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职称评审“北京办法”或将引爆新一轮改革

2020-12-31 03:11:34

来源:科技日报

  探路社会化评价和分类评价

  职称评审“北京办法”或将引爆新一轮改革

  本报记者 乔 地

  12月8日,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委等单位联合发布两个“办法”,即《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首次将两个研究系列纳入社会化评价,首次实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这两个“办法”也被称为“北京办法”。“北京办法”的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专业技术人员认为,此举或将引爆新一轮职称改革。

  我国自1986年发布职称改革方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聘任制度迄今,在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和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实施35年来,一些弊端也陆续暴露,片面强调学历、论文、外语以及论资排辈、标准和职称比例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北京办法”展现三大亮点

  北京市此次发布的两个“办法”,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层、分类为两类科研人员量身定制了清晰的职称评价标准,提出了职称评审代表作清单,完善了研究员“直通车”评价机制,建立了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的分类管理模式。“这无疑是在愈发受到诟病的职称评审制度方面丢下一枚‘炸弹’,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引爆新一轮职称改革。”河南省政府参事、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研究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他说,针对过往职称评审中暴露出来的弊端,“北京办法”至少有三大亮点:

  第一,对科研人员实行分类评价,符合科研规律。在规模比较大的科研队伍中,有些人员擅长从事基础研究,有些人员乐于从事应用研究,有些人员热爱基层,愿意进行技术推广。有了分类评价方法,有利于各种类型的科研人员各展所长,形成复合型的更加吻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创新团队,这是实事求是精神在职称评审中的具体体现,既科学,又可行。

  第二,对突出贡献者可以破格晋升职称。这种政策导向,有利于引导有重要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重大技术突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北京市进一步完善高层次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绿色渠道,取得国家级人才表彰奖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担任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可申报研究员“直通车”评审。对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取得重大基础研究突破、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第三,首次将两个研究系列纳入社会化评价,破除体制外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玻璃门”,打通体制内外科研人员的评价渠道,实行分类管理模式。北京市高校、科研机构等职称自主评聘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单位职称评审即聘任到岗位。对于企业、智库等非公单位的科研人员,可按照“个人自主申报、行业统一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管”的社会化方式,参加市科委或市社科院分别组织的两个研究系列职称评价,科研人员取得职称资格后,企业、智库等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自主择优聘任。

  还有更多“雷点”需要触及

  事实上,针对职称评审中的弊端,在“北京办法”出台之前,已有一些地方开始“趟雷”。早在2003年,温州开发区就实行社会化评价来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2018年9月,媒体报道南京理工大学的职称评审改革,没论文也能评职称。今年4月20日,浙江省人社厅出台《关于推进工程领域职称社会化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以用为本,市场评价;转变职能,放管结合。

  在国家层面,相关部委也多次发文,从学风建设等方面触及职称评审中的一些问题。如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破除评职称唯论文不良导向,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技部还专门发布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论文发表不再作为对应用型人才评价的限定性条件。

  职称评审将何去何从?张占仓说,“北京办法”和不少地方、部门陆续出台的政策,无疑都是有益的探索,他希望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台更加合理、规范、科学的全国性的职称评审改革方案,更好地调动、凝聚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天定说,职称评审改革是一个导向性极强的工作,它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科研水准,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在积极推动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时,应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 相关阅读
  • 山东通报5起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典型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近日,山东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5起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典型问题,分别是:   1.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陈先运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收受礼金等问题。2013年至2019年,陈先运先后...

    时间:12-31
  • 这些新规元旦起实施,给你我带来哪些新变化?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题:这些新规元旦起实施,给你我带来哪些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   2021年1月1日起,与民生相关的一批新规正式实施。883项商品降低进口关税、优化个税预扣预缴、“美丽”行业...

    时间:12-31
  • 山西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已启动 疾控专家解答相关问题

      中新网太原12月31日电 (记者 范丽芳)31日,记者从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在前期紧急接种基础上,山西省全面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疾控专家对民众关注的新冠疫苗接种问题进行解答。   ...

    时间:12-31
  • 北京倡导视频形式开年会 主会场人员不超过100人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陈杭)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3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年度工作会等重要会议,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下举办,倡导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现场会议、视频会议主会场人员规模原则...

    时间:12-31
  • 北京市各区设立疫苗接种点,不采取个人预约方式

      12月31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北京市各区将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新冠疫苗接种点,所有接种场所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技术要求...

    时间:12-3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有...

    时间:12-31
  • 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 中俄两国总理互致新年贺电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2020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致新年贺电。   习近平在贺电中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普京总统和俄罗斯人民致以诚挚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习近平指出,...

    时间:12-31
  • 北京采用国药中生和科兴中维新冠灭活疫苗 组织实施紧急使用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陈杭)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仁全3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自今年7月22日起,北京市按照“获益大于风险、知情自愿”的原则,采用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和科兴中维公司的...

    时间:12-31
  • 深圳规划“3个1000公里”加快都市圈建设

      新华社深圳12月31日电(记者孙飞)《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30日正式发布。建议提出,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

    时间:12-31
  • 北京全链条支持疫苗研制 跑出“北京速度”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陈杭)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仁全3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举全市之力全链条支持疫苗研制。迅速启动“战时机制”,组建了疫苗研发工作专班,...

    时间:12-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