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起步虽晚但发展快 中国地下空间开发应更重视前瞻谋划

2021-01-02 03:46:29

来源:光明日报

  地下空间开发应更重视前瞻谋划

  地铁、地下停车场、天然气管道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费用以每年1.5万多亿元的速度增长。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日前在《2020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成为地下空间大国,但各地有不同程度的地下空间资源浪费,存在着“野蛮施工”的状况,“地下空间是不可逆的空间资源,更要强调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起步虽晚但发展快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起步晚。《蓝皮书》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以地铁为主导的地下轨道交通、以综合管廊为主导的地下市政等开发快速崛起,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呈现规模发展态势。

  据悉,作为中国唯一连续公开出版的地下空间出版物,《蓝皮书》所核定的基础数据已被多座城市官方引录,此次内容是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发布。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地下空间新增建筑面积约2.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7%,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含轨道交通)占同期城市建筑竣工面积约19%。其中,江苏、山东、广东位居省级排名前三,累计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分别为1.36亿、1.04亿、0.99亿平方米,年均新增量均超2400万平方米。

  《蓝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在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综合实力中,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杭州、武汉、长沙、苏州、深圳、成都名列前十。

  规模虽大但缺乏顶层设计

  《蓝皮书》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地下空间开发直接投资总规模约8万亿元;全国累计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达到10.7亿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人均新增1.26平方米。

  钱七虎院士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呈现“三带三心多片”的总体发展形态,其中“三带”为东部沿海带、长江经济带和京广线连绵带,“三心”为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

  据《蓝皮书》主编、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陈志龙介绍,我国地下空间总体格局与中国高铁“四横四纵”主要脉络基本一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以地下交通为支撑的地下空间发展态势。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注重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保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钱七虎院士指出,目前全国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发展格局缺少国家战略层级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

  此外,电力、通信、燃气等管道的综合管廊建设,也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综合管廊与地下步行道、综合体之间的衔接等问题,更需要有深度和广度的科学规划。”钱七虎院士建议,面对综合管廊建成后各管线难并入、维护建设费用难等问题,应从政策层面来入手解决,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发展。

  建设热度不减但“数字短板”突出

  《蓝皮书》还显示,2019年,新开通运营轨道交通里程为758.66公里。其中,成都新开通里程达76.04公里,居全国之首;新增开通运营的城市有济南、兰州、常州、徐州和呼和浩特。

  陈志龙介绍说,中国自1969年第一条地铁开通运营到2019年年底,仅用50年时间,基本赶上欧美地区用150年发展形成的地铁运营规模。

  根据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研究,规模化网络化与换乘站占比呈正比,与站点间距成反比。对此,《蓝皮书》指出,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处于初步阶段,规模化网络化程度低。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有关政策,鼓励促进地铁站及沿线地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以轨道交通线网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骨架。简单来说,这需要以轨道站点为核心,以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地下中庭、下沉广场、楼梯、电梯等为垂直联系转换空间,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地下道路、地下仓储、地下防空防灾等功能为支撑保障空间。

  但《蓝皮书》也指出,全国整体地下空间综合化开发水平尚不足。以南京为例,共174个轨道站点,其中地下站118个,仅有6个站点与周边地块无缝连通,除新街口站和玄武门站外,其余4个站点有且仅有一处与地块地下空间直接相连。

  此外,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前沿技术等地下空间专业核心竞争力投入不足。钱七虎院士指出,城市地下空间的“数字短板”显得尤为突出,以至在地下空间治理体系建设、规划建设、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都受到影响。

  需科学规划切忌“野蛮施工”

  地下空间是不可逆的空间资源。《蓝皮书》指出,各地不同程度的地下空间资源浪费较为普遍,较发达的城市浅层资源已几近枯竭。

  伴随着地下空间的发展,各类地下空间事故与灾害发生频次大幅增长,这关乎百姓的生命安全。据《蓝皮书》介绍,2019年,我国地下空间灾害与事故共发生243起,较2018年增加50%,伤亡人数达三百余人,其中,施工事故最为频发。主要原因是城市岩土工程地质探测不到位、老城地区地下管线老化引起的渗漏与侵蚀、施工方法不当等。

  “在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技术层面不存在安全问题,但在地下几十米的空间开发,更需要精心设计、勘察和科学施工。”钱七虎院士强调。

  目前,我国地铁还维持在高位建设阶段,但维修保养也应提上日程。钱七虎院士指出,地铁施工导致地面沉降、换乘路线复杂等设计不合理导致的问题成因复杂,也需要引起注意。

  《蓝皮书》指出,必须将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下空间安全指标,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综合实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本报记者 金振娅)

  • 相关阅读
  • 感悟新年贺词里的人民情怀

      感悟新年贺词里的人民情怀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新年将至,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

    时间:01-03
  • 《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该书由17篇调研报告和3集电视专题片视频二维码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

    时间:01-03
  • 元旦假期第二天广东高速总体平稳 广深方向车流集中

      中新网广州1月3日电 (蔡敏婕)今年元旦假期(1月1日至3日)进入第2天,根据高德地图及广东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监控中心的数据显示,该省2日高速公路运行总体平稳,部分珠三角路段出现交通管制和出现缓行,主...

    时间:01-03
  • 黑龙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月2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黑河市爱辉区),均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当日治愈出院确诊病例3例(绥芬河市1例、东宁市1例、塔河县境...

    时间:01-03
  • 北京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和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北京市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1月2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本...

    时间:01-03
  • 上海新增6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上海市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1月2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市报告6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3例,其中来自美国1例,来自俄罗斯1例,来自意大利1例。...

    时间:01-03
  • 黑龙江黑河公布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黑河宣传”微信公众号消息,黑龙江省黑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2日公布黑河市爱辉区新增2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   据介绍,1月1日,...

    时间:01-03
  • 黑龙江省黑河市暂停市区内公交车、出租车运营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黑河宣传”微信公众号消息,黑龙江省黑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3日发布公告称,根据黑河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尽快阻断病...

    时间:01-03
  •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圆满完成2020年度任务

      累计海上作业超1000天 安全航行22万余海里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圆满完成2020年度任务  本报讯 亓创、记者安普忠报道:记者2020年12月31日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2021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远...

    时间:01-03
  •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捕启动 保护母亲河迫在眉睫

      全面启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捕   10年禁渔令 守护母亲河   2007年,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这种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生态活化石”长江江豚20...

    时间:01-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