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部分地区为何“限电”?电力供应能否保障?

2020-12-17 22:58: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12月17日电 题:部分地区为何“限电”?电力供应能否保障?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近期,湖南、江西电力供应偏紧,浙江也出现限制用电情况,引发当地企业和居民广泛关注。

  这些地区的供电情况到底怎样?为何限电?后续电力供应能否得到保障?针对这些问题,“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有企业转夜间生产

  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继发布有序用电或限电通知。

  湖南长沙等多地启动有序用电工作。湖南省有关部门倡议,各类工商企业要主动错峰生产,关闭不必要的景观亮化设施,居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高峰负荷时段尽量不使用高耗能电器。

  江西省发改委决定,从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实施可中断负荷,并启动有序用电工作。

  浙江省及多个地市发布通知,要求有关单位办公区域气温下降到3摄氏度以下(含3摄氏度)时方可开启空调等取暖设备,且设置温度不得超过16摄氏度。部分地区对企业生产进行限电。

  “好几年没有遇到‘限电’的情况了!”湖南一家工业车辆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白天电力供应不足,他们从12月16日起将生产时间“错峰”调整到晚上9点至凌晨5点,办公场所白天原则上也不开空调。

  湖南中部一家工业园区的负责人表示,园区企业从上周末开始“限电”,用电量相比之前下降了20%至30%。到了年底,很多企业正在开足马力生产,“限电”对于企业的设备运行、订单交付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些城市的部分区域出现停电现象,多地市民反映工作和生活产生诸多不便。有市民在网上“晒”自己的遭遇:有的人因为公司写字楼停电,要爬20层楼上班;有的公司职员午间吃饭时,发现餐馆因为停电歇业了。

  电力供应偏紧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一些地方电力供应偏紧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17日回应说,一是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用电增长。湖南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1至11月份同比增长4.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江西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1至11月份同比增长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浙江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位居全国第五;1至11月份同比增长4.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

  二是遭遇极寒天气,进一步增加用电负荷。12月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湖南、江西气温异常偏低。这些地区采暖以电力为主,进一步加剧电力消耗。

  三是外受电能力有限和机组故障增加电力保供困难。湖南外受电通道能力600万千瓦、江西外受电通道能力260万千瓦,目前已全部送足。煤电因长期高负荷运行故障风险增加,湖南岳阳电厂、宝庆电厂机组近日相继故障停运,影响电力供应102万千瓦。

  据介绍,浙江当前电力供应能够保障全省电力需求,不存在电力供应不足情况;部分地方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采取了限制电力消费的措施。

  根据浙江省此前出台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方案,到2020年,浙江煤炭消费总量要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亿吨以内;在各市平衡基础上,累计腾出用能空间6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下一步如何保障电力需求?

  据了解,随着低温、雨雪天气的持续,一些地方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到明年春节前后。当前电力供应与需求的矛盾、发展与排放的矛盾叠加,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日前,湖南省已成立工作专班,有关部门正在加强煤电油气运行调度,积极协调山西、陕西等地煤炭铁路运力,确保火电机组满发稳发,同时做好水电科学调度。

  湖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南省统调火电机组全额并网发电,甘肃、三峡等特高压、超高压线路满负荷送电湖南,电煤库存能基本满足全省14家统调火电企业近段时间用煤需求。

  浙江省能源局节能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冬季能源供应,省政府行政机关将带头遵守节能倡议,全力保障居民用电。

  针对因为排放问题而出台的“限电”政策,有企业负责人认为,今年是受到疫情冲击的特殊年份,应尽量避免实行“简单化、一刀切”的措施,不让生存本就艰难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面对入冬以来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已会同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电力需求。下一步将继续指导各地和电力企业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各项工作,提高发电能力,优化运行方式,多渠道增加电煤供应,及时协调解决电煤运力,切实保障电力需求。对一些确实存在短期电力供应缺口的地区,科学合理调度,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督促电网企业优化运行方式,挖掘跨省跨区联络线送电潜力;加强机组运行维护工作,避免因重要设备临时停运造成电力缺口;进一步做好电煤供应保障工作;督促各地区电力主管部门落实应急预案,做好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准备。

  从长远来看,业内人士建议,要加强薄弱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多联供等综合能源利用方式,并通过价格机制实现“削峰填谷”。(记者白田田、史卫燕、朱涵、魏一骏、安蓓、刘羊旸)

  • 相关阅读
  • 一年一度的春运又在路上了 火车购票、出行指南请收好!

      一年一度的春运又在路上了 这份火车购票、出行指南请收好!   近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正式启动2021年春运外来工团体订票。交通运输部本月也宣布已启动春运筹备工作。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已经缓缓拉...

    时间:12-19
  • 国家层面的扶贫立法缺乏 脱贫攻坚经验应形成法治成果

      中央政策和地方条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专家认为   脱贫攻坚经验应形成法治成果   ● 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涉及扶贫开发相关内容,可作为地方扶贫立法的上位法参考,但因缺乏国家层面的扶贫立法,导致...

    时间:12-19
  • “唯帽子”问题存在 人才称号如何回归荣誉性本质?

      如何让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高校对人才“帽子”有多看重?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青年教师告诉记者,他回国评上了某个称号,“要是没有人才帽子绝不回来”。高校对人才‘帽子’的看重程度已然...

    时间:12-19
  • 成都市阳光监督活动现场曝光典型问题591个 问责91人

      现场曝光典型问题591个 问责91人6个党组织   成都阳光监督推动解决群众烦心事   今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积极探索阳光监督工作的新方法,推出“阳光零距离·开放的纪委监委”“...

    时间:12-19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举行2020年度视频会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举行2020年度视频会议   2020年12月18日,2020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致开幕辞,咨委会全体...

    时间:12-19
  • 王毅:希望澳大利亚认真思考中方到底是威胁还是伙伴

      王毅:希望澳大利亚认真思考中方到底是威胁还是伙伴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时回答了关于中国同澳大利亚关系的提问。   王毅表示,中澳都是亚太大...

    时间:12-19
  • 王毅:中美在亚太地区可以有“共同朋友圈”

      王毅:中美在亚太地区可以有“共同朋友圈”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中方尊重美方在亚太地区的传统影响和现实利益,愿同美方在亚...

    时间:12-19
  • 王毅:搬掉阻碍两国人员往来的各种“绊脚石”

      王毅:搬掉阻碍两国人员往来的各种“绊脚石”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在人文交流方面,要尽快取消一系列限制。人民友好是中美关系...

    时间:12-19
  • 王毅:努力把摩擦转化为合作

      王毅:努力把摩擦转化为合作   2020年12月1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南海正常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不存在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正常航行和飞越受到...

    时间:12-19
  • 王毅:坚持以对话协商取代对抗制裁

      王毅:坚持以对话协商取代对抗制裁   2020年12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京同美国亚洲协会举行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的动力在于市场需求,从来就不存在...

    时间:1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