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展望2035 六成受访少年儿童相信高科技应用场景会更多

2020-12-10 05:52: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果家里也有一个小机器人陪着我,那简直太好了”  展望2035 六成受访少年儿童相信高科技应用场景会更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经济、法治、文化等九方面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对于未来15年的生活,少年儿童们有什么预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针对6-14岁少年儿童进行的“你心目中15年后的中国什么样”调查显示,对于15年后最有可能发生的事,61.3%的受访少年儿童相信,高科技应用场景更多,生活更快捷,60.7%的少年儿童认为中国制造会走上国际舞台,成为佼佼者,56.1%的少年儿童相信我国会掌握芯片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7岁的周帆宇(化名)读小学二年级,酷爱航天模型。妈妈王婷特别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会尽量给孩子提供更多开拓和挖掘兴趣的机会,“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关系着我们的国防安全。如今政府大力扶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才需求,这一代的孩子们也能有更多机会报效祖国”。

  北京某中学初二学生刘宁(化名),对物理和计算机很感兴趣,他非常想在这两个领域学习和探索。他觉得现在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未来,高科技的应用会更普遍,“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中国技术登上世界舞台”。

  “到了2035年,我应该会在读博。我喜欢研究天体物理,也喜欢计算机。”刘宁很有信心,在未来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目标,也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现在人工智能非常发达,以后我想研发更加智能的产品,让未来人们生活更便捷”。

  小学六年级的吴瑶瑶(化名)今年12岁。一次课上,语文老师让同学们以“我心目中未来的生活”为主题发表看法。吴瑶瑶的发言是,希望智能机器人成为每个家庭都能拥有的设备。“和爸爸妈妈逛商场,经常能看到会说话、灵活移动的机器人,可以指路、陪聊,特别好玩儿。如果家里也有一个小机器人陪着我,那简直太好了”。

  吴瑶瑶说,班上还有同学希望,以后环境能够变得更好、更美,“空气干干净净的,没有雾霾,也没有病毒,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进行户外活动。人们的身体强健,不用担心得传染病,不用总去医院打针”。

  在受访少年儿童看来,15年后最有可能发生的事还有:更多人愿意回乡创业就业(43.5%),中国的西部会吸引很多国内年轻人(36.9%)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中国县级政府绩效指数发布 浙、苏、皖居前三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殷春永 马海燕)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10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县级政府绩效指数报告2019》。从各省份县级政府绩效指数均值看,浙江省98%的县(市)政府绩效位于A类,...

    时间:12-10
  • 中国试图窃取美国创新成果?华春莹:敦促蓬佩奥之流尊重基本事实,停止制假、贩假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张子扬)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中国试图窃取美国创新成果”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在北京回应称,敦促蓬佩奥之流尊重基本的事实,停止制假、贩假。   在当日...

    时间:12-1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解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语新时代丨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解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12-10
  • 外交部回应“战狼外交”: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吗?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张子扬)针对有媒体称中国实行“战狼外交”这一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做出回应。   有记者问:德国《每日镜报》8日以《中国的战狼》为题刊...

    时间:12-10
  • “地球CT仪”为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提供“尺子”

      中新社长沙12月10日电 (向一鹏)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引发关注。记者10日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合作,自主研制的最新一代捷联式重力仪,为...

    时间:12-10
  • 云南中医药在滇鄂两地抗疫中发挥作用 并援助缅老等国

      (抗击新冠肺炎)云南中医药在滇鄂两地抗疫中发挥作用 并援助缅老等国   中新网昆明12月10日电(韩帅南)“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云南省应急审评二类医疗器械132个,批准医疗机构制剂品种10个,其中云南省中...

    时间:12-10
  • 更好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方向与思路

      更好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方向与思路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成果,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和人民的精...

    时间:12-10
  •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明确要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时间:12-10
  • 300余传媒人论道融媒体发展:媒体融合已进入构建体系新阶段

      中新网昆明12月10日电 (记者 胡远航)10日,2020中国融媒体发展论坛在昆明启幕。来自全国近百家主流媒体、研究机构、高校的300余名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一线记者共聚一堂,分享媒体融合发展经验,探讨...

    时间:12-10
  • 立足创新深耕科研 之江生物在与病毒赛跑中成长

      中新社上海12月10日电 (周卓傲)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核酸检测作为甄别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最有效的手段,其研发就成了一场与病毒的赛跑。   之江生物董事长邵俊斌近日在...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