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奔向火星!“天问一号”需要飞多远?

2021-01-03 19:08:03

来源:央视网

  奔向火星!“天问一号”需要飞多远?

  天问一号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计划今年进入环火轨道并着陆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约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距离地球接近1.3亿千米,距离火星约830万千米。探测器姿态稳定,按计划将在一个多月后实施近火制动,进入环火轨道,准备着陆火星。

  据了解,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目前,环绕器已完成第三次在轨自检,各系统工作正常。

  播放视频

  画中画

  “天问一号”究竟要飞多远?

  刚刚提到了这样几个数字: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距离地球接近1.3亿千米,距离火星约830万千米。这些数据究竟有什么区别,都是如何计算的?要想抵达火星,天问一号究竟又要飞多远呢?

  这是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飞行动画,可以看到探测器从地球出发后,是以一个“弧线”的轨道追逐火星。而在追逐的过程中,地球和火星也都在绕着太阳运动。因此,探测器飞行的里程一定比它与地球间的距离更远。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 李振才:飞行里程,目前是每秒钟飞23千米,就是一天算下来基本上200万公里。相对地球现在是21千米(每秒)左右,每天算下来应该是180万公里。相对于火星现在每天是以20万公里的里程奔向火星。

  记者:最早的时候说(探测器)以每天三四十万(公里)的速度远离地球?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 李振才:是因为随着脱离日心引力的影响,它飞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目前基本上稳定在22千米左右(每秒)。

  火星与地球间距离呈周期性变化,最近时约5000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多公里。据了解,当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附近时,距离地球约1.9亿公里。总的飞行里程将达到4.7亿公里。

  播放视频

  画中画

  关键“刹车”有序准备中

  据了解,在今年2月10日左右,天问一号就将进行关键的“刹车”,也就是临近火星后减速,被火星捕获,成为一颗火星卫星。目前,研制团队也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不久前,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抵达月球后进行了一次“刹车”,完成了近月制动;而相对于探月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近火制动则要困难得多。机会仍旧只有一次,但是由于距离太远,通信时延超过了10分钟,因此地面不能做任何实时地控制和干预。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 李振才:发动机开机指令是我们作为程控(程序控制)已经固化在程序里面了,全靠程序自主的开展。捕获时候(时延)是10.9分钟,这是没法进行地面干预。

  也就是说,我们以往会听到飞控团队下达“发动机开机”的指令,而这一次,探测器将自己判断并自动执行开机,地面团队只能在近一个小时后根据遥测数据得知最终的“刹车”完成情况。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 李振才:目前计划是在1月24日把所有的指令计划,以及与北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协同演练都要做完。我们可能再实施一个第四次奔火过程的中途修正,目标是为了获得捕获点的相关轨道参数,为精准捕获做准备。

  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火星捕获后的环绕探测任务,研制团队已经完成了多项科学载荷的自检工作。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 李振才:7台设备已经完成了自检。每台设备的功能性能都是状态良好。包括高分(辨率)相机开机,中分(辨率)相机开机。应该说整个探测项目是按照既定流程来开展。到2月3日以后,我们可能就全部转入集中飞控模式,(一直)到8月底整个火面巡视探测任务结束。

  记者:咱们这个是火星车的巡视探测任务(到)8月算底完成是吗?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 李振才:对,目前是火星车(设计寿命)92天,按照目前的落火时间,就是8月底。如果是正常火星探测任务结束以后就会交给长管(长期管理),但是可能会根据工程总体的要求,进行拓展任务。

  • 相关阅读
  • 新一股冷空气来袭 广州最低气温或降至0℃

      中新网广州1月4日电 (王坚)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与广州市气象局4日对该市的天气情况进行了会商,预计广州7日至10日将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日平均气温将下降4℃至6℃,最低气温将降至0℃,其...

    时间:01-04
  •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谈2021年工业通信业发力点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啃下“硬骨头” 锻造新优势——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谈2021年工业通信业发力点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周圆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促进工...

    时间:01-04
  •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经济发展...

    时间:01-04
  • 探寻北京抗疫背后的科技力量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12小时内出核酸结果 每天56万单样本检测——探寻北京抗疫背后的科技力量  新华社记者陈旭、任超  从7天查不到检测报告到6小时收到检测报告,从手工填身份信息到扫码验码“一...

    时间:01-04
  • 武汉高校学生分批放寒假离校

      中新社武汉1月4日电 (马芙蓉 蓝永丽)戴着口罩、拉着行李箱,经过刷脸、测温,中南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张田浩4日走出校门,踏上回家之旅。   中南民族大学4日开始放寒假,较往年提前20天。2020年秋季开学...

    时间:01-04
  • 回眸2020|郑重承诺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人民创造奇迹的一年。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一图速览中国“脱贫速度”   3月6日,...

    时间:01-04
  • 今年北京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10万个 配置比例公布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北京市交通委网站消息,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4日就2021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额度及配置比例等有关事项发布通告。 资料图:汽车行驶在北京西二环路上。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时间:01-04
  • 刘尚希:推进城镇化要学会“打飞靶”

      “十四五”时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仍会继续。各项公共政策要进一步“瞄准”流动变化的人口分布来动态匹配基本公共服务,在建设项目规划、资金投入方向、转移支付坐标、公共消费供给等方面做出相...

    时间:01-04
  • 蔡奇主持北京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蔡奇主持北京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战斗还远未结束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九十六次会议   蔡奇主持 陈吉宁张延昆出席   北京日报客户端讯(记者 祁梦...

    时间:01-04
  • 北京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 2020年3/4天数为优良天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陈杭)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为38微克/立方米。全年3/4的天数为优良天,“好天”比2019年多了一个多月。   这是记者从4日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获悉的。   ...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