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呼和浩特:正在崛起的“中国云谷”

2020-12-17 17:15:04

来源:光明日报

  正在崛起的“中国云谷”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

  呼和浩特向南20多公里,有一块巨大的景观石,石头上四个大字引人注目——“中国云谷”。

  在这块石头周围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便是全国闻名的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园区。

  别小看这个园区,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巨头企业“云”落草原

  12月11日,投资3亿元的申通智慧电商物流园落户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项目占地约130亩,建设申通快递内蒙古区域总部的综合办公楼、智能化邮件及快件处理中心、仓配一体化配送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呼叫服务中心,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智能交叉带分拣系统将落户园区。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发展数据中心的优势“出众”。云计算数据中心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适合建立在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气候寒冷、地质稳定的地区。呼和浩特全年平均气温8℃,一年约有5个月不需要空调制冷,可以为数据中心节约大量电力成本。同时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较少,是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理想地区。

  从2016年开始,和林格尔新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云计算产业基地。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此建设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三大运营商已累计完成投资上百亿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70万台,远期规划规模368万台,居全国第一。

  新区在现有数据存储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大数据+后续产业,吸引百度、阿里、腾讯、浪潮、滴滴、苏宁易购、中石化等11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教育部、国家信息安全中心等国家部委数据存储等业务入驻;中科曙光、中兴能源、华为等一批大型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入驻,共注册云计算、大数据科技企业390余家,初步形成了包括数据存储、清洗加工等核心业态,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创新孵化等关联业态为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条。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罗青介绍,云计算数据中心已具备连接全国主要区域的直达链路,实现按需跨省上联。随着中蒙俄国际光缆、呼和浩特至北京直通光缆等多条国际、省际干线光缆的相继建成,呼和浩特市成为全国第6个设立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地区。

  依据数据优势积极创新应用场景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在不断扩大数据存储能力优势的同时,紧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前沿领域,积极创新应用场景,开始实现由存储为主向运算、应用方向提质的转变。

  2019年7月12日,新区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华为签署了内蒙古5G产业创新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5G产业发展。新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微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第三代“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蒙牛全球电商平台、货车帮内蒙古公路物流信息平台、航天信息首家省级食药监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大数据应用项目建成投用。

  在新区能源行业云平台上,现已完成包括首钢、包钢等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及越南、印尼、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200多座高炉的数字化及智能化项目。呼和浩特大数据产业发展目前已经涵盖了炼钢、铁合金、光伏材料制造等能源行业、畜牧业、乳业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中蒙俄边境贸易等多个领域,成为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据市行政审批局统计,2019年以来,市本级综合网办率达94.4%,各旗县区综合网办率为88.2%。2020年以来,审批事项累计减少环节393个,压缩了76%的办理时间,呼和浩特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迈进大数据时代。

  为建设智慧城市,编制出台《呼和浩特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以“数智青城”为目标,通过2020—2022年3年时间的发展,构建起呼和浩特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框架,打造呼和浩特智慧能力新形象。

  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按照负面清单的原则,实现不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数据全部向社会开放,提高政府数据的透明度和利用率。在宏观决策、政务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下的“简政放权”,改善民生,让群众在办事中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高 平)

  • 相关阅读
  • 人社部:“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万

      中新网12月18日电 在1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近1亿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1000万,技工院校向生产服务一线输送约500万毕业生(每...

    时间:12-18
  • 中国代表:所有外国驻军在阿富汗的犯罪人员都应被绳之以法

      新华社联合国12月17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7日在安理会阿富汗问题视频公开会上表示,所有外国驻军在阿富汗的犯罪人员都应被绳之以法。  会上,耿爽对阿富汗驻联合国青年代表苏库拉...

    时间:12-18
  • 福州古厝有了“司法保护”

      中新社福州12月18日电 (郑江洛)建于清朝末年的汀州会馆,不再修复无期了。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的这座古厝,历时约两年后终于得以化解一起牵涉其中的纠纷。   这是福州司法保护古厝的新案例。近年来,福...

    时间:12-18
  • 对外友协会长林松添:中日双方应珍惜并共同维护好、发展好“亚洲世纪”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余湛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17日在北京会见九家日本主流媒体驻华主要负责人时指出,中日双方应珍惜并共同维护好、发展好“亚洲世纪”。   当天,林松添在中国...

    时间:12-18
  • 为嫦娥五号“找精准定位” VLBI测轨分系统实现三个首次

      中新网上海12月18日电(郑莹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8日发布消息称,在此次嫦娥五号任务中,VLBI测轨分系统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多个关键时刻提供了高精度测定轨定位结果,实现了三个首次完成:   其一...

    时间:12-18
  • 远望3号船护送嫦娥五号穿越“黑障” 圆满完成海上测控任务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高超 亓创 郭超凯)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记者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在嫦娥五号归家旅途中,该部所属的远望3号船在印度洋深处为“...

    时间:12-18
  • 文旅部公布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文旅部网站消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称,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启动以来,各试点单位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勇于创新,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在引领行业发展...

    时间:12-18
  • 人社部:“十四五”将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等重点工作

      中新网12月18日电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18日表示,“十四五”的重点工作有六个方面,包括进一步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等。   18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十...

    时间:12-18
  • 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从伶仃洋上到黄河岸边,从长三角城市群到成渝双城经济圈,一系列重大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各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   这几天,在...

    时间:12-18
  • 中国愿与世界共享月球样品科学成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今天下午(1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依据联合国国际公约,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适时向全球发布月...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