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月表最强“打工人”——嫦娥四号从地球出发两周年啦!

2020-12-08 19:02:09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

  早安,各位打工人!

  又是辛勤劳动的一天开始啦!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我们远在月球上的小伙伴——嫦娥四号

  已经离开地球整整两年啦

  两岁生日快乐呀,嫦小四!

  截至今天

  嫦娥四号已经离开家乡731天

  两年之中嫦娥四号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数据资料

  进行了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探索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与学术成果

  与此同时

  正在“月亮之上”为我国探月事业默默“打工”的

  还有我们老当益壮的嫦娥三号

  和新晋入职的嫦娥五号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一览“探月天团”的风采吧

  有请超越996、横扫007的

  宇宙超能天团

  ——

  月球探测器,们

  2013年12月

  嫦娥三号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CE-3着陆器与其携带的巡视器“玉兔号”

  成为登陆月表打工的第一支先锋队

  2019年1月

  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软着陆

  CE-4着陆器与其携带的巡视器“玉兔二号”

  强势加入月表打工天团

  现如今

  嫦娥三号仍在月表执行探测任务

  服役时长不仅远超设计寿命

  且刷新了探测器月面工作时间世界纪录

  是名副其实的“劳模”

  与此同时

  嫦娥四号探测器也即将开始着陆后

  第25月昼的工作

  “玉兔二号”月球车更是打破了

  尘封达49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成为人类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那么在月球上

  探测器们的一日行程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走近今天的“小寿星”

  打工人“嫦小四”的一天

  首先我们来分别认识一下

  嫦娥四号的两位主角

  嫦娥四号着陆器 与 玉兔二号巡视器

  嫦娥四号着陆器

  是巡视器(月球车)的“娘家”

  “工位”固定

  执行原地探测任务

  玉兔二号巡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月球车

  则为“移动办公”

  执行机动探测任务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下主角们的一日安排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7.3天

  也就是说月亮上的“一天”

  (月昼+月夜)

  相当于地球上的一个月

  探测器们的作息安排也本着“劳逸结合”的原则

  被设定为“上半个月班+休半个月假”

  不过这个休假可不是探测器们在“偷懒”

  而是受制于月夜的极低温度

  根据嫦娥四号最新的探测数据

  月夜期间月背表面最低温度

  可低至-196℃

  为了给探测器们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

  (以免发取暖费)

  合理配置能源使用

  探测器们均被安排在

  月昼工作+月夜休眠

  这也就是为什么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可以看到

  探测器会被“休眠”和“唤醒”

  那么,开工以后

  探测器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那就要看看探测器们都有什么“装备”了

  搭乘探测器来到月球的各种科学仪器

  也被称为“载荷”

  “嫦小四”行程共携带了8台有效载荷

  其中着陆器四件“装备”如下

  巡视器四件“装备”如下

  有了这些载荷以后

  探测器就相当于有了

  “眼睛”“鼻子”和“耳朵”

  在接到地面指令后

  就可以根据工作计划展开行程了

  这时候也就到了

  运筹帷幄的两大门派

  通力合作(相爱相杀)的时间了

  一边是“下单”科研任务的科学家团队

  一边是“执行”探测任务的工程师团队

  每个任务周期开始之前

  工程总体部门都会会同多方专家

  共同制订工作计划

  在确保安全、高效、可行的前提下

  给“嫦小四”派活

  并7x24小时持续监护

  在一个月昼的工作结束以后

  “嫦小四”即可打卡下班

  进入休眠状态

  这时候

  就要介绍我们另一位深藏功与名的隐世高手

  “鹊桥”中继星

  由于嫦娥四号的着陆地点位于月背

  无法直接对地通信

  所以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数据传送

  都需要一位稳定可靠的“二传手”来实现

  执行这一任务的就是

  提前布设在“黄金C位”上的中继星

  中继星所处的位置是

  位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

  在此位置上

  中继星同时受到地球和月球的引力牵制

  可以仅靠很少的能源

  实现相对稳定的轨道运动

  因而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地月通信

  探测数据首先会被传送到中继星上

  继而通过中继星的转发传回地球

  至此,探测器的一日工作就算基本完成啦

  随后而来的即将是漫长而寒冷的月夜

  “嫦小四”也将进入安静的休眠

  等待下一次被唤醒

  与此同时

  “打工人”的接力棒就交到了

  地面的科研工作者的手上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

  会有更多新发现、新成果从这里诞生吧

  加油呀,嫦小四!

  ———————— ————————

  放眼前路

  等待我们的是

  令人无限向往的浩瀚宇宙

  而在这条探索之路上披荆斩棘的

  正是守在这方寸屏幕两端的

  你和我

  每一位默默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打工人”

  都值得我们为之加油点赞

  星辰大海,前路漫漫,你我同行

  来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设计制作:石萌

  • 相关阅读
  • 东南大学:脚踢学生的支教志愿者被取消推免资格

      记者9日从东南大学了解到,该校8日已发出通知,经研究决定,取消2020届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万某某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12月1日,一段学生被踢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关注。2日,云南省南华县人民政府新闻办...

    时间:12-09
  • 四川九部门联合发布通告 要求加强冷链食品消毒和追溯

      12月9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冷链食品消毒和追溯的通告,要求全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冷链食品消毒和追溯主体责任,确保所经营的冷链食品按要求进行疫情防控消毒处理,发现问...

    时间:12-09
  • 8848.86米!习近平宣布的这个数字意义重大

      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   习近平主席指出,去年,我们就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达成共识。一年多来,两国团队克服种种困难...

    时间:12-09
  • 我国桥梁建设创多项世界第一

      【“十三五”成就巡礼】我国桥梁建设创多项世界第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十三五”期间,依靠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桥梁设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创造了多...

    时间:12-09
  • 扑下身子、力戒浮躁 我国科技创新着力“强基石”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扑下身子、力戒浮躁 我国科技创新着力“强基石”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胡喆、张泉   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基础研究之于科技...

    时间:12-09
  •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坚决打赢成都市郫都区疫情防控这场遭遇战

      彭清华在成都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织密防控网络   坚决打赢成都市郫都区疫情防控这场遭遇战   四川在线消息 12月9日上午,省委书记、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

    时间:12-09
  • 公安部:今年以来警方共破获命案积案5281起,其中侦破20年以上积案2476起

      中国公安部:今年以来警方共破获命案积案5281起,其中侦破20年以上积案2476起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张子扬)中国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9日在北京透露,今年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以来...

    时间:12-09
  • 中国加速煤矿智能化 六省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占比超全国八成

      中新社太原12月9日电 (高雨晴)“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河南、贵州等六省推进力度较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占全国80%以上。”9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中国煤炭交易会上,中国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桂来...

    时间:12-09
  • 【每日一习话】发挥数字减贫作用

      习近平:要发挥数字减贫作用,提升数字包容性,为中小企业、妇女、青年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多脱贫致富机会。   这段话出自2020年11月22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1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