装香肠”。

  采样和封装过程中,科技人员在地面实验室根据探测器传回数据,仿真采样区地理模型并全程模拟采样,为采样决策和各环节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2月2日22时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升旗”

  紧锣密鼓地开展“挖土”“打包”工作之余,嫦娥五号探测器还不忘在月球上进行一场神圣的“升旗仪式”。点火起飞前,嫦娥五号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这是中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

五星红旗月面展示模拟图 五星红旗月面展示模拟图

  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以及玉兔月球车上的五星红旗采用喷涂方式不同,嫦娥五号这面“织物版”五星红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帜。这是五星红旗在月球表面的又一次成功展示,也让中国探测器在月面再次打上“中国标识”。

  宇宙中拥有很强的电磁辐射,月球表面环境恶劣,温差可达正负150摄氏度,这就决定了普通五星红旗无法在月球上使用。为了让五星红旗能顺利在月面上展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团队花费1年多时间进行选材,最终挑选出二三十种纤维材料作为候选。

  通过热匹配性、耐高低温、防静电、防月球尘埃等物理试验,研制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某新型复合材料,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从而保证五星红旗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

中国航天科工国旗展示系统设计团队开展技术研讨。图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国旗展示系统设计团队开展技术研讨。图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嫦娥五号五星红旗的平面运动包络将近2000mm×900mm,但整个系统的重量只有1公斤。“虽然这只是一面薄薄的五星红旗,但科技含量十分高。”五星红旗展示系统项目指挥马威感慨道。

  “起飞”

  当嫦娥“五姑娘”完成月面工作后,她就要踏上“回娘家” 的旅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返回地球可不容易,第一步能否“迈好”至关重要,这就涉及到中国航天史上另一个首次——月面起飞上升。

嫦娥五号上升器点火瞬间 国家航天局供图 摄影:张高翔 嫦娥五号上升器点火瞬间 国家航天局供图 摄影:张高翔

  顺利完成月球样品采样封装后,上升器就要准备月面点火起飞,这是一个高难度科目。众所周知,运载火箭在地球起飞是有一套完备的发射塔架系统的,点火起飞位置也经过精确测算,飞行轨道更是一遍遍计算好的。但月面起飞就不一样了,它没有一马平川的起飞地点,更没有成熟完备的发射塔架,着陆器就相当于上升器的发射塔架,托举着嫦娥“五姑娘”回家。

  此外,上升器还要克服地月环境差异、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等难题。月面起飞的时候,还无法像运载火箭一样在地面发射前由地面人员完成测调和确认,必须依靠航天器“自力更生”,实现起飞时自主定位、定姿。

  为了确保上升器能够顺利起飞上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研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并建立了一整套环环相扣的系统保证任务,为嫦娥五号胜利迈出回家一步保驾护航。

  12月3日23时10分,“满载而归”的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面起飞,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后续,在完成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后,嫦娥五号将正式启程返回地球。

  • 相关阅读
  • 差别试点,建起改革“前哨站”

      差别试点,建起改革“前哨站”(深阅读·改革试点如何“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

    时间:12-06
  • 历经近五年建设 四川攀枝花至云南大理高速公路四川段通车

      中新网成都12月6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6日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历经近五年建设,四川攀枝花至云南大理高速公路(简称攀大高速)四川段当日18时试通车,试通车期间免费通行。   攀大高速四川段由四川...

    时间:12-06
  • 长三角媒体融合推进治理现代化峰会即将在杭州举行

      中新网杭州12月6日电(张煜欢)12月8日,长三角媒体融合推进治理现代化峰会即将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长三角区域的资深媒体人、高校学者、城市治理专家等200余人将齐聚钱塘江畔,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发挥媒体...

    时间:12-06
  • 国务院扶贫办: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 打造教育扶贫亮点工程

      国务院扶贫办: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 打造教育扶贫亮点工程  日前,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部署会上了解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

    时间:12-06
  • “千里引线”如何完成?嫦娥设计师谈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千里引线”如何完成?嫦娥设计师谈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今天(6日)早上,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时间:12-06
  • 西藏发现一处延用千年墓葬 首现木俑

      中新社拉萨12月6日电 (赵朗)记者6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西藏西部一处延用千年的墓葬被发掘,经过4年发掘,出土了金面饰等遗物,还包括青藏高原考古领域的首批木俑。   桑达隆果墓地位于...

    时间:12-06
  • “一大追一小 一抓连一抱” 嫦娥五号此次交会对接有何特殊?

      “一大追一小 一抓连一抱” 嫦娥五号此次交会对接有何特殊?  之前,我国已先后进行了十次交会对接。那么,此次嫦娥五号月轨交会对接有什么特殊之处呢?简单说,就是“一大追一小,一抓连一抱”。  ...

    时间:12-06
  • 通讯:穗黔“牵手” 产业扶贫成效显

      中新网广州12月6日电 题:穗黔“牵手” 产业扶贫成效显   作者 王坚 杨南   贵州省惠水县连片的佛手瓜已进入采摘期,不久之后,这些佛手瓜将被深加工成榨菜、面条,“坐上”货车开进粤港澳大湾区...

    时间:12-06
  • 山东巨野一企业进口冷冻牛肉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

      记者从巨野县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获悉,12月5日,经过市、县疾控中心检测确认,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一企业12月4日从上海洋山港进口的一批阿根廷冷冻牛肉,全部抽检的4个批次牛...

    时间:12-06
  • 山西深入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聚焦“六新”率先突破

      我省深入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聚焦“六新”率先突破—— 【“十三五”成就巡礼】能源革命探路领跑  12月1日,在山西新碳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进一步调...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