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西藏大力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学会新技能 迈向新生活

2020-12-22 00:53:51

来源:人民日报

  在西藏拉萨林周县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里,奶牛养殖车间的工人正忙着为奶牛投放饲料,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展示着车间的生产情况。

  “没想到,牛还能这样养!”看着现代化的养殖大棚,在此工作的松盘乡松盘村52岁村民普桑由衷感慨。

  近年来,西藏大力推动农牧民转移就业,越来越多像普桑一样的农牧民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截至今年10月底,西藏自治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共60.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4亿元。其中,全区跨地市转移就业77289人,区外转移就业5546人。

  建设农牧产业示范园,带动本地就业

  对普桑来说,养牛原先可不是什么技术活。“把牛羊放去山上吃草,祖祖辈辈不都是这样养吗?”普桑说。

  粗放型养殖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低下——不仅出栏得要五六年,而且牛群死亡率也高。为支援林周县现代农牧业发展,2018年初,作为江苏省对口支援重要民生项目的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开工建设。江苏苏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韦国岭介绍,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要发展牦牛繁育、养殖和饲草加工产业,可以带动附近农牧民在本地就业,在园区就业的农牧民月工资可达3500元以上。

  刚进入格桑塘工作时,普桑有些手足无措:牛棚换成了现代化养殖大棚,每头牛的位置都安上了监控;传统的粗饲料换成了科学配比的精饲料;还要打针、测温、清理卫生。

  “牧民习惯了粗放式放牧,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现代牧业,我们安排了一系列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早日习惯新工作。”园区负责人李发抒介绍,围绕牦牛现代化养殖,园区专门安排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如今,普桑已经成了格桑塘园区养牛工人的小组长。通过一系列技能培训,普桑学会了诸多技术,有时还能指导周围同事学习养牛要点,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普桑和儿子都在园区工作,“从农民变成工人,虽然牛不是自己的了,日子却比之前好多了。”普桑说。

  成立劳务输出合作社,提高职业技能

  在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乃龙乡,“外出打工”已成为当地人脱贫致富的优选项。2019年,乃龙乡劳务输出专业合作社年收入高达500万元,注册工人超500人。

  乃龙乡海拔4300多米,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产业不发达,乡民只能以务农为生,但仅靠贫瘠的土地又难以致富。

  扎西顿珠是乃龙乡农民,十几年前曾外出打工。当时,青藏铁路刚刚通车,扎西顿珠和老乡阿旺扎西一起在拉萨火车站做装卸工。

  装卸工工作辛苦,干了一段时间,扎西顿珠萌生退意:“干这活太辛苦,不如回家去放羊。”没多久,扎西顿珠就从青藏铁路辞职,回乡继续务农。

  和扎西顿珠一起打工的阿旺扎西却咬牙坚持下来。2012年,阿旺扎西成立了乃龙乡劳务输出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里多是山沟里土生土长的农牧民,文化水平低,也没有专业技术。聂拉木县积极开展培训,为农牧民搭建劳务输出桥梁,对接施工单位。合作社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不断丰富,陆续开展了编织、缝纫、驾驶技能培训,还有汽车、摩托车、农机具维修等课程,全面提高农牧民职业技能。

  看到阿旺扎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扎西顿珠主动找到阿旺扎西,要求参加培训。经过培训后,扎西顿珠拿到了装卸车驾驶证,成了一名专业装卸工。扎西顿珠有了不错的收入,几年下来不但脱了贫、买了车,还把积蓄拿出来开了一家小餐馆。

  从农村搬迁进城,享受更好就业机会

  在拉萨市柳梧新区的搬迁安置点,34岁的强珍开的小茶馆分外热闹。穿梭在顾客之间,强珍不断招呼着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

  3年前,强珍还住在曲水县达嘎镇达嘎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3口人耕种着4亩薄田,虽然不算贫困,但日子也紧巴。

  为了增加收入,强珍丈夫经常外出打工。山南市的建设项目多,强珍丈夫就学开车,给工地跑运输。工资日结,收入并不稳定。强珍想跟丈夫一起打工,但缺乏技术只能打杂,一个月只能挣1000多块钱。

  受惠于易地搬迁政策,强珍一家2018年4月从曲水县搬到了位于拉萨市区的柳梧新区,从农民成了市民。为了帮助搬迁户更好就业,柳梧新区安排了一系列培训,“保安、厨师、保洁,甚至是钩织手艺、驾驶培训等,这里有好多课程。”强珍说。

  接受培训后,强珍做菜的手艺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她的眼界更开阔了。“原来,在城市生活,有这么多挣钱的机会。”思前想后,在搬迁点附近开茶馆的想法涌上了强珍心头——“搬迁点人口密集,大家总要有休闲娱乐的地方。咱们社区目前还没有茶馆,我看这生意准能行。”

  于是,在当地干部的支持下,强珍开始张罗起自己的小茶馆。因为手艺好,搬迁点的乡亲们经常来强珍的店里喝茶,强珍每天的营业额有1000多元。

  如今,看着茶馆的生意红火,强珍琢磨着买辆车。“到时候,开着车给茶馆进货,还能在拉萨兜兜风,多美的生活啊!”(《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1日 第 04 版)

  • 相关阅读
  •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和专家介绍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及接种情况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和专家  介绍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及接种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本报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申少铁)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

    时间:12-22
  • 国家邮政局:快递瘦身胶带封装比例已达95%

      中新网12月22日电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民12月22日指出,近年来,国家邮政局加强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工作,扎实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目前,电子运单基本实现全覆盖,瘦身胶带封装比...

    时间:12-22
  • 美国会通过含涉华消极内容法案 中方回应:坚决反对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黄钰钦)针对美国国会通过包含涉华消极内容的法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西藏、台湾、香港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

    时间:12-22
  • 四川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在蓉挂牌成立

      中新网成都12月22日电 (记者 刘忠俊)四川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22日在成都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个挂牌的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   据了解,组建四川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对加强烈士褒扬纪念工...

    时间:12-22
  • 构建终身学习账户 长三角学分银行正式运行

      中新网上海12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22日在上海开放大学成立,这也标志着长三角学分银行正式运行,并进入深入实施阶段。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点协作项目之一,“长...

    时间:12-22
  • 全国工商联表扬千家抗疫优秀民营企业

      新华社南宁12月22日电(记者林凡诗)全国工商联十二届四次执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对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广西平铝集团有限公司等1000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优异成...

    时间:12-22
  • 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拟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胡璐)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二审稿22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拟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此前的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

    时间:12-22
  • 中国拟修法加强海上交通管理

      我国拟修法加强海上交通管理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魏玉坤)海上交通安全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海上运输、海洋资源开发等事业发展。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22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

    时间:12-22
  • 国家邮政局:快递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5%

      中新网客户端12月22日电(李金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民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目前,电子运单基本实现全覆盖,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5%,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70.1%,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了9...

    时间:12-22
  • 云南“十三五”以来已处置闲置土地36.3万亩

      新华社昆明12月22日电(记者浦超)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消息,“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全力改变粗放型扩张式发展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截至2020年9月,全省已处置闲置土地36.3万亩。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总...

    时间:12-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