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跨过深圳河 创出新天地——大湾区港青的这一年

2021-01-02 11:56:28

来源:新华网

  跨过深圳河 创出新天地——大湾区港青的这一年

  新华社香港1月2日电 题:跨过深圳河 创出新天地——大湾区港青的这一年

  新华社记者

  过去一年,在“修例风波”的余震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香港的经济发展遭受挫折。也是在这一年,在国家和香港特区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下,在基础建设和服务越来越齐备的珠三角地区,可以看到越来越多香港青年的身影。

  这些跨过深圳河、拥抱大湾区的香港青年,正不断收获政策红利,不断迎来发展机遇。

  新支撑

  在粤港间从事服装生意的港青陈永康对大湾区日新月异的交通便利深有感触:来往香港与佛山两地的时间已经缩短到“从前不敢想象”。

  2005年,在香港从事服装批发销售的陈永康在网上认识了当时在内地从事服装采购的女友。两人生意越做越大,感情也日益升温,最终结为夫妻。“我们从合作伙伴慢慢变成了家人。”他说。

  后来,在香港小有成功的陈永康想继续拓展内地市场,便随妻子来到佛山定居。

  “以前从我佛山的家到香港的家要花8个小时。”陈永康说,后来大巴越来越多,车站甚至开到了他家楼下;南沙大桥开通后,从佛山到香港缩短到3个多小时车程。

  基础设施的快速跟进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扎实的支撑。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推进“一小时生活圈”的实现;8月26日,莲塘/香园围口岸启用,促进粤港之间人流货流增长。

  2020年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和冲击。在疫情影响下,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香港企业和港青创业者遇到一些困难。不过,一系列便利港企的政策出台后,他们都享受到了更好、更便利的营商环境,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湾区内慢慢开始形成了产业链条,营商环境也有提升。”谈起这一年在大湾区创业的感受,创立佛山市埃星智能科技公司的港青梁子斌说。

  随着粤港合作进一步深化,大湾区内地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梁子斌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政府办事流程审批方面简化了很多,很明显能感受到内地对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视。”

  新机遇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80后”香港青年王冠墨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他在深圳龙岗运营多年的恒利工业园,正式被深圳市政府升级为科技创新产业园。“感谢政府认可我们作出的贡献、支持园区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他说。

  2020年是王冠墨在深圳打拼的第13年。起初,王冠墨在深圳从事服装贸易行业。为跟随产业转型的潮流,他于2015年成立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为入驻恒利工业园的企业提供园区管理、安保、法务等服务,并吸引高新企业入驻园区。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王冠墨敏锐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于是频频参加大湾区相关活动,与同在内地的香港青年们合作,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人来内地发掘机遇。

  如今,王冠墨运营的产业园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超过20家国内外知名高新企业入驻。

  相比王冠墨,梁子斌来内地的时间就短多了。2017年,经朋友推荐,他来到佛山担任了一家科技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后来决定自己在佛山创业。

  “开始我以为创业挺简单的。”他笑着说,但很快发现内地的法律、财务、政策和香港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学着去消化、理解政府公文,也训练着自己一边经营企业,一边学习内地的各种规定。

  在谈到创业的初衷时,陈永康说:“我以前没想过要开公司,后来南海区港澳台及留学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帮了我很多,现在我拿到了营业执照,以后可以做更多事了。”

  佛山的创新孵化器为刚刚起步的梁子斌提供了帮助。南海区港澳台及留学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帮他联系了各领域的专家,在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最让他“头疼”的领域提供咨询和协助。“有了他们的帮忙,创业变得更方便了。”梁子斌说。

  香港岭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部副总监周文港说,湾区内地城市的各级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港澳居民到内地创业和改善营商环境的措施,提振了香港企业和港青创业者到内地开拓内销市场的信心。

  新期待

  对于未来,在大湾区创业发展的香港青年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和憧憬。他们坚信,新冠肺炎的阴影过去之后,大湾区发展会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作为过来人,陈永康认为,香港年轻人目前对内地的认知仍存在“错位”的问题。“年轻人如果不过来看看,是很难体会到内地发展的速度的。”

  为给在深圳创业的香港年轻人提供便利,王冠墨把恒利工业园区中的一栋楼专门改造成约7000平方米的创业基地,并在龙岗又打造了一个文创园。“等疫情结束后,我们会邀请年轻人入驻。”

  “港澳独有的外贸优势,让我们在内地研发的产品能更快更方便地推向国际市场,我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梁子斌说。

  梁子斌也有自己的期盼:“以前在香港取得的执业资质在内地是不通用的,现在在深圳已经有部分可以通用了。我很期待未来在佛山等大湾区其他地区都能够打通。”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对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联动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说,在创科方面,香港基础科研能力强,能够吸引不少国际人才;在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方面具有优势。而整个大湾区空间更广阔、科研转化能力更强。

  “随着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携手发展,将推动更多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黄锦辉说。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说,期待未来香港企业和青年继续聚焦内地市场商机,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可找到有更大发挥空间的舞台。(记者周文其、朱宇轩、洪泽华、刘昊东、徐欣涛)

  • 相关阅读
  • 成渝共筑开放通道 内陆开放跑出“加速度”

      中新网重庆1月3日电 (记者 钟旖)2021年第一天,统一品牌为“中欧班列(成渝)号”的列车分别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作为中欧班列史上首次合作共建,其背后是中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

    时间:01-03
  • 这兄弟俩联手,能干大事!

      这兄弟俩联手,能干大事!  火暴耿直  细致温软……  重庆、成都这两兄弟  山水相连,文化相融  曾经“相爱相杀”  如今两兄弟携起手来  共同推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年来  兄...

    时间:01-03
  • 最美中国色之十:中华医药篇

      弘扬中华文化,汲取精神力量,环球网联合中澜视讯推出十集中英文系列短视频《最美中国色》,本期推出第十集中华医药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尝自然百草,品人生百味。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望闻...

    时间:01-03
  • 变味的“马上就办”,如何归位?

      了望丨变味的“马上就办”,如何归位?   ◆ 记者到中部某省参加一次异地暗访检查,针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个别基层干部“反应迅速”,半天时间就造出报告回应检查,把马上就办变成了“马上造假”...

    时间:01-03
  • 辽宁要求医疗机构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绿色通道

      新华社沈阳1月3日电(记者王莹、张逸飞)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老年人就医便利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在入口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绿色...

    时间:01-03
  • 西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内

      新华社拉萨1月3日电(记者田金文、格桑朗杰)记者近日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内,并已于2020年...

    时间:01-03
  • 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贵阳市委原主委田茂书受贿获刑

      新华社贵阳1月3日电(记者汪军)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一审公开宣判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贵阳市委原主委田茂书受贿一案,对被告人田茂书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时间:01-03
  • 沈阳:企业不得要求职工无偿补回因疫情防控损失的工作时间

      新华社沈阳1月3日电(记者汪伟、于也童)沈阳近日出台关于妥善处置涉疫情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企业不得以受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或停工停产等有关规定限制为由,要求劳动者补回等量工作时间而不视...

    时间:01-03
  • 千年台州府城“大门常开” 提速文旅融合“新解法”

      中新网台州1月3日电(记者 范宇斌)有点“老”的浙江台州府城,如今越来越“出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台州府城所在地——浙江省临海市提速文旅融合的“新解法”。   千...

    时间:01-03
  • 科研服务平台:中国加强生物试剂国产化迫在眉睫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面向市场创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务平台喀斯玛(CASMART)最新统计显示,中国部分科研机构的中高端生物试剂严重依赖进口,其进口品牌交易额累计占比达79%。生物试剂...

    时间:01-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