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了人类减贫的共同理想,中国这样兑现承诺

2020-12-15 20:39:3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使命。

  12月14日,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致贺信。

  经过8年持续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我们兑现了对世界的承诺。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2000多年前,整日农耕劳作的中华民族便在《诗经》中萌生了对“小康”的美好憧憬。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2018年2月,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习近平动情的话语,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深情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

  十几天前,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习近平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千年憧憬,今朝梦圆,“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2012年以来,中国在之前扶贫攻坚的基础上,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12月14日,习近平在向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致贺信时指出。

  多次深入一个个老少边穷地区,一村村、一户户嘘寒问暖,把党中央的关怀送到乡亲的心田;多次提出,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连续6年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连续6年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脱贫攻坚,连续7年在全国扶贫日期间出席重要活动或作出重要指示……怀着深深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减贫事业躬身践行,念兹在兹。

  “到2020年宣布全面建成小康之日,希望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同样喜笑颜开。”“不能到时候,宣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还有那么多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下。”

  一句句深情叮嘱,践行着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郑重承诺,亦如他八年前上任伊始的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8年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再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减贫数字都在变化。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5年前的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今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向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致贺信时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次表明中国立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共商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增强战胜贫困信心,中国承诺,世界可鉴——

  “中国将落实好两年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的承诺,深化农业、减贫、教育、妇女儿童、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合作,助力各国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要打造包容性、可持续、有韧性的未来,不断推进全球减贫事业至关重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拿出切实举措。”

  “我们要直面疫情挑战,推动国际社会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置于国际发展合作核心,将消除贫困作为首要目标,让资源更多向减贫、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倾斜。”

  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减贫方案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

  世界银行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许多国家领导人或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纷纷肯定中国减贫成就。

  2019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罗世礼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减贫之路的特别之处何在?”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秘书长费龙可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每个人都应当学习中国经验:对进步的考验不是我们有没有更多的钱,而是能不能为穷人提供足够的支持。”

  面向未来,中国愿同世界一道,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奋斗!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杨丽璇

  资料丨张亚楠

  • 相关阅读
  • 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在北京发布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于文静)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日前在北京发布。此次推出的23个典型案例来自20个省区市,内容涉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人居环境、政务服务、留守儿童关爱、公共文化...

    时间:12-16
  • 内蒙古公布环保督察成绩单:1年受理信访举报3624件 基本办结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16日电 (奥蓝 张林虎)16日,内蒙古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内蒙古于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完成对12个盟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其间,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

    时间:12-16
  • 西安:大数据平台助力防止返贫帮扶机制

      新华社西安12月16日电(记者李华)记者16日从西安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获悉,西安市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截至目前,全市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帮扶措施已经全部落实到位,今年无...

    时间:12-16
  •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国产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

      中新网合肥12月16日电 (吴兰 叶华龙)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加速器近日顺利引出200MeV的质子束流,实现高能量级超导回旋加速器技术的关键突破,标志着国产最紧凑型超导回旋...

    时间:12-16
  • 辽宁重点治理“散煤”企业 让民众感受更多蓝天白云

      中新网沈阳12月16日电 (韩宏)以治理“散煤”和“散乱污”企业为重点,辽宁加强燃煤和工业污染治理,推进城市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散煤替代,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记者16日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

    时间:12-16
  • 3年来,共和国已痛失102位两院院士

      大师远行,长歌未尽。2020年,共和国已痛失38位两院院士。   12月15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金属和晶体材料学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五届中...

    时间:12-16
  • 中科院软件所发布迄今全球最大零售场景智能消费数据集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科院软件所)获悉,该所智能软件研究中心通过近2年的广泛收集及测试研究,近日发布迄今全球最大的、可用于智能化消费的零售场景目...

    时间:12-16
  •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

    时间:12-16
  • 中新社拟申请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中新社拟申请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单位申领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要求,我单位中国新闻社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

    时间:12-16
  • 6位中外院士受聘健康珠海高端智库特聘专家

      中新社珠海12月16日电 (记者 邓媛雯)健康珠海高端智库特聘专家聘任仪式16日在珠海举行,中外6位院士受聘成为健康珠海高端智库特聘专家,他们将为珠海建设健康城市“把脉问诊”,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健...

    时间:1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