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冷资源”如何变成“热经济” 看东北三省怎样打造金山银山

2021-01-03 03:41:56

来源:光明日报

  “冷资源”如何变成“热经济”

  ——看东北三省怎样将冰天雪地打造成金山银山

  如果别的季节你来过东北,那么这里的冬天值得你再去。

  寒冬腊月,当南国大地仍旧是椰影婆娑、鲜花绽放之时,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却早已完全变了样。银装素裹的城市街道和山川乡村都恍如童话仙境,不仅吸引远方的游客,就连本地人也都沉浸其中乐不可支。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东北三省冬季寒冷而漫长,降雪量大,积雪期长。大自然的给予十分珍贵,但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丰富的资源,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冰雪文化,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文化“活”起来,冰雪“热”起来

  不具备文化内涵的旅游,不能深深打动人心。冰雕、雪雕、冰灯,若不注入无形的文化力量,多半只能停留在简单的观赏。

  以冰雪为媒介,以文化为灵魂,这是东北冬季旅游探索出的答案。在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的辽河流域,民俗符号被蕴藏于民俗艺术、民间技艺、传统节日、庙会等民俗技艺和活动中,构成绚丽多彩、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集成,与辽宁大地上近2.5万处文物遗存、160万余件可移动文物交相辉映,共同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特别是辽宁地域特色冰雪旅游的深厚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

  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辽宁冰雪旅游坚持以文化为根,充分挖掘冰雪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发展冰雪文化旅游,持续融入“冰嬉”历史文化,开展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冰雪运动、冰雪活动;融入文化艺术,举办“冰上芭蕾”“满族剪纸”“满族冰雪文化节”“雪地秧歌”“皮影戏”和“雪地灯光秀”“传统工艺品大展销”等文化活动;融入年俗文化,“满族农庄过大年”,“住民宿、过大年”,“采樱桃、过大年”,“品海鲜、过大年”全面展现辽宁冬季旅游温度、温暖和温馨;融入群众生活,各地以灯会(庙会)、民俗大集等活动为载体,推出文化、商贸、民俗节会、康养、餐饮等各类活动,让冰雪旅游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冰雪运动康养,千里冰封挡不住勃勃生机

  冰天雪地之地,不仅让东北人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而且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东北各地将冰雪文化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通过冰雪运动培育青少年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

  吉林省吉林市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全面启动了“筑梦冰雪、相约冬奥”吉林市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普及工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让每一个吉林市的孩子至少掌握一项冰雪运动技能。吉林市将每年寒假的第一周定为“雪假”,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利用“雪假”时间,在全市校园冰场、驻吉周边雪场、吉林市冰上运动中心、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冬令营、冰雪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冰雪中感悟冬季运动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冰雪运动的兴趣。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连环湖温泉景区,四周白雪皑皑,温泉里热气蒸腾,泉水与冰雪相遇,气雾氤氲。从宁波来大庆出差的孙维芳第一次感受到雪地温泉的奇妙与乐趣。“泡在40多度的温泉水中,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孙维芳说,下次要邀请南方的朋友来黑龙江感受“冰火两重天”。

  “没想到滑雪让全身热血涌动,我这个怕冷的南方姑娘在冰天雪地里运动了一个多小时都不觉得冷。”在辽宁弓长岭温泉滑雪场,浙江杭州女孩吴丽开心地告诉记者,没来东北之前就想象着躲在厚厚的羽绒服里面瑟瑟发抖,与冰雪的互动中才发现了冰雪运动带来的益处,在泡温泉赏雪景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数九寒天千里冰封,来东北冰雪温泉旅游度假,人们内心中不再是万物凋零,在运动中感受到冰雪之下孕育的勃勃生机。近日召开的第24届长春冰雪节上,吉林省副省长阿东表示,“十四五”期间,吉林将继续推进旅游高质量复苏,打造四季旅游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打造冰雪产业新动能,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旅游产品。

  延伸产业链,奋力拓展冰雪产业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不断加快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将温泉与冰雪两大冬季旅游元素与各类活动、赛事进行联合,通过打造冬季冰雪节庆活动,挖掘冰雪旅游文化,充分释放“白雪换白银”的巨大潜力,“冻人”的冰天雪地正逐渐变为金山银山,为城市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冰雕晶莹剔透,雪雕层次分明。在清朗的夜晚,冰灯里透出暖暖的光,给人无限遐想。冰天雪地不仅给游人带来美的体验,更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走进牡丹江“雪乡第一家”民宿,围着篱笆墙的小院子里,几个“雪蘑菇”点缀着。刘明文和刘清林父子俩正忙着招呼客人,生意红火。这几年随着雪乡知名度的提升,一家人靠开旅馆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两代林业职工不仅是黑龙江林区停伐转型的见证者,更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践行者。”

  辽宁冰雪旅游以冰雪文化为统领,重点突破冰雪休闲度假,使冰雪产业与相应的下游产业有效融合,逐步做大做强冰雪产业链条,向观光、温泉、餐饮、住宿、康养、文化等产业辐射,做到“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推出多种多样的冰雪观光产品,使冰雪旅游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本报记者 刘勇 任爽 张士英)

  • 相关阅读
  • 汽车零部件外包装阳性,需警惕“货物传人”

      汽车零部件外包装阳性,需警惕“货物传人”  ■ 社论  货物外包装检测结果呈阳性,说明病毒传播有了新动向,但具体应对方式,和此前对冷链食品风险的防范应无本质差别。  元旦假期,病毒并没有“休...

    时间:01-04
  • 元旦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未发生重大以上灾害事故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截至1月3日20时,全国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以上自然灾害,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元旦假期,全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强...

    时间:01-03
  • 更好、更快、更美!2021,期待!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时间:01-03
  • 中疾控:我国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世卫组织评估标准

      3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0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王华庆介绍,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是通过中国疾控中心建立的监测信息系统实现,...

    时间:01-03
  • 唱好“双城记” 川渝合作迈入快车道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年来,重庆、四川两地已签署近300个合作协议,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开工27个,成渝地区合作发展迈入快车道。   2021年新年首日,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成渝...

    时间:01-03
  • 李兰娟出任“2021中国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主席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余湛奕)记者3日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兰娟日前已接受“中国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组委会邀请出任2021年...

    时间:01-03
  • 疫苗来了!山东部分地区重点人群开始接种新冠疫苗

      新华社济南1月3日电(记者杨文、闫祥岭)“不要紧张,如果打针出现了疼痛、触痛、红肿、瘙痒、发热等,一般不用特殊处理……”1月3日下午,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路预防接种门...

    时间:01-03
  • 中国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将持续跟踪新冠疫苗接种后相关情况

      专家:我国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将持续跟踪新冠疫苗接种后相关情况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王晓洁、田晨旭)在3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

    时间:01-03
  • 权威发布、回应关切 北京举办20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杜燕)从2020年除夕,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第一场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到今已经连续举办了200场。发布会上,北京相关部门通报最新疫情,解读疫情防...

    时间:01-03
  • 中国外长连续第31年新年首访选择非洲释放哪些信号?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新闻分析:中国外长连续第31年新年首访选择非洲释放哪些信号?   新华社记者马卓言   1月4日至9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对尼日利亚、刚果(金)、博茨瓦纳、坦桑尼亚、...

    时间:01-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