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2020-12-17 15:55: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晓虹 赵希婧 田香凝(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系统阐述,明确要求“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致力于本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对话和交流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文明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也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生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而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重在求同存异、协作共赢,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重要性,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着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为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夯实人文基础。面向未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走实、走深,需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平等交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中华民族亘古通今的文明立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每一个群体都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了独特智慧,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独特价值,不轻视、不贬损其他文明,是中国的一贯做法。建设文化强国,要承认和尊重文化多元性、文明多样性,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以更自信的心态、更宽广的胸怀,深入开展同各国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要善于搭建诸如“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非合作论坛”等跨国别、多层次的新型对话平台,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在人类共同事务上享有发言权、合作权,通过开展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让世界人民更好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民更好了解世界。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根基是认识、维护和发扬本国、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扎根本国土壤、坚定文化自信,才有底气传播本国文明、有能力吸收并借鉴其他文明。对中国而言,在建设文化强国、推进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既要做到对中华文明自觉自知、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也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出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文化新样态,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人类文明成果有机互动、相通相融。此外,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是由一代代劳动者的点滴智慧汇聚而成,文明的创造、文化的创新,都源自人民。在发展文化、传承文明的过程中,要善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进而创造更大的文化奇迹。

  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拓展中外文明交流空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传播手段,提出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随着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日臻完善,建设文化强国的技术基础与以往有所不同,推动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的平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被运用到各类文化信息的采集、生产和分发之中,增强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触达连接程度,为展示新时代中国形象搭建了新平台。我们要利用好全媒体手段,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坚持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运用对方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血肉联系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搭建起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有效互动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谱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7日06版)

  • 相关阅读
  • 远望3号船护送嫦娥五号穿越“黑障” 圆满完成海上测控任务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高超 亓创 郭超凯)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记者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在嫦娥五号归家旅途中,该部所属的远望3号船在印度洋深处为“...

    时间:12-18
  • 文旅部公布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文旅部网站消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称,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启动以来,各试点单位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勇于创新,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在引领行业发展...

    时间:12-18
  • 人社部:“十四五”将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等重点工作

      中新网12月18日电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18日表示,“十四五”的重点工作有六个方面,包括进一步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等。   18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十...

    时间:12-18
  • 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从伶仃洋上到黄河岸边,从长三角城市群到成渝双城经济圈,一系列重大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各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   这几天,在...

    时间:12-18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减贫报告2020》——加强交流互鉴 深化国际合作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减贫报告2020》——  加强交流互鉴 深化国际合作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减贫报告2020》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报告梳理了亚洲减贫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总结了亚洲减贫的成就...

    时间:12-18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保障

      外交部发言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保障  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肖新新)针对“金砖之父”吉姆·奥尼尔近日积极评价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脱贫事业的贡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时间:12-18
  • 为完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力量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发布《2020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40万件,连续9年排名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位国家专利申请数量的两倍以上。  分析人士认...

    时间:12-18
  • 肖友才:让良好生态成为幸福生活增长点

      让良好生态成为幸福生活增长点(治理者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

    时间:12-18
  • 和音: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对中国投下信任票(和音)  中国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积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这是国际社会迫切需要的正能量  市场机遇在哪里,企业信心就...

    时间:12-18
  • 上九天 嫦娥揽月 穿星河 逐梦无垠

      上九天 嫦娥揽月 穿星河 逐梦无垠(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经历23天的旅程,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