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收获满满!“探索二号”科考船结束科考任务开始返航

2020-12-16 08:08: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经历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科学考察作业后,我国“探索二号”科考船日前结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务,开始返航。

  ▌“探索二号”科考船结束马里亚纳海沟科考 开始返航

  在这个航次中,“探索二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与“探索一号”科考船进行了多次联合深潜作业。在与“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期间,“探索二号”搭载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沧海”号视频直播着陆器,成功与“奋斗者”号实现了万米洋底对接。总台成功利用国产超高清4K技术,对此进行了全球首次万米海底实时4K视频直播报道。北京演播室主持人也通过“沧海”号着陆器的实时画面,对潜航员进行了洋底直播连线采访。

  “探索二号”科考船在结束与“探索一号”的联合作业后,继续在马里亚纳海沟弧前区进行科考任务。总台的直播团队也跟随“探索二号”继续开展下一个阶段的海试任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卫星传送工程师 朱玮:我们技术系统技术团队对几项还没有采用、还没有使用的新技术进行了验证性测试,也是借我们这次现有的直播平台,做一些后续的技术验证跟测试,为我们今后电视直播的后续发展做一些准备。

  在此期间,“沧海”号着陆器在“挑战者深渊”独立进行了2次万米搭载实验,以进一步获得地质、生物等深海科学资料和数据。

  ▌“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创8天12潜次新纪录

  我国“探索二号”科考船除了搭载“沧海”号着陆器之外,此次远赴马里亚纳海沟,还搭载了另一台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

  日前,“深海勇士”号完成了它在本航次进行的第32个潜次的深海科考作业。此次执行的下潜任务,也是“深海勇士”号投入应用以来的第325次下潜。本航次“深海勇士”号完成了它在2020年度内第100个潜次的科考任务,创造了8天12潜次的下潜作业新纪录,平均水下时间8小时27分。如此高频次的下潜作业,在国际上也属首次。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深海勇士”号的作业能力和运维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深海勇士”号通过多次下潜,对马沟的海底进行了近距离观察,并获取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样本,为进一步了解这一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形成原因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在高频率下潜作业的同时,也给潜航员和科学家提供了大量连续下潜作业的机会。

  中科院深海所副研究员 杜梦然:我们通过连续下潜、夜潜,和高于国际同行运行海况下潜,不断去降低“深海勇士”号的运行成本,提高它的运行效率,也为“奋斗者”号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技术和经验。

  ▌记者下潜日记:从"盛夏"到"深秋" 3千米海底6小时

  “深海勇士”号多次下潜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下潜作业的机会。总台央视记者潘焕然也作为本航次唯一下潜的媒体记者,跟随“深海勇士”号进行了下潜。潜入海底的感受如何?跟随记者镜头一起去海底看一看!

  “深海勇士”号下潜日记

  我是总台央视记者潘焕然,我现在就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器的舱内,在我旁边的两位分别是潜航员和科学家杜梦然。这次我们下潜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海底构造及原始形态,并采集岩石样本。

  能够乘坐载人潜器下潜到海底,机会难得,我们的载人潜器,在寂静的深海海底默默穿行,周围竟然那样安静,深蓝的海水中夹杂着悠远和神秘,海底静静躺着各种各样的岩石,散发着浓浓的远古气息,我们就从这些岩石旁滑过,那一刻仿佛与时间与空间交会,海绵静静地矗立在不远处,像朵朵盛开的白玫瑰,大一点的鱼类和海参类都安静地趴在海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我们就像空气一样在它们面前飘过。偶尔有一两条不知名的小鱼在观察窗前悠闲地游过,也许它们也想看看我们在做什么吧。潜水器在浩瀚的海洋中穿行,观察窗外下起了流星雨,那是反光的微生物,像极了科幻电影中太空飞船穿梭星际的场面。

  从坐底到上浮前,我们要在3000多米的海底工作近6个小时,很多观众朋友会好奇,为什么会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其实主要因为我们要在海底进行近底巡航,以便在不同的区域采集不同结构和形状的岩石样本。由于每个样本采集区域间的距离相隔比较远,所以工作时间自然会比较长。

  另一个感受就是盛夏与深秋并不是景色,而是温度下降。万万没想到海底的温度又那么冷,整个下潜过程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体验了一把短时间内从34摄氏度的盛夏到19摄氏度的深秋的感觉。随着深度的增加,舱内的室温也在降低,到3600多米的海底时,海水的温度也就1到2摄氏度,但我却再也没有厚衣服了。

  为了能够及时地补充热量,我急忙拿出了午餐,今天午餐是炒面,在水下作业的6个小时,即使温度不再下降,但身体的感受是越来越冷。直到上浮前,我们三个下潜的小伙伴凑到一起拍下这张珍贵的合影,才发现一起经历了深海才觉得更温暖。

  ▌全船60名科考队员搭乘母船返航

  随着“深海勇士”号第325次下潜任务的结束,“探索二号”远洋科考船本航次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所有科考任务已完成。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团队在内的全船60名科考队员,正搭乘“探索二号”科考船向母港海南三亚返航。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 潘焕然)

  • 相关阅读
  • 栗战书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与法国国民议会交流机制第十一次会议并致辞

      栗战书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与法国国民议会交流机制第十一次会议并致辞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16日通过视频方式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与法国国民议会交流机制第十一次会议开幕式...

    时间:12-16
  • 中韩智库媒体对话“云端”举行

      中韩智库媒体对话“云端”举行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和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韩智库媒体对话16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来自中韩两国20多家智库、媒体的代表,围绕智库...

    时间:12-16
  • 聚焦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进展

      300个工地塔吊林立 10万名建设者热火朝天——聚焦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进展  新华社石家庄12月16日电 题:300个工地塔吊林立 10万名建设者热火朝天——聚焦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进展  新华...

    时间:12-16
  • 冲刺!中国5个新冠病毒疫苗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冲刺!我国5个新冠病毒疫苗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陈芳、董瑞丰)“我国目前已有5个新冠病毒疫苗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数量位于全球前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

    时间:12-16
  • 广州海洋实验室推动南沙涉海大科学装置建设

      中新网广州12月16日电 (王坚 王月)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广州海洋科学与产业技术国际高端论坛暨专项学术年会16日...

    时间:12-16
  • 贵州52个县出现凝冻 各部门加强低温凝冻灾害防范

      中新网贵阳12月16日电 (记者 刘鹏 袁超)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连日来,中国各地出现雨雪天气。相比北方的大雪纷飞,西南地区的贵州是凝冻天气。   据贵州省气象台监测信息显示,14日至16日,贵州出现大...

    时间:12-16
  • 全球首个综合性遥感卫星定标场地在宁夏中卫启用

      中新网中卫12月16日电 (于晶)12月16日,宁夏中卫遥感卫星定标场启用仪式在2020中卫云天大会期间举行。   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表示,中卫遥感卫星定标场作为全球首个集成像...

    时间:12-16
  • 逆风破浪的中国经济丨“2020,我转正了!”

    2020年 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疫情“大考” 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中国经济走出“V”字形 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均走在世界前列 一家家店铺恢复营业 一位位员工回归岗位 一...

    时间:12-16
  •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经验再总结 城市安全受重视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马海燕)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迅速建设和投入使用,对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5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城市化典型案例研讨会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经验受...

    时间:12-16
  • 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 中国为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实招

      (经济观察)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 中国为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实招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题: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 中国为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实招   中新社记者 王庆凯   利企便民、优...

    时间:1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