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祖国是最坚实的后盾”——2020年中国领事工作综述

2020-12-17 18:17: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祖国是最坚实的后盾”——2020年中国领事工作综述

  新华社记者温馨、孙楠

  外交部领事司17日举办2020年度领事工作媒体吹风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领事工作。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崔爱民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外交战线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积极投身一线抗疫斗争,以实际行动践行“外交为民”宗旨,谱写了一个个生动的领事抗疫故事。

  史无前例的接返行动:疫情以来共接回7.3万多名海外同胞

  崔爱民说,疫情以来,中国先后派出14架次包机和临时航班,从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接回湖北籍居民1887人。除了商业航班不断航,已安排351架次航班,从意大利、英国、美国、南非、伊朗等92个国家接回超过7.3万名同胞。此外,还协助香港特区政府,从日本接回195名“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港澳同胞。

  “此次接回海外中国公民工作持续时间很长、涉及范围很广、人员数量很多、实施难度很大,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新的纪录。”崔爱民说。

  他表示,接返行动面向的主要是困难群体,海外同胞回国的主要渠道还是商业航班。针对一些国家采取封闭机场、减少国际航班等做法,中国驻相关国家的使领馆大力做当地政府和航空公司工作,为海外中国公民回国搭起一条条“空中走廊”。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2月以来,入境客运航班共约2.1万班,其中外国航空公司执行约8000班,中国航空公司执行约1.3万班。即便是当前第二波疫情来袭的秋冬季,来华航班的数量在国际上仍保持了较高水平。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近期乘航班入境的同胞每天约为1万人次。

  在海外生活有底气:已向500多万海外同胞发送近5000万只口罩

  崔爱民表示,在年初国内疫情暴发、抗疫物资紧缺时,海外同胞心系祖国,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四处奔走为国内筹措抗疫物资。海外疫情暴发后,许多国家也出现了医疗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海外中国公民买不到口罩、手套和药品,令人担忧。

  基于此,外交部第一时间协调国内有关涉侨部门、地方政府和相关药企、口罩生产商,紧急筹措大批防疫物资和药品,第一时间向国外同胞发放“健康包”。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00多个国家、500多万海外同胞发送近5000万只口罩、600万副手套等防疫物资,基本实现了对华侨主要居住国全覆盖。

  崔爱民介绍,不少海外中国公民收到“健康包”后纷纷表示,“祖国很强大,使馆很温暖”“踏实了、安心了,在海外生活有底气了”。

  “双检测”在160多国落地:阻止了3.8万可能“带疫”旅行的人

  崔爱民介绍,为有效降低疫情跨境传播风险,中方从7月起开始实施远端核酸检测措施,于11月上旬对来华人员增加血清抗体检测,为确保国际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传播风险加上“双保险”。此外,还对中转、倒班和换班的海员也提出“双检测”要求,封堵疫情从海上输入的风险点。对一些暂不具备实施“双检测”条件的国家,采取了两次核酸检测等替代方案。

  截至目前,“双检测”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落地。驻外使领馆累计审核了近53万份检测证明,阻止了3.8万名很可能“带疫”旅行的人。

  “对于这些人,我们不是一阻了之,而是安排和帮助他们进行救治。”崔爱民说,事实证明,远端检测措施最大程度防止了旅客途中感染,有效降低了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助力复工复产:已有来自60多国的各类人员通过“快捷通道”来华

  “我们与条件成熟、与我经贸合作密切的国家积极商谈建立‘快捷通道’,对来华人员实施登机前和入境后核酸检测,入境后14日内实行全程闭环管理,同时要求对方为我到该国复工复产人员提供对等互惠安排。”崔爱民说。

  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快捷通道”于5月1日率先实施。7月底,“快捷通道”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了几乎所有国家、所有领域的来华人员,包括冬奥会筹备工作人员等。截至目前,已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商务、技术等各类人员通过“快捷通道”来华。

  不久前,中方提出健康码国际互认的重要倡议,这是疫情常态化形势下打造健康有序人员往来通道的重要举措。对此,崔爱民介绍说,中方将围绕国家间机制互认、信息保护、数据应用等事项,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尽快达成共识、建立合作,进一步畅通人员交往通道,让大家在不久的将来、必要的时候能够“码”上出国。

  崔爱民还透露,外交部正在持续推进“掌上”领事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预计明年早些时候即可上线,实现领事业务“掌上办”“零跑腿”。

  • 相关阅读
  • 郝明金:弘扬黄炎培思想助推中国职教开新局

      中新网福州12月18日电 (记者 林春茵)为期两天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18日在福州启幕,200余位教育专家参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郝明金出席开幕会,...

    时间:12-18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粮食安全 为何提“种业翻身仗”?

      (经济观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粮食安全 为何提“种业翻身仗”?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陈溯)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予以高度关注,在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中...

    时间:12-18
  • 识局2021|定调明年决策 长话短说新部署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何凡 王晔)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部署了行动方案。会议对发展大势作出重要判断...

    时间:12-18
  • 技师可变工程师!1800多名高技能人才获评职称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姜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2019年末,全国已有13个省份开展了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有1826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了相应职称,实现了职称...

    时间:12-18
  • 一图速览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带你一图速览...

    时间:12-18
  • 促科学与影视融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专委会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旨在推动科学与影视融合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1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向新专委会主任委...

    时间:12-18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强化反垄断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王庆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申,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开会议,也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时间:12-18
  • 国办:完善失信约束制度 加大个人隐私保护力度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加大个人隐私保护力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强制授权或...

    时间:12-18
  •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成功救助16名遇险船员

      新华社济南12月18日电(记者张武岳)散货船“金航宇10”18日在山东蓬莱东港内锚地附近搁浅,机舱破损进水,16名船员遇险。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紧急派遣救助船舶、直升机,成功救助16名遇险船员。   1...

    时间:12-18
  • 风展红旗如画

      风展红旗如画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三明探索与实践(上)   本报记者 刘 磊 刘 毅 颜 珂 李心萍   大山环抱的福建省三明市,美的不只是绿水青山,更有百姓的张张笑脸。   探民生,有底...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