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嫦娥五号:创造五项“中国首次” 44年来再获月球样品

2020-12-17 22:04: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嫦娥五号:创造五项“中国首次” 44年来再获月球样品——权威专家解读中国航天里程碑式新跨越

  新华社记者张泉、彭韵佳

  十年磨剑,载誉归来!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

  过去的23个日夜,嫦娥五号完成了1次对接、6次分离,两种方式采样、5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将怎样储存、研究?17日下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权威专家第一时间作出解读。

  五项“中国首次” 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新跨越

  11月24日,长征五号准时并成功发射,之后探测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今天再入返回、安全着陆,整个工程任务现在转入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说,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吴艳华说,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求索寰宇开新篇。据介绍,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多项创新支撑 带动我国航天科技整体发展

  怎样实现在月球上可靠地采样并封装到真空容器中?如何实现月面起飞并精准入轨?如何确保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精准完成……

  “五个‘中国首次’都是嫦娥五号任务所面临的新挑战。实际上,对整个工程来讲,恐怕还不止这五个方面。”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说,作为探月工程三期的嫦娥五号任务,和前期任务比,技术跨度是比较大的。

  新研制的3000牛的发动机在到达月球制动和从月面起飞时表现良好;基于视觉的月面采样区快速分析,以及采样、放样、装罐、放罐过程的快速定位,为机械臂快速调整提供支持;对飞行轨道、飞行程序等进行快速设计,支撑任务中可能遇到的天上或者地面的应急情况……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自主创新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主旨。”胡浩说,我们设计了整个一套工程体系,建立了深空测控网,使我们深空测控能够达到全球布局,支撑整个任务的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探月工程系统地带动了我国航天科技的整体发展。

  吴艳华说,探月工程建设提升了我国深空探测核心能力,培养造就了一支专业化、年轻化、能打硬仗的人才队伍,完善形成了组织实施复杂航天工程的系统方法。

  44年来再获月球样品 鼓励国内外科学家参与研究

  伴随着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人类44年以来再次获得月球样品,此次月球样品的研究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介绍,嫦娥五号的采样点选择了风暴洋东北角的玄武岩区域,这是全新的采样区域,全新的样品研究,对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演化方面应该能作出很多科研贡献。

  “绝大部分样品会用于科学研究,我们会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对月球样品的研究工作,包括它的结构构造、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矿物特点和地质演化方面,希望能够深化我们对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认识。”李春来说。

  月球样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吴艳华说,后续,将依据月球样品及数据管理办法,广泛征集合作方案,鼓励国内外更多科学家参与科学研究,力争获得更多科学成果。

  “除了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作为主要存储地点以外,还将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乡进行异地灾备,他提出的‘可上九天揽月’的夙愿实现了。”吴艳华说。

  • 相关阅读
  • 国家层面的扶贫立法缺乏 脱贫攻坚经验应形成法治成果

      中央政策和地方条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专家认为   脱贫攻坚经验应形成法治成果   ● 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涉及扶贫开发相关内容,可作为地方扶贫立法的上位法参考,但因缺乏国家层面的扶贫立法,导致...

    时间:12-19
  • “唯帽子”问题存在 人才称号如何回归荣誉性本质?

      如何让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高校对人才“帽子”有多看重?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青年教师告诉记者,他回国评上了某个称号,“要是没有人才帽子绝不回来”。高校对人才‘帽子’的看重程度已然...

    时间:12-19
  • 成都市阳光监督活动现场曝光典型问题591个 问责91人

      现场曝光典型问题591个 问责91人6个党组织   成都阳光监督推动解决群众烦心事   今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积极探索阳光监督工作的新方法,推出“阳光零距离·开放的纪委监委”“...

    时间:12-19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举行2020年度视频会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举行2020年度视频会议   2020年12月18日,2020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致开幕辞,咨委会全体...

    时间:12-19
  • 王毅:希望澳大利亚认真思考中方到底是威胁还是伙伴

      王毅:希望澳大利亚认真思考中方到底是威胁还是伙伴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时回答了关于中国同澳大利亚关系的提问。   王毅表示,中澳都是亚太大...

    时间:12-19
  • 王毅:中美在亚太地区可以有“共同朋友圈”

      王毅:中美在亚太地区可以有“共同朋友圈”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中方尊重美方在亚太地区的传统影响和现实利益,愿同美方在亚...

    时间:12-19
  • 王毅:搬掉阻碍两国人员往来的各种“绊脚石”

      王毅:搬掉阻碍两国人员往来的各种“绊脚石”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在人文交流方面,要尽快取消一系列限制。人民友好是中美关系...

    时间:12-19
  • 王毅:努力把摩擦转化为合作

      王毅:努力把摩擦转化为合作   2020年12月1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南海正常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不存在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正常航行和飞越受到...

    时间:12-19
  • 王毅:坚持以对话协商取代对抗制裁

      王毅:坚持以对话协商取代对抗制裁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的动力在于市场需求,从来就不存在...

    时间:12-19
  • 王毅:恪守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准则不接受不分是非的“丛林法则”

      王毅:恪守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准则不接受不分是非的“丛林法则”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要恪守...

    时间:1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