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

2020-12-04 14:29:09

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

  节肥又节药 农业效益高(田间追踪高质量·节约型农业)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和农药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科学施用这些农业投入品,不仅能提升农业效益,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记者在黑龙江、贵州、安徽、北京等地采访发现,从农业生产理念的转变,到技术模式的集成,再到推广机制的完善,各地正持续发力节肥节药。

  土地节肥节药,地力不断提升,绿色生产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年过五旬的刘春生,最近总是去村里保护区的试验田转悠,“过去地里梆梆硬,现在用脚一掀,地里都能起垄了,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我这心里高兴啊!”

  刘春生是黑龙江海伦市前进镇东兴村农民,2012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守着黑土,大水大肥侍弄,可刘春生发现,记忆中“富得流油”的黑土地,渐渐变得灰蒙蒙,部分土壤还出现了板结。

  转机出现在2018年。海伦市成为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合作社2000亩地成了试验田:大豆、玉米轮作,玉米秸秆全部还田,增施有机肥。去年,合作社大豆亩均增产22公斤,玉米亩均增产50公斤,种粮收入增加超过5个百分点。

  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负责人介绍,全省列入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的20个县(市、区、农场),目前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15年试点前提高了3.6%,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4个等级。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防治病虫害主要靠农药,但要科学施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何萍说,目前农业生产施用氮肥、磷肥总体过量,一些产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尤为突出。原因是过去一些农民习惯“大水冲肥”等施肥方法,不仅无法继续增加产量,而且农药残留进入环境,容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影响。

  “加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必须坚持农业绿色发展这一主基调。”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2015年以来,各地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大促进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贵州黎平县高屯镇绞便村天益家庭农场,刚完成500多亩茶园的冬季管护,茶园里桂花、白玉兰、杨梅等4万多棵树间种,形成了生态复合立体种植模式。“茶叶要想卖出好价钱,品控特别重要。形成生物链,减少病虫害,有助于提高茶叶品质。”农场负责人欧帮美说,为了生产出好茶,茶园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杜绝草甘膦等化学农药,配置太阳能杀虫灯、害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今年的明前茶,一斤多卖了50元!”

  放眼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兴农正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推广新技术新模式,让作物吃上“营养套餐”,缺啥补啥不浪费

  在安徽南陵县,绿肥作物紫云英与水稻轮作已经推广多年。每年开春,农民将成熟的紫云英翻耕压底,既能改善土壤环境,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籍山镇稻农程太平发现,自家田里的水稻长势不均:挨着出水口的水稻颗粒饱满,位于高处的稻子却收成不佳,“看来,光有压底绿肥还不够,肥料施在土壤表层,雨水一来,就被冲走了”。

  几经打听,程太平用上了侧深施肥机器,不仅能将肥料“喂”到植物根部,还可以实现播种、施肥一体化,“肥料利用率提高了,后期追肥减少了,一亩地能减少15%的肥料。”

  “利用率是衡量化肥农药科学施用水平和减量增效的重要指标。”潘文博介绍,去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为39.2%、39.8%,分别比2017年提高1.4个和1.0个百分点。专家测算,这相当于一年减少尿素使用量70万吨、农药使用量近3万吨。

  如何提升农业投入品利用率?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介绍,要通过加快集成农机农艺融合的高效施肥技术,如测土配方、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让作物吃上“营养套餐”,做到“缺啥补啥不浪费”。同时,还要利用有机肥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在黄淮海东亚飞蝗孳生区,连续多年开展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近10年未发生较大面积蝗虫灾害。在南方稻区,统一翻耕、深水灭蛹、性诱剂捕杀、适时搁田等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让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一系列节肥节药模式遍地开花。截至去年底,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超过19.3亿亩次,技术覆盖率达到89.3%,绿色防控面积超过8亿亩。全国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推广应用面积达到2.45亿亩次,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

  补齐技术短板,完善推广体系,让更多农民得到好收益

  在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本忠盛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蜜蜂成了大棚里的农药“监督员”。2015年,北京市和密云区两级植物保护站联手,在这里推广蜜蜂授粉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由于蜜蜂对农药高度敏感,蔬菜生育期必须减少施药量,采用更安全的农药。

  “农民能不能接受绿色防控技术,最终要靠效益说话。”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孙海坦言,许多农民起初并不相信新技术,购买一箱熊蜂需要投入400元左右,不少农户宁愿自己用农药人工授粉。

  “大棚里又闷又热,一亩番茄十几万朵花,人工药物授粉至少七八天才能完成,雇人得花1500多元。喷药浓度要是控制不好,长出来的都是畸形果。”本忠盛达合作社理事长王永生发现,用上熊蜂授粉后,每棚番茄产量提高1000斤左右,畸形果率从百分之二十几下降到了3%左右,一亩地增收5000多元。

  “小蜜蜂带来了大效益。”王永生跷起大拇指说,现在不仅是番茄,村里的草莓、西瓜也都用上了蜜蜂授粉。

  节肥节药技术如何更好推广?

  “目前有一些技术和机制上的短板亟待补齐。”何萍举例,从技术上看,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养分的释放特征、机理和影响因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这直接关系到有机肥替代的比例和效果,要加强这方面的科研力度。从机制看,测土配方施肥需要专业人员定点完成,而作物种植茬口紧,需要加强统筹安排。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的实际,何萍建议加大方便小农户使用的施肥和防控技术推广,并加强相关补贴支持力度。

  “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魏启文表示,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要加快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建设,逐步细化完善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科学施肥用药的技术方案,加强农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绿色生产覆盖面。

  在黑龙江兰西县,农业托管服务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我们从大型农资公司批量采购绿色肥药产品,给一家一户提供病虫害防治、免耕播种等服务,而且全程托管比农民自己种每亩还要便宜40元呢。”县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杜亚东说。

  为鼓励更多农民用上绿色防控技术,北京市植保站在2017年推出了设施蔬菜农药使用减量行动技术示范项目。在项目区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农户用天敌、生物农药、授粉昆虫等绿色防控产品,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限额补贴,市、区、村还设立了三级植物医院,加强绿色防控技术咨询服务。

  本报记者 郁静娴 方 圆 游 仪

  • 相关阅读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5例 其中本土病例3例均在内蒙古

      中新网12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2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2例(上海7例,广东2例,浙江1例,福建1例,云南1例),本土...

    时间:12-07
  • 派驻机构改革后反腐加大 年内至少38名厅级干部被查

      健全派驻机构与地方纪委监委协作机制   消除中央单位京外机构监督盲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南局分党组书记、局长袁昌模,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毛毕华……近期,多名中央一级...

    时间:12-07
  • 神秘量子里的中国先机:习近平作出这些重要部署

      洞见丨神秘量子里的中国先机   量子,微观世界的神秘存在,它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可以“纠缠”,可以“叠加”,特性怪异而奇特。它有着与人们熟知的世界截然不同的物理规则,奥妙万千,充满未知。...

    时间:12-07
  • 中国驻英使馆:赴华人员核酸和抗体检测须在同一机构进行

      中新网12月7日电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7日发布关于赴华人员核酸和抗体检测须在同一机构进行的通知。   近日,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在工作中发现,部分赴华人员在PCR核酸和IgM抗体检测出现某一项目阳性后...

    时间:12-07
  • 地方金融监管立法步伐正加快 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

      各地立法解决法律效力较低,执法依据不足等问题——   地方金融监管加快补短板   本报记者 陆 敏   地方性金融监管法规不断出台,有助于地方金融监管加快填空白、补短板、明责任,将为规范地...

    时间:12-07
  • 38万公里外的亲密“牵手” 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嫦娥五号完成在轨样品转移   38万公里之外的亲密“牵手”(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本报记者 余建斌 冯 华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版)...

    时间:12-07
  • 700亿件快递背后的中国潜力

      700亿件快递背后的中国潜力  500亿、600亿、700亿……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从9月10日到11月16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实现了“三连跳”。今年人均快递量已达50件,再创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

    时间:12-07
  • 人民日报:制止餐饮浪费 食堂责无旁贷

      制止餐饮浪费 食堂责无旁贷(百姓关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13))  笔者近日因工作到某机关单位食堂吃午饭,在职工就餐高峰期,很多窗口都排着长队,但其中有一个窗口却几乎没什么人。我走到窗口前...

    时间:12-07
  • 外媒看中国:“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机遇”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外媒看中国)  连日来,外媒持续报道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

    时间:12-07
  • 世卫组织专家: 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史无前例

      【外媒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   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史无前例  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行动迅速。中国关闭湖北省外出通道...

    时间:12-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