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三明实践”丨老工业基地的新发展之路

2020-12-17 15:34:0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地处福建省中西部山区的三明市,是革命老区苏区,也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老工业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16次对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作出重要指示。从今天开始,新闻联播推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三明实践”》系列报道,讲述三明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三明。

  MV《三明后生仔》:我出生的地方叫做三明。城里的钢铁厂,美得像花园。

  这首近期火热的MV唱到的钢铁厂,就是三明钢铁厂。厂区整洁靓丽,空气清新,是国家3A级景区,被不少学校列为绿色发展的校外教育基地。

  而在上个世纪末,三明市有钢铁、化工等十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粗放的生产方式,使得三明一度成为全国降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福建省三明市市民 尚国庆:当时有人形容污染的情况,吃下去的灰尘,相当于一年要吃下去一块砖。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了矛盾,如何抉择?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来到三钢调研。

  福建省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郭明星:当时总书记讲到,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避免资源和环境的浪费与破坏。

  遵照嘱托,三明市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一方面关停上百家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环保升级。2000年以来,仅三钢新建或升级环保项目就超过350项。

  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烧结厂球团车间主任 胡文祥:国家超低排放的环保要求,粉尘浓度是10毫克(每立方米),我们现在做到1毫克(每立方米)以下。领先超低排放标准的5年以上。

  三钢依托信息系统,累计梳理近1.8万条标准化作业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节能增效。

  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黎立璋:充分地在进行降耗的攻关。现在吨钢只需要二十几公斤的石灰石,降了一半。(生产)成本反而降下来了。

  2019年,三钢钢产量达到1240万吨。利润总额、吨钢利税在全国钢铁行业中位列前茅。

  三钢只是三明工业转型发展的缩影。2019年,三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近5000亿元。其中,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79.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三明市优良空气天数的比例也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

  在三明,与老工业伴生的还有160多个老旧小区。在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如何统筹做好民生改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多次到三明调研民生工程建设。

  福建省三明市住建局总工程师 何健:当年总书记在三明调研民生工程时多次讲到:要根据群众的意愿、经济水平,做到建新和改旧相结合,改旧要实在,不搞表面文章。

  三明市牢记嘱托,坚持从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入手改善民生,从有限的财力中拿出资金改造老旧小区。在东霞新村,社区工作人员拿着外立面设计精美的改造方案征求意见,没想到居民们并不满意。

  福建省三明市东霞新村居民 陈明义:很多住一楼普遍都是这样讲,你化粪池(管道)首先要改,(外立面)漂亮有什么用,你要实际的。

  东霞新村建成三十多年,房屋的雨水管和下水道老化破裂,一楼时常出现下水倒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原本用来装修楼房外立面的两百多万元,调整为改造新建48个窨井、更换雨落管、疏通污水池等。

  福建省三明市富兴堡街道党工委书记 邓天华:“面子”改为“里子”。不能都做,因为我们资金有限。我们当时的理念就是“花小钱办大事”,把钱用在老百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根据居民的建议,社区协调共建单位,将老旧自行车棚改建成停车场;将仓库改建成菜市场,解决商贩占道经营的问题;为老人建起休闲广场;为放学后无家长照看的小学生建起“四点半学校”。设立智能分类设备,垃圾同比减量20%。

  福建省三明市东霞新村居民 陈翠琴:很开心,很舒服。我的房子旧一点,我住得舒服。居民都很和谐,邻居都很好。我感觉到很幸福啊。

  在三明,像东霞新村这样的老旧小区,目前已有39个完成了改造升级。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委书记 杨国昕:我们的这些工作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有质感的幸福。

  三明在全国还率先推行医疗改革,先后推行200多项医改政策,打破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等顽疾。2019年,三明人均医疗费用173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6%。为60岁以上老人专门打造“乐龄家园”,养老服务设施建制村覆盖率达98.3%。

  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司长 童章舜:三明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作为一个中等经济水平的城市,探索了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明实践可为全国各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有益参考。

  • 相关阅读
  • 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土”如何存储、分配与研究?

      涨知识|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土”如何存储、分配与研究?   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公斤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时间:12-18
  • 嫦娥五号背后的故事:三十五项故障预案一项都没用到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返回器携带珍贵的月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消息传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许多彻夜未眠的科技人员欢呼雀跃。“为保...

    时间:12-18
  • 未来还需要老师吗?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该如何应变?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未来学习是新型环岛式而非传统学校孤岛式,家庭、网络、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处处都可以是学校。   30年后的教育会怎样?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学什么,在哪...

    时间:12-18
  •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检察公益诉讼堵住养老金冒领漏洞

      检察公益诉讼堵住养老金冒领漏洞   最高检发布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 本报记者   周斌   □ 本报见习记者 赵婕   房产开发建设工程项目未缴纳环境...

    时间:12-18
  • 中央冬春救灾资金下拨 确保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

      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跟进监督   确保冬春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   本报讯(记者 杨文佳)记者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了解到,日前,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安排下拨2020-2021年度...

    时间:12-18
  • 前11月查处涉黑涉恶保护伞问题2.96万起 处分2.54万人

      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   1至11月全国查处问题2.96万起 处分2.54万人   本报讯(记者 陆丽环)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战决胜之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精准发力...

    时间:12-18
  • 嫦娥五号平安回家

      嫦娥五号平安回家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自从2020年11月24日发射以来,嫦娥五号经历了...

    时间:12-18
  • 未来5年我国种业如何发展?力争3年内完成现有种质资源登记任务

      未来5年,我国种业如何发展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时期的中国种业,应如何在抢抓机遇中赢得主动?如何提高种源保障能力,提高...

    时间:12-18
  • 中国数亿人口脱贫是全人类的巨大成就

      中国数亿人口脱贫是全人类的巨大成就  ——“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专题论坛综述  【特别关注】   在12月15日于北京举行的“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专题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们表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

    时间:12-18
  • “嫦娥”一小步代表中国航天一大步

      “嫦娥”一小步代表中国航天一大步  北京时间17日凌晨,在白雪皑皑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号携月球样本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人类太空探索中一段智慧与...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