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0年的最后时刻,这个协定达成了!

2020-12-31 21:47:3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环球聚焦点丨2020年的最后时刻,这个协定达成了!

  “协定将确保中欧在经济和投资方面的长期平衡。”

  “协定统一了中国和欧洲关于投资的各项标准。”

  “协定的完成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

  12月3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这一消息引发欧洲经济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长期平衡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欧盟贸易委员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欧中之间一份非常重要的协定,该协定将确保欧中在经济和投资方面的长期平衡。

  “这项协定的谈判时间很长,我们谈判了大约7年时间。在2019年的欧中峰会期间我们就确定将在2020结束之前达成高水平投资协定。当然,欧盟方面一直强调,对于欧盟来说,达成协定是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的实质性内容。

  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欧中投资协定是一份非常有针对性的协定,是一项专注于投资的协定,该协定将有助于欧中两国企业在双方市场上更好地解决现有的不平衡问题。

  全球受益

  经合组织一直是贸易便利化的倡导者。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办公室主任马吉特·莫尔纳女士曾经表示,欧中投资协定对全世界都将有益。

  “英国脱欧之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对中国重要,中国也对欧盟重要,这两个比较大的经济体之间的协定,对整个世界应该是有积极的效果。”

  提振信心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联合总会董事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欧中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是一项重大突破,提振了双方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将推动欧中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

  舒曼表示,完成欧中投资协定谈判的最直接受益者就是双方的企业和投资者。

  “我毫不怀疑,完成欧中投资协定谈判是一项重大的突破。这一协定将提供给欧洲企业更多市场机遇,尤其是在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汽车业、航空、机械工程、医疗保健、金融等关键领域,双方可以展开更广阔、顺畅的合作。

  德国企业和投资者们对此都乐见其成。我想,德国的许多家族企业、中小企业也都可以从中获益。

  这是一项互利共赢的协定,中国同样由此获得了欧盟的保证,也就是,欧盟将继续向中国企业和产品开放其规模巨大的市场,并提供更加安全的投资环境。我相信,欧中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不仅会加速世界经济复苏,也将进一步促进多边合作。”

  拉动复苏

  德国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议员亚历山大·库里茨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欧中投资协定不仅将为双方的投资者提供更加开放、自由、公平的环境,也会让欧中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并有力拉动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

  

  库里茨强调,他坚信这份协定将有助于经济的恢复。它将为全球带来平等的营商环境,特别有利于中国与欧洲之间展开双向投资。而且,欧中投资协定无疑也将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重要模板

  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创始人和执行副主席

  “我认为欧中投资协定对于其他国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板,希望也成为英中投资协定的范例。”

  统一标准

  意大利经济学家、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说,这份协定最重要的一点是统一了中国和欧洲关于投资的各项标准,特别是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

  “这项协定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基础,可以在此之上达成新的协议,不断拉近欧洲与中国间的距离,这对于欧洲、中国和世界都是有好处的。”

  注入动力

  比利时-中国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在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该协定对于欧中企业界来说都是重大利好消息,它将为原本就非常重要的欧中关系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这项协定向欧中企业界传递出一种非常积极的信号,我认为许多行业都将从中获益,包括工业、高新技术以及农业等领域,尤其是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欧中在制药领域也将迎来合作机遇。总之,它传递出欧中致力于提升原本就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的积极信息。”

  德威特还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这项投资协定将有助于增强欧中互信,加强欧中抗疫合作,从而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长期平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学与统计司综合指标研究部处长萨沙·温施-樊尚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各国间相互依存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与创新,信任是基础,合作交流促进生成美好事物。

  “各国应避免孤立发展,不要认为国家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而要将自己视为创新系统中的合作者。因此,尤其欢迎区域性及全球性协定的签署。

  国家之间以非常不同的方式达成越来越多的协定。若中国与每个国家一一签署协定将产生大量工作,并且存在着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达成更好协议的竞争风险。因此,还是要在区域层面上进行考虑,与欧盟之间正是如此。”

  欧洲多国的媒体也第一时间关注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24小时太阳报》

  意大利最大的财经类报纸《24小时太阳报》发文表示“两个巨人最终彼此相会”。文章指出,中国是欧洲的第二大投资市场,投资协定的达成将为欧洲企业在华投资提供便利,尤其是在电动车、金融、健康等行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份协议。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12月30日发表文章称,欧中投资协定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经贸层面,投资协定的达成能够进一步加强和拓展欧中经济合作;同时,这份协定给双方都提供了进入对方市场的新机遇,并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双方企业的平等地位;另外协议还着重强调了可持续发展。

  文章还强调,欧中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

  《新苏黎世报》

  瑞士最大的报纸《新苏黎世报》发表文章指出,已经从瑞中《自由贸易协定》中受益的瑞士企业不用担心会受到不利影响,瑞士企业也将从欧中投资协定中受益。

  瑞士2009年与中国签订了修订后的投资保护协定,并于2013年签订了瑞中《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首个双边自贸协定。

  文章指出,根据瑞中相关协议,如果中国接受了欧盟的某些条件,瑞士都可以要求获得同等的待遇。另外,如果欧中签署投资协定后,欧盟公司要在中国增加投资,这也将间接对瑞士出口商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德国汽车业就有许多供应商是瑞士企业。

  《回声报》

  法国财经专业媒体《回声报》的报道指出,欧中双方都将从这份协定中受益。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诸多领域,欧洲企业将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市场准入,投资将更为便利。同时,中国企业也将可以在能源等领域,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方面在欧盟国家进行投资。

  报道还强调,中方在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重要承诺。

  报道援引的投资数据也显示,从2000年到2020年,中欧的双向投资额均实现稳步攀升。

  总台记者丨郑治 阮佳闻 余鹏 宋承杰 易歆 张婧昊 邹合义

  • 相关阅读
  • 指导性案例:公正司法的指南针

      指导性案例:公正司法的指南针  ●在指导性案例的指引下,检察官孜孜以求,以一件件高质效案件,为人民至上、司法公正写下生动而温暖的注脚。  ●近年来检察指导性案例的发布主题覆盖刑事、民事、行...

    时间:01-02
  • 艰难方显勇毅 磨砺始得玉成

      艰难方显勇毅 磨砺始得玉成(望海楼·征途·奋斗 ②)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这样总结中国的2020年。  回首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人们常常感慨:真不容易!  一方面...

    时间:01-02
  • 让社区矫正对象“出得去”“管得住”

      让社区矫正对象“出得去”“管得住”  安徽:强化监督促社区矫正管理人性化规范化  本报讯(记者吴贻伙)“要不是你们协调区司法局批准我出去跑业务,还鼓励我放下思想包袱、安心经营,我们公司恐怕闯...

    时间:01-02
  • 新华社评论员:发扬“三牛”精神,奋斗开创新局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题:发扬“三牛”精神,奋斗开创新局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辞旧迎新...

    时间:01-01
  • 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引领开启新征程新年速写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题:开局多壮丽 奋进正当时——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引领开启新征程新年速写   新华社记者   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迎来充满希望的2021。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31日在...

    时间:01-01
  • 元旦假期首日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有序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元旦假期首日,全国道路交通流量较为平缓,受群众中短途旅游出行等因素影响,部分高速公路出城方向、城郊地区、旅游景区周边道路车流相对集中。截至1日17时,全国高速公路、国省道干...

    时间:01-01
  • 着眼创新“点亮”发展版图——北京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关桂峰)2021年已经到来。回顾2020年,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疫情冲击,首都北京如何育先机、开新局?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点亮”发展版图,接诉即办加主动治理“...

    时间:01-01
  • 变异株传播力如何?公众应如何做好应对?权威专家解读

      变异株传播力如何?公众应如何做好应对?——权威专家解读在英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风险与防范措施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题:变异株传播力如何?公众应如何做好应对?——权威专家解读在英国出现的...

    时间:01-01
  •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启动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董瑞丰、彭韵佳)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其中,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88名。  据了解...

    时间:01-01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论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人民日报1月2日评论员文章: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论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